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作者:顺顺猫      更新:2021-02-26 04:37      字数:2391
  裸裸……】声音逐渐变低,渐渐音消云散,恍惚中看见的光,终究消失不见。

  像那样,绽放自己瞬间的光,而后消失……那是美好的吧,那应该是生命最浓烈的时刻!

  那样的选择是如此的震撼人心,美好中觉得惋惜,却独独没有失望和怜悯。

  那样的绽放,没有失望。

  那样的光芒,不需要怜悯。

  那是生命迸发的光!

  ☆、第39章深度共鸣灵感爆

  第二天柠檬台旗下明檬娱乐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刊载了于与非灯光下稍显孤单的身影。

  整个版面上,都是赞美,以及满满的不可思议。

  似乎整场比赛,所有的光芒,于与非凭借着一首歌,硬生生的占去了大半。

  吴启贤:【他唱的已经不是歌,他唱的是他自己,所以才会如此动人心魄。】萨莹莹:【实在是太真实了,太赤诚了,太感动了,太动人了,我无法形容我的心情。】白小南:【简直匪夷所思。】

  柯小梅:【他唱的完整无缺,他已经是明星了。】似乎比赛在此时已经不再重要,似乎主角已经不再是超级之声,而仅仅只是于与非这个人。

  贾谊薇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小影厅,又是如何回到家里的。

  那人的歌,太过不同,就好像在问在说在尘世间,辗转反侧,红尘洗炼,磨砺了人生,圆滑了棱角,等到蓦然回首,那【我】~~却还是不是我?

  我是愿意在此迸发最灿烂最耀眼的光芒后消逝,还是就此沉默下去永远与光同尘?

  想法太多,脑袋太过混乱,直到最后,贾谊薇竟是一夜未眠。

  有太多的人和贾谊薇一样,今夜难眠。

  等到第二日,这首歌上了某些报纸刊物的头版头条,似乎也就不是什么奇怪事情。

  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才反应过来,这首歌的歌名就是《我》。

  【简直不能太赞,简直不能太棒,我的内心受到了轰击!我已倒下,但我必将不朽!】草莓凶猛。

  【草莓你肿么了?受刺激了吗?讲话怎么这么诗人?这不像你::&gt_&lt::】吱吱呀呀不说话。

  【估计是看昨晚的超级之声看得吧,我一夜没睡,脑袋到现在还很混乱。】翱翔的灰雀。

  【我也看了啊,是很好听,尤其是开头那首歌,但也不至于这样啊。】吱吱呀呀不说话。

  【我们老板发福利,我看的是小银幕,最高级‘黑胶’那种的,临场极佳,比黑胶电视什么的要强十倍,据说能达到临场小半左右的效果(^w^)】翱翔的灰雀。

  【灰雀=_=,你学坏了,你这是赤果果的炫耀啊啊啊啊啊!!!我也好想看小银幕t_t】吱吱呀呀不说话。

  【我家里就是黑胶电视……我嫉妒了……竟然能看小银幕¥#%#¥%,我那个大草莓!!草莓!!】草莓凶猛。

  【草莓是有钱人啊,羡慕。】山上有老虎,【像我们这种穷人就只能去电影院看了。】【我去那个大草莓!电影院!???老虎你给我说清楚!!】草莓凶猛。

  【老虎才是有钱人,他家好像是开影院的,电影放直播,亏他能想得出来。】猛踩三道杠。

  【所以我到现在也和灰雀一样,脑袋还是蒙蒙的,有些不清醒o(&gt_&lt)o~~】山上有老虎。

  【是共鸣反应吧,即使是听众中,会有共鸣反应的也很少见呢。】不笑猫。

  【哇!!猫大神出没,猫大神你昨天也看直播了吗?草莓很激动啊,草莓籽都要抖掉了。】草莓凶猛。

  【……】不笑猫。

  【……】翱翔的灰雀。

  【草莓籽……什么鬼……】猛踩三道杠。

  【直播当然看了,很。但没有深度共鸣反应,所以后面的比赛还是能看得下去的,晚上睡觉也很安稳不过还是很羡慕能有共鸣。】不笑猫。

  【什么是深度共鸣?】翱翔的灰雀。

  【这个我知道,深度共鸣就是灵感迸发的前提,虽然深度共鸣会让人很疲惫,但当疲惫期过去,共鸣者将有一个短暂的灵感爆发期。】【据说很多名画名作,甚至科技发明,都是在灵感爆发期创造出来的。】山上有老虎。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草莓要变身了呢,但我又不是艺术家,灵感爆发也没什么用啊。】草莓凶猛。

  【不是艺术家?我看你说话就很艺术……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大师,哈哈。】猛踩三道杠。

  【附议。】山上有老虎。

  【+1艺术】路过的路上路。

  【……】翱翔的灰雀。

  短短一天的时间内,于与非的这首歌便就上了热词的榜首。

  若非于与非的歌都未曾正式发售,没准新晋歌单之上也会有于与非的名字,并且名次绝对不低。

  于与非红了。

  他顺便也为自己正了下名。

  先前的那首《追梦赤子心》,毫无疑问也是他唱的。

  众多八卦杂志网站蠢/蠢/欲/动,对于这位突然蹦上风口浪尖的新人,大有深挖到底的架势。

  可惜这一位还真没什么好扒的,没爆点没深坑。

  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儿,性格有些孤僻,基本没什么朋友。

  此时那个老旧的孤儿院已经拆除,与其他公共设施合并,在社会捐助人的名单里,可以轻易的查询到于与非的名字。

  虽然捐助只有一千元不到,但那个时候的于与非在做什么呢?他才十六岁,还是个职高的学生!

  孤儿已经够老梗的了,孤儿性格孤僻似乎也并没什么奇怪的,大众看了之后,最多会起些同情心,根本不会翻起多大的波浪。

  和八卦的要求相差甚远,正规的八卦杂志要的是爆点,要的是争议,最好是真实性模凌两可的那种。不入流的报刊网站倒是可以乱写,但又会有几个人信?那基本就是笑谈。

  而且这位也很会做人,该做的他都做了,就是想喷想八卦,都没得喷的。

  这一位上学很早,貌似孤儿院里的上学时间都很混乱,这并不奇怪。

  17岁不到就已经职高毕业,学的还是与唱歌不搭边的服装设计,毕业后在某服装厂打板做板做了半年,然后就辞职在家。

  一个星期后,参加超级之声。

  这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还是有家杂志,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卖点。

  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