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1-02-22 07:47      字数:2489
  房,到那里之后他一边磨墨一边说道:“南周应该也不会坐视蜀国对北周俯首称臣。”

  李从嘉拿着毛笔仔细想了想之后,不得不承认释雪庭说得对,比起大唐,蜀国向北周称臣,南周反应会更加强烈,毕竟那样的话,南周就相当于被北周包围了起来,不管怎么看都会变的很被动。

  别说什么长江天堑,北周不好进攻,南唐就是个例子,如果真的不好进攻,现在的南唐应该还在。

  当然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轨迹走的话,现在南唐应该也还苟延残喘,只不过李从嘉也不知道是哪个蝴蝶翅膀没扇对,直接把南唐给扇没了。

  李从嘉给李景达和赵匡胤去了信,信上特地强调必须留下孟玄的性命,他没有提张太华,虽然张太华大他许多岁,都可以当他妈了,但是在旨意中特地点出别国皇后,很容易被误解,君不见隋炀帝的萧后比李世民大多少岁都没能阻止后人yy她跟李二凤。

  当然这也跟李二凤是个美女都不放过的属性有关,他的后宫组成太复杂了,一个连掘自家祖坟的仇人的女儿都要了的人,节操估计都碎成沫了。

  不过李从嘉觉得,既然他让留下孟玄的性命,只要李景达和赵匡胤不抽风,应该就不会杀张太华,否则那就是跟孟玄结成死仇的节奏。

  将旨意发出去之后,李从嘉想了想还是让桃符去将辅臣们喊到宣政殿,蜀国不打算投降,或者说不打算向大唐投降这件事情,他还是需要听听老臣们的判断。

  不得不说,经历过宦海沉浮的老臣,的确比李从嘉沉得住气,李从嘉在听说蜀国大臣的意向之后,还会生气,他们居然只是眨了眨眼,很平静的就接受了这件事实。

  宋齐丘说道:“既然如此,也是时候让白国公和紫亭候出兵了。”

  李从嘉摸了摸鼻子说道:“旨意我都已经写好了。”

  是的,他将老臣们喊过来的原因就是需要跟这些人达成一个共识,好让他们给自己的圣旨盖章!

  就算是李从嘉,写下的旨意如果没有经过内阁盖章的话,就算能出去也不能生效,想一想也是挺惨。

  李从嘉很明白帝王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约束,毕竟现在就连他都觉得有些不方便,然而这样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坐在王位上的人脑子一热一拍头就下达个莫名奇妙的命令,给大家没事儿找事儿干。

  如果只是没事儿找事还是简单的,最怕的是在重要时期做出错误的决定,真是那样的话,大家就等着集体抹脖子吧。

  周宗等人也不觉得李从嘉写好圣旨有什么不好,既然蜀国不识相,自然是要打的。

  结果圣旨发出去之后,没过两天,大捷,露布至京。

  李从嘉接到消息之后,不由得挑了挑眉:“呦嗬,这俩人还学会狼狈为奸,先斩后奏了哎。”

  可不是嘛,他的旨意前脚刚到,后脚这些人的捷报就送了过来,中间的时间差算一算也就是三五天,三五天……打下六座城池?这效率是不是也太高了点?糊弄鬼呢?

  不过,李从嘉知道这也是李景达和赵匡胤在变相的向他坦白,露布至京之后,李从嘉按住了给他们的表彰没有发,难得的内阁也没劝李从嘉,这里面的猫腻谁都能明白。

  这两个人既然搞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就必须要敲打敲打才行,李从嘉只是按住了他们的上次,没有降罪也没有写信骂他们就不错了。

  李景达和赵匡胤也是心虚,根本不敢说什么,本来已经准备自掏腰包为将士们庆功,结果没想到李从嘉转眼就送来了酒水食物,还让李景达和赵匡胤认真核算战功,当然是从中级军官往下的人,才有奖励。

  也就是说李从嘉并没有迁怒到那些士兵身上,只是不满李景达和赵匡胤两个人和他们的那些属下。

  好在李从嘉也不是真的不给他们奖赏,等到李景达和赵匡胤又下一城之后,连着先前的奖赏,就全部都送了过去。

  李景达和赵匡胤两个人顿时松了口气,知道李从嘉并没有小肚鸡肠的记他们黑账。

  李景达尤其高兴,直接请赵匡胤吃酒,席间喝大了说道:“不是我说,今上比先帝好多啦。”

  赵匡胤本来也是微醺,听了不由得问道:“先帝?先帝我知道,论天赋,是比今上差着一点,不过更多的是气运不及啊。”

  李景达摆摆手说道:“这人的气运啊,跟眼光脾气都有关系,跟老弟你说句实话,这次咱们办的事情,若是放到先帝时期,打死我都不敢这么做,也就是今上大气,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计较,否则……嘿……”

  赵匡胤也喝得有点多,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今上的确心胸宽广,却也有一点不好。”他一边说着一边凑到李景达耳边说道:“跟国师走的太近了。”

  李景达听了之后顿时酒醒了一半,连忙捂住赵匡胤的嘴,四下看看,发现别的将士都在互相找人喝酒说话,并没有注意他们两个,这才松了口气说道:“你以后记住啊,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今上脾气好却也不是什么老好人,你也不想想,惹过国师的人……有好下场吗?”

  赵匡胤心中腹诽:当然不是什么老好人,李从嘉若是老好人,他用得着反周吗?

  不过听到最后一句之后,赵匡胤心里琢磨了一下,顿时警醒,尼玛还真是啊,就赵匡胤自己知道的,惹到李从嘉倒是没什么,惹到释雪庭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好过,最惨的大概就是景琼,命都没了!

  赵匡胤默默的夹了块黄瓜压压惊,决定关于这件事情他再也不说什么了,李景达仿佛怕他还说出什么来,便说道:“如今也好,虽然今上膝下只有太子荒凉了些,却也好过将来夺嫡之争。”

  赵匡胤一想也是,只有一个太子,大家也不用思考站队问题了,这样看来,就算再有别的皇子,最好也等太子再大一些比较好。

  李景达和赵匡胤喝完酒第二天,两个人都当前一天什么都没说过,开始商讨接下来怎么打。

  李景达说道:“国师似乎与孟玄达成了什么协议,只是孟玄到底年轻,无法掌控朝堂,只怕还要等一段日子。”

  赵匡胤嘲讽道:“孟玄还小?比殿下都大!”

  李景达一怔,掰着手指头算一下,还真是啊,李从嘉跟孟玄是同一年出生,而孟玄要比李从嘉大上几个月。

  两个人比较一下,出身差不多,拼爹的话……不是李景达看不起哥哥,而是李真的还不如孟昶,拼妈……这两位女士倒是差不多,只可惜生出来的儿子差距太大。

  李景达感慨了一句:“幸好殿下是生在大唐。”

  这要是蜀国有这么一位太子,大唐……哦,也没大唐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