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6
作者:云海诗      更新:2021-02-20 19:09      字数:2216
  没回来之前,圣旨已经到了大营,潘美接的。”

  “说的什么?”

  “三哥已经登基,传召我回京。”

  “只召你一人?大军呢?”

  “退回雁门关原地驻守,等待号令。”

  “可是不带军队,他会不会对你不利?”

  “放心吧!不带军队就没有口实,他现在龙椅还没坐稳,也在观望我的态度。若我要造反必定已经设好了鸿门宴。若乖乖交出兵权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事。”

  “你既看的如此清楚,还肯轻易交出兵权?”

  “权宜之计,一个人的安危比不过百姓的安危。我不希望大宋也变成像北汉一样内战不熄,哀鸿遍野。”

  “好吧!无论如何我会一直陪着你!”只得安慰的笑看着他。

  赵霆拥紧她,目光灼灼,“正因为有你,我才敢放手去做。”

  抬头看向南方,“也要尽快赶回去给二哥磕头才是。想必他还未走远……还在等我。”

  目中泛起一层薄雾……

  ------------

  第三百六十八章除或是留

  大宋京城,汴京。

  赵光义在赵匡胤死后第二天就着急的抢先登基为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甚是得意。

  朝堂之上,看着下面俯首称臣的文武百官。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最初不得已杀死二哥还存有内疚痛苦和战战兢兢。

  仓促的登基时每个人看向他的眼神虽然惶恐却也带着质疑。

  渐渐的在赵普的指导下掌握了局面,没有采用大肆杀戮的方式,因为他的皇位本就受到多方质疑。

  若再效仿北汉刘继元血腥清除异己,那势必引起混乱,也会将摇摆不定的人推向魏王一方。

  这是赵普高明的地方。

  赵光义对他信任万分,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重新任命他的宰相之位。

  对支持魏王一方的人也是明升暗降,一切风波用最轻柔的方式去化解。

  自然私下里也会有许多暗杀和驱逐,至少表面上整个京城还算风平浪静。

  而众朝臣也都在观望,举国上下等待的就是魏王的态度和选择。

  ……

  赵霆刻意低调的回京,他和云末兮乘着马车,只带了几十个亲兵侍卫,平静的回到了京城。

  马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他掀起帘子看向窗外,街道上风平浪静一如往昔。

  新皇虽然登基,可是传旨国丧期间一切从简,举国依然是在守国丧。

  该开的店铺照开,路上的行人也并没有慌乱不同。

  除了各处挂着一些白色的悼念挽联、白色灯笼之外并没有大喜更没有大悲。

  昔日二哥纵然有万般功绩,人人称颂的明君伟帝,可人死了也就一切消散,谁有还记得?谁又还悲伤?

  看着外面的一切,赵霆有些悲伤又有些安慰。

  “从到的消息看,这次三哥和赵普处理的很好。看他们如此表现,让我更不后悔所做的选择。”

  云末兮知道他的心思,“我有的时候在想,若是当初你娶了赵芷茵,说不定便不会有这些事发生。”

  “若不能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得到天下又如何?”他叹息。

  在她额上轻轻一吻,“有了你,我很满足!就像这么些年都白活了一般,从未有如此的甜蜜温暖。只因为你陪在身边,这种感觉用什么都换不来。若没有你,不知道要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不知道要如何度过失去至亲的痛苦时光。”

  微笑着靠在他肩上,她何尝不是如此,只要能跟他平安的在一起,往昔一切的痛苦也只是难忘的回忆。

  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人生的印记,为了寻找更好的答案做出更好的选择。

  不知不觉马车停了下来。

  “殿下,皇宫到了。”外面何冲禀报。

  “我先进宫,你回府等。”赵霆说。

  云末兮不放心的叮嘱,“一定要小心!切莫跟他太过冲突。”

  “放心吧!”

  轻拍她的手以示安慰,起身下了马车。

  看到皇宫,他心中无限悲伤。数月前里面还住着最敬重的人,每次得胜回来他总是大笑着亲自到宫门处迎接。

  那时这里是家,因为这里住着如兄如父的人。

  可如今再看去却是冰冷凄凉。

  红墙碧瓦,重重宫苑,都如同一只怪兽,狰狞着吞噬着人的心。

  第一次感觉到厌恶这里,如果可以他再也不想踏进去,可是一切还未结束,为了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们,也不得不走进去。

  进了宫却并没有先去见赵光义,而是直接去了太庙。

  赵匡胤早已经下葬,牌位入了太庙。

  一路上禁军侍卫都很警惕和紧张的看着他,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只有远远的戒备着。

  走进太庙屏退所有侍卫宫人,将自己关在太庙里。

  外面驻守的侍卫隐隐的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的痛哭之声。

  ……

  赵光义正在御书房跟几位大臣议事。

  冷啸走进来凑到近前低声禀报魏王已经进了宫,直接去了太庙。

  心一紧,看向众人,“都退下吧!明日再商议,赵爱卿留下!”

  几位大臣听命躬身退了出去。

  “他回来了。”赵光义有些慌乱的说。

  “带了多少人?”赵普问,刚才看他神色也猜到几分。

  “只带了几十个亲随。大军听从圣旨留在雁门关。”

  赵普也有些意外,都做好了魏王必反的准备,可没想到赵霆竟然如此出招。

  沉吟道:“莫非魏王一点造反之心也没有?”

  “他敢留下大军独自进宫,若不是有什么阴谋便是真心无反意。”也希望如此,内心对这个弟弟确实有几分忌惮。

  “魏王一向善谋不至于如此简单,陛下不可大意。”赵普提醒道。

  赵光义心中纷乱,这种惧怕和担忧的感觉让他如坐针毡。

  虽然登基短短的日子,可在这个皇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