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1-02-22 07:48      字数:2480
  赵匡胤顿时喜上眉梢,连连保证一定会顺顺利利拿下长安。

  赵匡胤带兵走,李从嘉和释雪庭就留在了军营之中休息,其实李从嘉还真有心让释雪庭跟赵匡胤一起去拿下长安的,只是释雪庭自己不想出这个风头。

  赵匡胤也的确不负众望,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将长安打下来,稍微休整一番之后,就派人过来迎接李从嘉进城。

  李从嘉站在长安城门前的时候,看着高大巍峨的城墙,心中难有些激动,进城之后虽然街道都略有些萧条,但因为规划得当,他的心情依旧不错。

  只可惜这份不错的心情在看到大明宫的废墟之后,瞬间消失了一半。

  他还是来晚了,大明宫早就被付之一炬,他如今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片断壁残垣,若是他能往前再多穿几十年一百年,说不定还能见证大明宫最后的辉煌。

  可是如果那样的话,他可能就遇不到释雪庭了,在大明宫和释雪庭之间,李从嘉觉得他还是选择释雪庭,至于大明宫……地基还在,人还在,总能重建!毕竟这才过去多少年,找一找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的图纸!

  释雪庭见李从嘉脸上的唏嘘,不由得安慰道:“不用担心,我们立刻召集劳役,重建大明宫。”

  李从嘉轻轻应了一声说道:“听说九成宫还在?我等等住到那里好了,重建的事情也不要太过着急,别逼迫百姓。”

  毕竟是新下之地,安抚还来不及,如果先弄一堆徭役,怕是要有人反的。

  只不过,很快李从嘉就得到了下面人的答复:对不起啊,亲,大明宫不能建啦。

  第143章

  李从嘉在听说重建大明宫有难度的时候,难得的有些生气,板着脸问道:“为什么不能重建?”

  他心里想着如果这群人告诉他什么风水不好之类的,谁说的他揍谁!

  赵匡胤听了之后连忙说道:“不是不能重建,是暂时不能重建,为今之计还是先修缮九成宫为要紧。”

  李从嘉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不是一个意思吗?反正就是不能建,总要有个理由吧?”

  赵匡胤见李从嘉不高兴,果断看向释雪庭,这时候谁上去谁撞枪口,殿下跟国师关系好,嗯,还是让国师上吧。

  释雪庭开口说道:“主要是木材问题。”

  李从嘉微微一愣:“木材?”

  释雪庭看了一眼周晔,周晔立刻搬上来一摞文书,李从嘉拿起来看了之后一脸懵逼的问道:“这是什么?大索貌阅的数据?”

  上面都是人口数量,还有……干柴消耗数量?

  释雪庭说道:“这些都是长安附近居民消耗的干柴记录,虽然有些粗浅,但也看得出大体数字,殿下术数一向好,随便算一算就能算出来,长安周围的树木……已经不能支撑宫殿的修建了。”

  李从嘉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也没再去看那些数据,仰头想了一会才想起来,当初做研究的时候,的确提出过随着关中人口的增多,对木柴木炭的消耗增加,树木砍伐过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长安附近的环境也变的越来越糟糕。

  还有就是随着污水排放过多,污染到了地下水,使得地下水变咸,也是后来大唐迁都的原因之一。

  李从嘉将文书往书案上一扔,郁闷地说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人口已经减少不少,居然也不行吗?”

  释雪庭只说了一句话:“修葺九成宫能够做到,但是完全重建大明宫就很难。”

  是啦,随着关中人口锐减,这里对树木的砍伐也变得没那么严重,然而如果没有人为的维护,要大自然恢复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更何况修建宫殿所用的树木至少都是百年以上。

  李从嘉问道:“从蜀中运呢?”

  赵匡胤有些犹豫,蜀州多山,能够用的树木自然也多,只是蜀道难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从蜀州往这边运,人力物力都会消耗很大。

  赵匡胤觉得遇到事情他总是退缩也不行,该说就要说,李从嘉毕竟年轻,有些地方想不到也是正常,若是李从嘉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还要他们这些大臣做什么呢?

  正当他心一横打算劝谏的时候,就听到释雪庭问了一句:“为了一个大明宫,你要劳民伤财到什么地步?”

  卧槽,英雄!

  赵匡胤原本也只是想要委婉的劝谏一下,结果没想到释雪庭说的这么不客气!

  更让他意外的是李从嘉居然一点也不生气,只是遗憾说道:“那就先放放吧,反正国库也没多少钱。”

  赵匡胤看看李从嘉再看看释雪庭,开始思考要怎么跟释雪庭打好交道,尼玛,释雪庭就相当于一个死金牌啊,当然这么说可能会比较夸张,但是李从嘉对释雪庭的容忍度高大家也是看得到的。

  赵匡胤一开始想不明白,后来他才想到,大概是因为释雪庭对李从嘉无所求,因为无所求所以看得开,也更肆无忌惮。

  当然他还不知道这俩人的关系,所以也只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释雪庭见李从嘉遗憾,又有些心疼,想了想说道:“长安历经战乱,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不如趁现在重新将长安城规划一下,该修的一起都修了,也得将来还要重新修整。”

  李从嘉一想也行,不过现在长安的规划他已经很满意,简单明了,也容易管理,在这个没有电脑的年代,以坊为单位更方便管理一些。

  李从嘉又重新高兴起来:“也好,唔,长安现在的规模还是小了一些,扩建吧。”

  赵匡胤和释雪庭都有些纳闷,就现在这么点人口,能够充满如今的长安就不错了,还要扩建?到时候城池那么大,人却少,也太没有一国国都的风范了吧?

  赵匡胤说道:“殿下的意思我们明白,只不过如今长安还不是适合作为国都。”

  所谓国都,有其象征意义,哪怕不是在整个国土的正中间,也不可能会设在前线啊,现在他们只是打下了长安,接下来为了巩固战果,需要将战线往北再推进一些,然而北周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所以还有的打。

  李从嘉却说道:“没什么不好,这里比删丹要强吧?”

  虽然李从嘉在西域已经生活了七年左右,但他始终不太习惯那里,也没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所以他才心心念念的回归中原,拿下蜀州之后又开始打长安的注意。

  赵匡胤苦口婆心:“这里太危险了。”

  李从嘉顺嘴说了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什么不对?”

  这两句说的本来是永乐帝迁都和崇祯殉国,不得不说十分振聋发聩,赵匡胤听了之后都怔怔地看着李从嘉,一时之间觉得有些不认识他。

  然而李从嘉说完之后,又觉得有些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