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作者:云海诗      更新:2021-02-20 19:02      字数:2281
  “非是赵家小姐不好,而是臣弟心有所属,皇兄是知道的,为何要强行赐婚?”

  “心有所属跟娶王妃并不冲突。你只要娶了赵芷茵,喜欢谁便纳谁为妾,纳多少都可以,皇兄并不阻拦!要是不够,宫里再挑些美人去伺候。”

  “皇兄!”赵霆气的叫道,“臣弟发过誓此生只娶云曦一人,只有她才是臣弟的妻子。除此之外再无人能当魏王妃。”

  赵匡胤一拍桌子怒道:“朕也跟你说过,她可以做你的妾室也好红颜知己也罢,都随便你。唯独魏王妃之位,她不能当!”

  “为何?”他大声问毫不退让。

  “堂堂魏王妃怎能是这样的出身?何况那日你三哥在宫宴上所说的那些话,虽然有些过分但也不无道理。她如今的声名不好,当过敌国宠妃岂能做魏王妃。”

  “皇兄这话差异,云曦并没接受刘继元的册封,并不算宠妃。何况当初皇兄也不想册封徐贵妃为皇后,徐贵妃才是敌国宠妃,为何偏偏到了臣弟这里就不可以?”

  “所以朕最终不是也听从你们的劝谏立了宋氏为后?你当时振振有词的劝谏,如今怎么自己想不通了。”

  “这怎么相同?皇后当然要立可以母仪天下之人,而臣弟的妻子又不需要这些,只要彼此喜欢便是,又不会影响到大宋江山。”

  “你以后就知道,无需多问。”赵匡胤不能多做解释,只得大声道。

  “末兮的样貌才情哪一点当不得魏王妃?莫非就因为商贾之家不够体面?可如今她也是皇兄亲封的一品郡主,还有何当不了?”赵霆就是不理解当然要据理力争。

  赵匡胤闭着嘴不说话,这些他自然知道,只是心中的无奈,为了将来考虑也只有硬着头皮强迫。

  “皇兄!”赵霆走到近前恳求道,“臣弟从未求过皇兄,也从未要求过任何赏赐。唯独妻子,臣弟想自己做主,请皇兄回圣旨。”

  “君无戏言,圣旨既已下,又怎能回。”

  赵霆看着他咬牙道:“皇兄若执意如此,臣弟只有抗旨!”

  “你……”没想到他如此坚持,气的站了起来,“朕不反对你和云末兮在一起,为何就不肯退一步?魏王妃的名分对她就那么重要吗?”

  “不肯退一步的是皇兄!末兮不在乎名分,她在意的是两人的彼此忠诚和相守。她的心如此,臣弟的心亦如此。此生她可以不嫁臣弟也可以不娶,但我们之间再也容不得第三人。”

  “你可知在你肩上担负多大的责任?岂可为了一个女子罔顾一切,大宋的江山于你就毫无意义?”

  “皇兄何出此言?臣弟会尽心辅佐忠心守护大宋。可这跟臣弟对末兮的爱有何冲突?大宋臣弟要守护,可末兮也是臣弟要一生守护的人。”

  “你可知抗旨该当何罪?”

  赵霆跪下态度坚决的说道:“若皇兄不肯回赐婚的圣旨,臣弟只能不受,甘愿领受任何责罚!”

  “抗旨可是死罪?”他厉声喝道。

  “臣弟对末兮的心,纵然身死,心亦不可改!”

  从小带他长大比自己的儿子们还要亲近,从未见过如此忤逆过,甚至不惜违抗圣旨。

  赵匡胤怒火中烧,恨声道:“朕这就下旨处死云末兮!”

  “皇兄!”赵霆心中大骇,上前重重磕了一个头,但并没有求情。掷地有声,“皇兄若如此做,臣弟便随她一起。生亦同生,死亦同死!”

  “你威胁朕?”赵匡胤气的发抖。

  ------------

  第三百二十九章抵死不从

  “你威胁朕?”赵匡胤气的发抖。

  赵霆抬起头,额头已被砸破流出了血,“并非威胁,臣弟的心意便是如此。”

  赵匡胤看着他额头上的流下来,流过眼角和脸颊最后低落到前襟。

  这个弟弟的脾性他怎会不了解,一向心志坚定,果断刚毅。从未见他在自己面前如此坚持和争取过。心中不忍,可想到一旦退缩关系到未来皇后人选。

  心疼也头疼,若非如此也不舍得逼迫他。

  “她到底给你灌什么**汤,让你如此痴迷?”

  “情之一字有时可让人欣喜有时可让人心碎,无力自拔宁愿深陷其中欲生欲死。臣弟曾不屑于儿女私情,可尝过之后却有如重生一般。重新审视自己一生所求,其实人若要简单的活着无非也就是快乐二字。自从爱上她,臣弟的心才是真正的活了,即使她不爱我,可依然快乐无比。皇兄也曾爱过想必能体会臣弟所言。”

  赵匡胤当然明白他说的意思,有片刻的恍惚,可是心底更强烈的渴望还是皇位和江山。

  所以可以放弃徐苏可以放下自己的快乐。

  这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心也该做的正确选择,想着赵霆如今还年轻,为情所困也能理解。

  看他坚定固执的眼神,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无力的坐回龙椅上揉着太阳穴,“出去!”命令道。

  “皇兄不回圣旨,臣弟不出去。”他直直的跪着,任由血流下来不为所动。

  “来人!”

  大总管达福带着几个太监跑了进来。

  “把他给朕拉出去!”赵匡胤暴怒大吼。

  可是几个太监的力气哪里有赵霆大,手一甩就将太监们摔的四仰八叉。

  “再来人拖出去!”

  殿外的侍卫都跑了进来,一拥而上去拉赵霆。

  外面走进来两个人,一个是晋王赵光义,另一个便是赵普。

  赵光义和赵普刚才就到了,本来要进来,可是被外面的达福挡住说里面陛下和魏王在商议要事。

  两人只好在御书房外等着,却听到殿内大声的争吵声,因为太大声争吵内容在外面都听的一清二楚。

  赵普面上毫无表情装作没听到,内心却是波澜激荡。

  他是为数不多知道太后遗诏的人。

  当听到陛下要让自己女儿当魏王妃的时候,是无比的兴奋和高兴。

  因为出身不高,这么多年通过努力和机智,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才最终当上大宋宰相,何其不易和荣幸。

  将来自己的女儿能当上皇后,再生个皇子继承皇位。那他们赵家也就光宗耀祖,从此便也跻身豪门士族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