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作者:又生      更新:2021-02-20 21:59      字数:2492
  为防止有人开棺验尸,韩水命人把先帝的灵柩悬在空中,又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加了几排钉子,方才罢休。

  一切有条不紊。

  阅天营剑兵从城中陆续撤出;羽林军在北门灵堂布好安防;城外的凤来亭搭起大棚;各城门开始戒严,凡入城者皆须登记盘查……

  每日,韩水在御书房料理完国事,都要顺道去北门灵堂转一转,以防不测。偶尔,便会撞见齐侯爷正热情洋溢地拉拢那帮软骨头的云氏宗亲,满面春风。

  不知为何,韩水觉得齐侯这两日看他的眼神变得暧昧不清,绝非先前兄弟义气那般简单干净。而且,齐侯似乎,什么事情都顺着他。

  神思之间,跨入灵堂,面具前晃过雪絮一般的白绫。太常寺卿与几位守灵的宗亲纷纷行礼,唯独齐侯,扶着他的手,问了一句:“今天累不累。”

  韩水速速把手抽回来:“你这般寻死不成。”齐林笑道:“没事。”韩水低声道:“南靖王之事,让林昀去得罪人,你就不要管了。”齐林道:“好,我不管。”韩水又望了一眼正堂:“你来拜过先帝没有?”

  想必是没有。

  正堂停着一副漆黑的棺椁,摆满云氏三十一代先祖的牌位。韩水拉着齐林,先去鞋袜,再要一起祭拜先帝。齐林笑道:“这两天人都还没来,你急什么。”韩水:“来一次就得拜一次。”

  见韩水到炉边要点香,齐林立时抢了过去:“你小心烫,我来。”韩水抬起眉毛:“怎么回事?我又不是瓷做的。”

  一人一柱红香,飘出几缕温烟,点缀满堂的雪白。齐林自小家教严苛,祭拜礼仪烂熟于胸,然而,他对先帝并无半丝好感,所以纯粹是应付了事。回过头,见韩水拜得有模有样,齐林实在忍不住,咳了一咳:“青颜,有件事跟你说。”

  这一夜,韩水在兴文院沐浴熏香,对着那一面铜镜,反复照了许久。人,还算是个美人,若没有那几道鞭痕,更好。苦苦一笑,反正穿着衣裳,谁也看不见。

  翌日,秋高气爽,霜林红得刺眼。云梦四境诸侯千里迢迢奔丧,陆续抵达临安地界。

  凤来亭边,赫然搭起十里长棚,摆满洗尘酒。美其名曰洗尘,其实就是盘查,登记,去兵器,清点入城人数,因国丧易出动乱,朝廷不得已而为之。

  卯时,齐林通宵部署完城中安防,刚出尚书省衙门,却见韩水穿着青衫,换了一张月白面具,立在面前。

  齐林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这样也好,省得一会儿无法解释。”韩水不便穿玄服在城郊抛头露面,于是特意问道:“本公子今日,可是玉树临风,萧萧肃肃?”齐林一把将眼前这妖孽拽上侯府马车。

  过南城门时,韩水抬头望,见城墙上皇旗飘扬,浩浩汤汤,士兵皆着白礼服,执了银枪站岗。到门口,大小宗亲的奢华车队井然有序,排了二三里。

  齐林指远山凤来亭,道:“那里风光好。”韩水趴着轩窗回头望城门,问:“今日是何人负责布防?挺好。”

  齐林邀功请赏:“我。”韩水抓着樱草色流苏,笑了一笑:“临安兆尹之职尚缺,齐侯再仔细想想?”齐林毫不犹豫:“我。”于是,韩水再没有和齐林说过一句话。

  一路,闻酒香,听人声,至凤来亭,韩水下车,果真见到一片好风光。

  也是意料之中的风光。

  尽管礼部、兵部两位尚书亲自在此伺候各方皇亲国戚,但是咽不下这口洗尘酒的大有人在。

  譬如西锦王,和林左丞打过招呼,要多带几个人进城,结果到十里长棚才发觉,所谓‘几’个人,是两百个人……

  齐林瞧不见韩水面具之下的神色,一路赔笑道:“朝廷有法度,诸侯却以逾矩为荣,带的人越多,越有面子。”

  韩水了然:“我办过国葬,知道。”齐林笑问:“如今我说,这临安城防,是我三伯齐震布置的,能保国丧不乱,你可还愿意用人?”

  韩水想了很久,正要作答,原野尽头驶来了一列椿木轩车。礼部侍郎满面红光地跑来,笑着拍了拍身上尘土,奕奕道:“齐侯,昕阳长公主到了。”

  第75章昕阳

  云瑶,太皇太后萧氏胞妹之女,按辈分,如今人人都该唤她一声昕阳大长公主。然而,她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嫌弃这叫法,于是身边之人依旧唤她公主。

  鸾山五里路,齐三披挂骑马迎接而来:“公主,侯爷一早就出了城,现在凤来亭候着呢,辛苦了。”

  官道两边,几千面绣金大旗迎风招展,任他东西南北四境诸侯,谁都没有过这般排场。

  云瑶一袭茶色丝袍,坐在马车里,替齐嫣梳着软发,问道:“一会儿要和玄乙说的话,嫣儿记清楚了么?”齐嫣尚小,心里惦记着父亲,满嘴乖巧:“记住了。”

  云瑶欣然一笑,旋即撩开车帘,道:“齐三,距凤来亭三里下车。”齐三笑答:“那是朝廷规矩,公主不必多虑,侯爷早吩咐过啦。”

  云瑶手中的玉梳一停,道:“侯爷怎么就不是云氏朝廷的人?下车。”下车之后,云瑶牵着齐嫣,对那几个笑脸逢迎的兵部臣工道:“这般铺张,可也是侯爷的意思?”臣工道:“大长公主一路辛苦,李昂大人……”

  云瑶:“李昂想置侯爷于死地么?”兵部臣工面面相觑,无奈,只好了大旗,跪地请罪。

  一对金足,踏着草土,足足缓行五里路。傍晚时分,母女俩隔着几丈红霜叶,终于望见了凤来亭下守候之人两个人,一个锦衣,一个青衫。

  齐林心下不安,侧过身看韩水,却见其呼吸平静,一张面具掩盖所有的喜怒。

  近时,大人还未张口叙话,齐嫣先欢脱地叫了一声“爹爹!”随即,跳着扑了过去。

  丫鬟要去追,齐林顺势就把女儿抱起来,笑道:“嫣儿好沉。”云瑶见之,心都要化了,连忙往亭下走。

  韩水却是第一回见嫣儿。嫣儿漂亮,一对杏眼水灵灵的,有着云氏子孙特有的神/韵,而她的鼻梁,挺拔匀称,像齐林。

  面具之下,韩水轻轻一笑,伸出手,想捏一捏那张稚嫩脸蛋:“别说,和翎儿小时候有点儿像。”

  齐家几个兄弟叔伯赶来,见此情景,倒都显得宽容,毕竟,风雨十余年,多少恩怨,早已过去。

  云瑶走到亭下,望着齐林情深意切,却先对韩水行礼道:“玄乙公子。”韩水:“大长公主不必多礼。”齐林不说话,抱着嫣儿。

  云瑶的神情愈发郑重:“国丧时,宗亲入城所带物资不得超过十车,所携护卫不得多于五十……”韩水顿觉自己被将了一军,认也不对,不认也不对。

  云瑶道:“一来,本公主是女眷,心思纯良,二来,本公主不仅仅是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