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背后的暗箭
作者:就差一杯      更新:2019-10-21 22:32      字数:7942
  第四天的中午,我们赶回蓟州大营,向戚都督复命。

  今天的蓟州披红挂彩,喜气洋洋!听说悬在头你没有文武功名,出身布衣,如此擢升有违惯例。如此云云,当真是乱的非常!”

  我点头道:“实属正常!若非如此,我反而心头不安。”

  戚都督微笑不语,只是看着我。我抿了一口茶,并不作声。

  戚都督忽然问道:“听说你在草原上收了兀那儿残部,包括有草原雏鹰之名的王子拉克申为辅,可有此事?”

  我点头道:“确有此事!”

  戚都督怅然道:“启蓝啊!启蓝!你的志向到底在哪里?”

  他叹了口气道:“如果说你有心功名,可你对仕途却并不热心。可若说你无心上进,你却不断收纳人才,扩充队伍。着实令人不解!”

  说着他问我:“启蓝,你能否透个底,你到底志在哪里?”

  我笑道:“等都督致事,若有心四处走走,看看异国风土人情,可以随时来寻我。至于官场这趟浑水,我是绝不愿意趟的!”

  说着,我正色望着戚都督道:“我之所以如此奋发做事,完全是为了心中的夙愿,出于对都督您、对首辅大人的衷心景养。有朝一日您二位不在此位,便是我告别出游之日!”

  戚都督默默无语。半晌方道:“承蒙启蓝错爱!我曾写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人生一世,总得从心而行,我懂得你的心思!唉!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只是可惜啊!”

  我向着戚都督一拱手,他也还礼。我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午酒宴自不必提。下午微醺之际,戚都督率领我等,西进上京。

  到达问海阁已是傍晚,管家乔汉生给我备了接风酒,我让众人都上桌,一起吃了顿团圆饭!欢喜娱乐自不必提。

  饭后,乔汉生找到我,说我不再这半年,府里用度都有账目,另外还有事汇报。我便坐在西厢房喝茶,准备听他说话。

  乔汉生进门后,身后却跟着青莲、玉荷。我奇道:“你俩还在京师?不是想去海外么?”

  乔汉生道:“少爷,我要汇报的就是她二人的事,就让她们自己说吧。”

  说着拱手退到一旁。

  青莲、玉荷福了一福,青莲开口道:“先生,我们随着岚姐姐的船队去了南洋,待了两个月,但南洋过于酷热,又潮湿的紧,我们熬不住,便请回来了!”

  我哈哈一笑道:“你们只以为外国的月亮圆!这出去一次就知道了吧!”

  玉荷笑道:“先生说笑了,外面的月亮和大明朝只是一般,但珍珠却是圆的!”

  我哦了一声,听她们继续说。

  青莲笑着道:“我们在南洋,发现文莱、锡金盛产珍珠,颗粒大、成色好,但鸽子卵大的珍珠到了京师,竟然只卖五两纹银!利润太薄!”

  玉荷接口道:“我们便想了个法子,在大栅栏街市上租了个店面,乘着大节气人多热闹,吆喝起了定制生意!”

  我大感有趣,问道:“如何定制?”

  青莲“哗啦”一声从背后拽出一个小本子,我接过来,烫皮纸面,做工十分精细,打开一看,却是各式各样的首饰,不过看起来都是西洋款式。

  青莲接着道:“我们找了府上几个貌美的侍女,扮做贵族小姐,围在门口询问,我们便作以解释。定制,就是款式自定、独一无二的意思!”

  我勒个去!这都玩起私人订制了!我饶有兴趣的道:“继续说!”

  玉荷接着道:“我们从南洋请回来的金银手艺先生名叫霍姆斯,是个不列颠人,据说他曾经给王室做过首饰,手艺十分的好!”

  青莲激动的道:“不过他不会讲我明朝语言,我们只能靠慕容沁妹妹的洋文翻译过话。原价五两纹银的珍珠,加上些散碎金银,便可卖到三十两!若是珍珠成色好,卖到五十两都有可能”!

  玉荷又笑道:“目前京师的大家小姐们都以拥有定制首饰为荣!”

  我心里道:“这次是捡到宝了?”嘴上却问:“你们说的热闹,实际盈利有多少?”

  青莲道:“先生,我们已经把当初租的店面盘下来了!三个门脸二层楼呢!因为您不在,我们就擅自给店面起名叫青玉阁……”

  我默默无语。谁能想到,无意间赎下的两个女孩子,竟然能有这个能耐?见我不语,青莲、玉荷以为我不高兴,也不敢做声。直到过了半晌,我方柔声道:“你们做的很好!明天去你们店上看看!我们二位美人儿做了多大事情!”

  二人美滋滋的笑个不停,乔汉生也在一边笑着。青莲笑了一阵,忽然道:“先生,我们还有一件事要问!”

  我笑道:“你说!”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青莲眼睛眯成一道缝儿,笑着问道:“先生的童子功可圆满啦?”

  我“噗”的一声,茶水喷了一地!呛的不住咳嗽只得不住点头。

  玉荷却道:“先生骗人!听说鸢和岚姐姐都侍寝了!先生,您是不是嫌弃我们?”说着二人泫然欲泣。

  我心说话哎呦哇擦!就受不了这样主动的!只得说道:“有伤在身!改日改日”!

  二人方才和乔汉生一起,偷偷笑着去了。

  我一个头两个大的送走他们,关好屋门,才开始修炼寒晶诀。一晃又到了早上。

  临晨四点多我就被叫醒,早早的起来收拾,一会儿要去面圣。青莲、玉荷依旧来给我更衣洗漱。待收拾停当,我带着不悔和九鬼政孝,再加两个家人,五人五骑,直奔东华门。

  等了一阵,戚都督他们到了,着不悔他们等待,我们便一同入了紫禁城。

  待见到小皇帝朱翊钧已经是早上八点左右。首辅侍立在侧,小皇帝一脸淡然。

  小皇帝先说了一番勉励的话,又开始封赏众人。各人均有提拔,到了我这里,小皇帝朱翊钧却停了下来,看了我几眼,却问张居正道:“首辅,孙将军职务一事,如何定夺是好呢?”

  张居正看了我一眼,回头望着小皇帝一拱手道:“圣上英明!孙启蓝此次筹谋划策、破敌酋首,居功甚伟,理当重赏!”

  朱翊钧点头道:“重赏是必行的!只是那些反对之声当如何处理?”

  张居正正色道:“那些人不过是眼热孙启蓝功绩,群起而攻之,说什么有违天和,或是有伤我大明厚德传统一类的空话!对此等人,建议圣上下旨,下次再有战事,将这些人连同家属一并派上前线,还望他们能施以仁德,广部我朝威风!”

  小皇帝听了哈哈大笑,半晌方道:“那怕是这些御史言官都要申请致仕了!准卿所奏!拟旨!”

  太监们忙拿笔记着:“从即日起,再有罔议功臣者,全家充军三千里!”继而笑道:“首辅,如此处置,可为妥当?”

  张居正拱手道:“圣上英明仁厚,将士必忠心卫国,愿效死力!”

  朱翊钧小皇帝笑了笑道:“孙爱卿当谨记恩情,卫国出力!”

  我连忙道:“臣必忠于皇上!愿效死力!”

  朱翊钧笑道:“封赏一事势必行之,不过孙爱卿毕竟年纪尚幼,若是进京为官,难免遭人非议。不若爵位上封高些,官职上却仍做两年外官,再进京不迟,首辅以为如何?”

  皇帝虽小,却也是金口玉言,既然说了,张居正就不好反对,只好点头拱手道:“圣上英明!”

  于是大太监冯保尖声道:“宣慰使司同知孙启蓝,忠正义勇,廉洁勤勉,万历九年大破外寇于蓟北,居功甚伟!封一等子爵,世袭罔替。并擢升为正三品副留守都指挥,授昭勇将军号!仍驻守蓟州,辅佐建功。”

  我自叩谢隆恩不提。心中暗道,小皇帝终究还是受了影响,不愿让我进京!不过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围绕着宫廷的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还是交给你们慢慢玩吧,我还是继续做我的三品闲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