分卷阅读304
作者:云海诗      更新:2021-02-20 19:00      字数:2280
  ”地一声滑落地上,摔的粉碎。

  云月奇马上冲了进来,看到她蹲下去要捡拾碎片。

  “别动!”他轻喊,大步上前抓住她的手腕。

  她呆呆的抬起脸看着他,眼神却没有聚焦在他身上。

  扶她起来坐好。

  有仆从进来打扫干净。

  云月奇静静站在一旁看着,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可是她的神情已经没有了刚才的从容淡定,眼中有些迷茫和不舍,人也顿时没了神。

  没多久。

  云木奇走了进来,“回禀主子,魏王殿下带着樊若水已经走了,该带走的账册也都带走了。”

  她这才点点头,轻声道:“知道了!”

  看她没其他吩咐,云木奇也就退了出去。

  过了一阵。

  “月奇!”

  “属下在!”

  “赤鸢首领之位一直给你留着,你继续领导赤鸢探查各地消息。我想应该很快就要开战了,希望能多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给陛下。”她渐渐恢复了冷静,即使失落终究还是应该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里。

  “是!”

  “还有……该准备了,待平定了南唐,云家大权差不多也该交出去了。”以前一直觉得这副重担于自己是一个负累,可是想到将来终究有交出去的一天,还是有些难言的不舍。

  云月奇沉默的听着,虽然不希望这一天来临,可既然这是云家存在的意义和使命,也无可奈何。

  她站了起来,“回府!我要写一封信给祖父。”

  走出屋子,外面只有云府的侍从在候命。忍不住看了一眼通往京城的路,早已看不到人影,马蹄扬起的风尘也都早已平息下来。

  转身上了马车,众人跟着跃上马,护着马车往翠竹林而去。

  赵霆一路赶路,两天便赶回到了汴京,连夜进宫跟赵匡胤禀报了此行的成果。

  赵匡胤自然更是兴奋满意,对云家的实力也是大大的意料惊喜。

  第二天早朝便召见了樊若水。

  樊若水穿戴干净整洁,净面束发不再是渔夫的样子,变成了文雅睿智的书生,手捧卷册大步而来。

  看他长的儒雅端正,赵匡胤不禁增添了许多好感。

  “草民樊若水参见陛下!”樊若水跪下行礼。

  “平身!”赵匡胤说,“昨日魏王连夜进宫,大力举荐先生。不知先生是否真如魏王所荐那般有才能。”

  “启禀陛下,草民自幼对造船之术和水纹地理甚有兴趣,多年研究却苦无用武之地。幸得扬州云家给草民施展的机会委以重责,督造战舰和船只以备朝廷之用。现已督造完成,云家家主命草民前来将战舰一千两百艘,船只两千艘进献给陛下以助朝廷讨伐南唐之用。”樊若水说着将手中的几本卷册举过头顶。

  殿中文武百官听闻哗然一片,扬州云家虽闻名天下可一直只是传说,其具体有多大实力谁也没验证过。

  ------------

  第两百九十八章准备渡江

  殿中文武百官听闻哗然一片,扬州云家虽闻名天下可一直只是传说,其具体有多大实力谁也没验证过。

  没想到此次一出手便是如此大的手笔,无不惊叹,窃窃的议论着。

  太监上前取过,恭谨的呈递到龙案之上。

  赵匡胤看卷册有四份,一份是各种船只战舰的构造设计图;一份是所有船只的清单详细描述;还有一份上面写着《横江图说》;最后一份则是云末兮所写的信,里面表达了云家对朝廷的支持和忠心,也举荐了樊若水。

  看完书信又大概翻阅了其他的卷册,龙心大悦,大声道:“好!云家诚心相助,这些战舰竟比市舶司造的还要良的多。设计和督造可都是出自先生之手?”

  “回陛下,有幸参与可也并不全是草民的功劳,这都是制船坊数千云家人一起努力的成果。只是这《横江图说》是草民多年测量水纹,根据长江一带地理水势所绘制的图册,希望能对此次渡江作战有助益。”

  “甚好!”赵匡胤大声赞许道,“有了这一图册,大宋想要横渡长江攻克南唐便是轻而易举之事。难得先生有如此才华竟还这般谦逊,可愿留下来为朝廷为百姓效力?”

  “草民微末之能若能蒙皇上不弃有用武之地,自是感激涕零万死不辞。”

  “朕便封你为工部侍郎,辅佐魏王筹备一切讨伐南唐的事宜。”

  “微臣接旨,叩谢龙恩!”樊若水跪下接旨谢恩。

  站在朝臣首位的晋王赵光义心中一沉。

  大宋和南唐两国本来势力相差悬殊,若不是因为长江阻隔南唐赖之以为屏障,那灭掉南唐根本不是问题。

  如今朝廷筹备多时此次又有云家相助,这个屏障已经不是问题,谁能率军出征便是轻而易举的头功一件。

  不仅可以在朝臣心中立威信,还可以掌握更多的兵权。

  上次征伐蜀国,虽然自己是大将军,可风头都被赵霆抢了。到现在不管是朝堂上还是民间,传颂和赞美的都是赵霆的威武和功劳,根本没有人记得他才应该是头功。

  赵光义心里不服气,本想借此次讨伐南唐扳回一局,没想到听皇兄的意思根本就没打算给自己机会。

  对于南唐之事都是让魏王筹备,自己将来立于何地。

  他可不是忍得住的人,出列说道:“皇兄,四弟刚从扬州督造战舰回来已是辛苦奔波,至于筹备讨伐南唐之事臣弟愿分摊其责,待出兵之日请求挂帅领兵前往。”

  赵匡胤道:“正因为他在扬州日久,对水运地势各方都已熟悉才更适合执掌帅印,此次就让霆儿去吧!朝中事务繁重,朕还要三弟你多相助。”

  “可是……臣弟遵旨!”赵光义悻悻的说,只得强压住心头的火气。

  赵匡胤对群臣说道:“那南唐李煜虽上表去国号向大宋称臣,可朕宣召他入京却屡屡借口抱恙拒不肯来。且探子回报,南唐亦在秘密募兵备战,实非诚心投诚。故而讨伐南唐势在必行。”

  群臣齐声附和没有人反对。

  “朕任命魏王赵霆为大将军执掌帅印,曹彬、潘美为左右副将,率领水陆军十万,一月后出兵讨伐南唐。”赵匡胤站起来大声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