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九九青蛇道
作者:连朝语      更新:2019-10-22 01:03      字数:6164
  人力有穷尽,天地无有时。往来世事如何变化无常,春花秋谢,冬死夏生,不过是过隙白驹,三千弱水一瓢。

  英雄狗熊,须臾百十载,随风而逝罢了。

  前尘旧梦,距象山剑宗开山祖师陆九忘月夜斩道山掌教,倏忽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年。

  *********

  三圣山脚,金察河畔。

  “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歌声轻轻柔柔的,似感叹,似叹息,是个年轻的少女。

  阿祖正了正身子,从水边直起身来,看了一眼湖对岸的大榕树。一言不发的向着绵延到山一边伸手去抱,阿祖尚未反应过来白毛小兽已被她伸手抱在怀里。小白狮被她闪电般抢将过去肆意揉捏,显然受足了惊吓,“噫呀”一声惨叫,拼命的张牙舞爪,不住的嘶吼着。少女没想到看着无比乖巧的小兽性情竟然这般生猛,愣神间一不留神手背被抓了一道血口子,啊的一声轻呼,小白狮趁她分神之际挣脱了魔爪复又跳到阿祖肩上眦着牙瞪着她。

  少女秀眉一挑,当下就欲发作却又摄于小兽余威,一时不敢上前。阿祖看着又好气又好笑,扣指在小兽头上敲了一下,转头朝少女歉然道:“小僧正想告诉你它凶的很,不想施主出手太快实在阻拦不及……”顿了顿,才道:“它倒不是小狗,是小僧的师伯从西域带回来的一只幼狮,此类猛兽与猫狗不同,生性有些骄傲孤僻,因它自幼时伴我,是故与我亲近,此番伤你也是出于惊吓,还请女施主万勿怪责于它!”

  鱼蓝面色生寒,十分气恼,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原来是只小狮子。”暗自寻思:“狮兽乃是佛门护法圣兽,非护教者不能亲近,本姑娘倒是瞧走眼啦,这小和尚原来这般来头,不知他武功如何?既如此……不如试他一试!”突然间运起左掌,击向阿祖面门,同时右掌蓄势待发,只待小和尚伸手格挡右掌便趁机攻他胸肋,此乃虚先后实之招。

  阿祖突觉面门掌风一紧,正欲撤身后纵以避锋芒,心中想道:“她突然发难,莫不是气恼我的小狮儿抓伤了她。”百忙间向她望去,只见她白玉般的手背鲜血淋漓,面色苍白,心道:“是了,女子爱美,她此刻定然十分生气,我若退了反而不好。”当即立定不动。

  鱼蓝见她不闪不避,薄怒道:“好和尚,如此托大!”不由加重掌力落实了拍在少年僧人面上,却觉掌心发麻,如击磐石,登时怒从心起,右掌如山般击其左胸,右掌心也是发麻,那少年僧人却是始终一动不动,心中一惊,管中窥豹,料知自己远非其对手。此时方觉两手不住颤抖,手背血流更甚,顿感无限委屈,转身跑到了河边伤心地哭泣起来,口中一连声骂道:“死和尚!笨和尚!臭小狗!笨小狗!”

  阿祖呆立了片刻,也在心中对自己骂了一句:“啊…阿祖啊阿祖…你可真够笨的,既然诚心让她打,又干甚么用金刚劲护体呢?”反观那小雪狮却是一副眉开眼笑的样子,仿佛看到少女受挫便是大大的出了一口气,因此又挨了主人的一记颅顶雷,呜呜呜地叫了起来。

  阿祖抬头望天,浮云遮眼,云深处隐约有钟声不时响起,少女仍在河边饮泣,不觉微微摇了摇头,走到少女身边,撕下一角僧袍递向少女,温声道:“就着河水清洗一下伤口,先用僧袍包扎一下止血,待上山了小僧再给施主敷药。”

  正在低声饮泣的少女闻言一愣,立马停止了哭泣,喜上眉梢道:“嗯嗯嗯嗯……都听小师傅的!”早已接过阿祖手中的一角僧袍,一边清洗手背的伤口一边窃喜不已,心中不住想道:“素闻三圣山乃世间不胜之地,风景俱都奇美,妙法寺‘摩崖造像’名冠天下,还有楼观台‘观道岩云海’,象山‘神女玉像’,无不令人神往!此番瞒着爷爷出谷,打个甚么师门名义拜山,原以为不会这般容易,没想到歪打正着,遇到这么个傻傻的笨和尚。”

  鱼蓝咯咯直笑,阿祖莫名的打了个冷颤,奇道:“施主,你笑甚么?”少女答道:“家师命我尽早登山拜谒贵寺方丈及诸位大师,想到不日便可完成师命,这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阿祖看了少女一眼,微不可觉的挑了一下嘴角,似乎在笑,说道:“既如此,便随小僧入山罢!”

  说罢已迈步踏上青石台阶,那石阶沿着山脚蜿蜒向上及至目尽处已如一条长蛇探首伸入天高处不可见,小雪狮迅捷地从少年僧人肩上跳了下来,欢快雀跃地拾阶而上,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少年僧人也不唤它,只是一如往常,再一次踏上了回程的山路,少女默默地跟上。不知走了多久,鱼蓝回头望去,但见白云飘飘,尽皆浮于脚下,想来应该是到了半山腰了。

  鱼蓝实在忍不住无人说话的寂寞,好奇地问道:“对了小师傅,你的法号叫做甚么?”

  阿祖答道:“小僧法号念一,‘念想’的‘念’,‘一生一世’的‘一’。我姓祖,你也可以叫我祖念一。”

  “祖念一?”鱼蓝边走边在心中将少年僧人的全名默念了一遍,眼角余光突然瞥见道旁有块磨盘大的光滑的石台,不知不觉便走过去坐了下来歇脚,脑中还在琢磨,似乎觉着有甚么不对劲的地方?半晌后猛一拍脑袋,从石头上弹了起来:“是了!小师傅……你是出家人,怎么还有俗世姓氏?”可是抬头一看,猛然惊觉早已四下无人,哪里还有少年僧人的半点影子。

  阿祖和小雪狮此时将将行至半山腰,远远的看见有三位挑水的师兄弟正从知客亭里歇脚出来,正想问问那少女要不要停下来歇息,一回头却没有看到少女的身影。往常只有他和小雪狮上山下山,小雪狮天性烂漫,他都是放任其自在玩耍,常常是一路无话,只闻履底板落在青石台阶上发出的踢踏声。

  千年多前祖师自西方远道而来,于此宝地建寺时开山凿壁,就地取材,从山脚至山顶共用青石九千九百九十九块,山林雾深水重,阶上常生苔绿,遥遥望去犹如一条盘旋于云雾之中的九曲青蛇,是故僧众给这九千多块的蜿蜒石阶起了个别名,唤做“九九青蛇道”。不论山幽景奇,单是平地上走完这九千多的石阶也非易事,更何况登山而行,石阶并不宽阔,东临万丈深渊,行走其上大多数时候都要万分小心,故而僧众往往在行走途中默念清心咒等佛门经典以打发这段路程。

  阿祖向在“九九青蛇道”的上半程默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半程默念《金刚经》,他心内正于《光明般若》经中佛法精深奥妙处体悟,浑然忘却了今日身后还跟着一位少女。

  及至目下,已不知几时方不见的那少女身影,阿祖思索数息,唤小雪狮去了不远处的知客亭中玩耍。他虽决意立刻向山下去寻那少女,但一颗心也不由为那少女提了起来,毕竟她是初次登山,不像山上僧众已在这“九九青蛇道”上走过了千百回,稍有不慎便有粉身碎骨的性命之虞。

  阿祖当下调匀内息,将体内大小周天的大金刚玄劲俱都灌注于双腿之中,拔步向山下奔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