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作者:沧海惊鸿      更新:2021-02-22 03:27      字数:2490
  周江山,从此易主。

  这个曾经叫做云睿的小丫头,从此刻起,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此时,谁又能想到,这个小小女娃一步步走来,竟成为了大周的中兴之君,为后世所敬仰?

  然而,与她的帝王之路相比,她的情路似可称得上是关隘重重。

  大殿之内,除了椅上的三位,没跪下的也只有裴劲松一人了。

  他迷蒙的双眼凝着面前的三把椅子,心中凄凉得无以复加。

  妇人治国啊!妇人治国!

  裴劲松脑中突地一阵眩晕,也不知是出于自愿,还是体力不支,双膝一软,竟是瘫倒于地,疑似跪拜。

  眼瞧着裴劲松委顿于地,段太后长舒一口气。

  “众卿家,诸位宗室,今日乃大行皇帝大殓之日,亦是恭迎新帝之日,所谓‘承前启后’,即是如此!”

  段太后顿了顿,又道:“我大周以弓马得天下,昔年高祖皇帝驰骋疆场,助太|祖打下这万里江山,才有我等今日之荣耀富贵。若无她老人家当年作为,诸位想想,自己此刻又在何处?又是何等情状?我大周取士也罢,任用官吏也罢,自来不论出身贵贱,只以有能者居之!高祖皇帝虽为女子,然其文治武功为天下人所敬仰!如今,我大周立国百年,如何竟沦落到以男女之别而论了?何况,武宗皇帝、仁宗皇帝朝时,自有其治理天下的主张。所谓‘时移世易’,凡事本就不该拘泥于成法啊!众卿皆是饱读诗书之人,莫非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得了?”

  众人见段太后言辞灼灼,直指裴相,不由得生出些兔死狐悲的情愫,忙齐拜道:“太皇太后所言极是,臣等受教!”

  第35章机锋

  一时间,尘埃落定。

  景砚坐在椅中,看着眼前群臣在跪拜,听着姨母在耳边侃侃而谈,心内却是另一番思忖。

  她早料到今日之事,皆在姨母的掌控之中。同姨母相比,自己不过是萤火之光,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好。她既打定这样的主意,于是无论裴劲松还是卢昆等人,甚至是相王的责难,她都浑没放在心上。

  她脑中转的,是无忧今日的表现,她要据以确认该如何教导这孩子。

  看到那孩子面对众人的苛责,还能大声呼喝,甚至挺身而出维护自己,尤其还晓得拽出高祖玉佩来扬威,景砚既觉欣慰,又不禁赞叹这孩子聪明得紧。

  可当无忧脚踏供案之时,景砚不由得扶额

  太失礼数了!

  若非段大人和父亲及时解围,其结果当真不堪设想。

  孩子诚然是好孩子,可这骨子里的草莽之气毕竟太重了些。所谓“三岁看老”,小小年纪就如此胆大,如不善加引导,长大之后,还不定惹出什么祸事呢!

  景砚于是再一次体会了“孩子好生难管”。若是景衡在场,怕是兄妹二人很可以好生交流一番了。

  新帝既已确立,大行皇帝入殓。

  大周朝的传统,故去老皇帝的谥号由礼部选下,上进给新帝,再由新帝确定用哪一个。新帝性子和缓的,如仁宗皇帝,大多是同群臣商议而定。性子霸道的,如武宗皇帝,则以一己之念而定。可纵然再霸道,当年武宗皇帝也是乖觉地认可了礼部上的高祖谥号。

  如今新帝幼小,是以这谥号便由不得她做主了。

  景砚一早便带着宇文睿来给段太后问安,坐得没有半刻,有内监奉上了礼部上的供选的谥号。

  自打昨日大殓祭奠之后,段太后便病恹恹的没什么神。

  此刻,她歪在美人榻上,脚下一个小宫女正替她垂着腿解乏。

  “母后进些早膳吧?”景砚试探着问道。

  段太后无力地摆了摆手,“没胃口。你们还没吃过朝食吧?”

  她说着,看到宇文睿,才唇角略勾了勾,“可别饿着我们阿睿……玉,让小厨房备膳,就按皇后和陛下的口味准备。”

  玉答应一下,退下了。

  段太后自己倒先失笑了:“人老了,习惯一时半刻改不过来。”

  景砚赔笑:“孩儿省得。”

  她自然省得段太后是不习惯称她为太后。她自己还不习惯呢!

  再说,哪有让姨母称自己“太后”的道理?皇后便皇后吧。天下人皆知道此刻的“陛下”是无忧,难道还能把她和无忧想到一处不成?

  宇文睿倒是浑然不觉,半大的孩子,就算是天子,那也是吃饭、玩耍大过天。

  一听到母后让“传膳”,宇文睿就联想到了母后小厨房做的那些美味的吃食,不由得口舌生津。

  段太后岂会瞧不出她的心思?

  “瞧给我们阿睿饿的,成了个馋猫儿了……”她说着,捻起内监捧上的托盘,里面放着礼部进的两枚谥号。

  只看了一个,段太后登时没了笑颜。

  再看第二个时,她柳眉倒竖,霍然惊起,暴怒道:“竖子欺我孤儿寡母吗!”

  “当啷”一声脆响,托盘连着两枚牌子滚落在了金砖之上。

  殿内皆惊。

  尤其是之前捧着托盘的小内监,见太皇太后暴怒,几乎要被吓得没了魂儿,他伏在地上,叩头不止。

  太后震怒,殿内的宫女、内侍俱都吓得跪在地上,唯唯诺诺不敢则声。

  景砚连忙拉着宇文睿起身。

  她初时不解段太后何至如此,待得眼风扫过滚落在地的牌子上的字时

  景砚略一思索,旋即明了。

  礼部所上的“英”字,正是触了段太后的忌讳。

  前朝英宗皇帝,九岁继位,由太皇太后把持朝政。他长大成人后,便宠信内监,把个好端端的江山祸害得乌烟瘴气。后来又受了撺掇,竟是稀里糊涂地御驾亲征去讨伐异族,最终落了个被异族俘虏的下场。待到被从异邦迎回,又被自己那已经代替自己做了皇帝的亲弟弟圈禁起来,可谓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如此不堪的一个谥号,竟被礼部进了上来,段太后焉能不气?

  还有那个“庄”字。所谓“胜敌克强曰庄”,然而屡征杀伐也为庄,死于原野亦为庄……

  大行皇帝宇文哲征伐北郑伪朝时心口中箭而亡,谥号若再加上个“庄”字,岂不是给他的死因加了个注脚?这不是大抽皇家的脸,又是什么?

  景砚看罢,也是大皱眉头。

  见段太后气得胸口起伏不定,景砚连忙劝道:“母后息怒!这定是哪个糊涂的混乱上的。母后大人大量,凤体要紧,切莫与他们一般见识才是……”

  段太后长出一口气,瞄了景砚一眼,“这等情状,哪里是什么糊涂!”

  景砚连忙恭敬垂首。

  “哼!当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吗?如此昭昭然贼子之心,当朝廷是什么?当哀家是什么?”

  段太后猛然一拍身下的美人榻,惊得殿内诸人都不禁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