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4
作者:顺顺猫      更新:2021-02-26 04:52      字数:2370
  大概就是那种独特的文化传承了。

  或许之后,和音岛可以大力的发展旅游业,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岛内的重建。

  当高大的信号发射塔竖立起来的时候,外界的网络,通过兰芬岛为中转站,终于畅通无阻的进入到了和音岛。

  大量已经在c国被淘汰的科技产品,先是通过海运抵达兰芬岛港口,再由直升飞机运往和音岛。

  空中缆车的计划已经开始实行,未来和音岛中人想要走出去,或许再不会那么困难。

  放下手中的报纸,于与非皱了皱眉头,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司徒在和音岛那边做什么。

  每次发短信过去,都要隔很久才会有回音,每隔两三天才会有一个电话。

  他不知道司徒在做什么,哪怕是问了唐唐,也没得到答案。

  但每次电话中,司徒那难得有些疲惫的声音,却让他心中了然。

  司徒很忙,他也在拼命。

  对于未知的担心,和对于爱人共同在努力的认知,让于与非觉得担心,却又感到温暖。

  所以自己也得继续努力!

  最后一定要站在一起啊!

  决定好的节目将会在一个月之后开启。

  这一次的剧本已经发放了下来。

  难度出乎意料的大,阵容超乎想象的奢华,舞台更是匪夷所思的黑科技。

  说起来这也是司徒为他准备的……

  拿过放在一边的剧本,于与非沉默了好久,翻开封面,再次低头细细的读了起来。

  在一般人的眼中,斗戏似乎是不需要剧本的。

  但事实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

  正式斗戏对于剧本的要求更在一般的剧本要求之上。

  或许快速斗戏可以随便一点,不需要什么详细的剧本,只需要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一个最终的三定式结局就可以了,但任何事情发展到更高级的形态,那么条条框框显然就会多起来。

  首先得有一部原版的剧本,一个详细的故事,可以让演员相互交织或是对立、或是协助、或是善恶、或是针锋相对,却又不落俗套的好故事!

  接着便是额外的人物大致设定,这会涉及到人物的性格、人际关系、癖好等等。

  这种设定并不是十分的详细,演员大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的概念,但不得更改其基础的性格特征。

  就好像一个角色的性格基础是内向、人物关系简单、癖好是读书

  那么演员完全可以扩充为害羞的内向,因为癖好是读书,所以知识的储备量很大,换句话说是个异常聪慧的人物,而这种人往往可以轻易的看穿他人戴在脸上的面具,人物关系简单也就理所当然,一个聪慧的、天才而又孤僻内向的角色。

  反过来想的话,也可以设定为一个愚笨的角色,虽然并没有被他人嘲笑过,但一直很自卑,人际关系简简单单,在打发时间的想法下,角色爱上了看书,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却都不切实际,一个笨拙的、爱幻想的角色。

  注脚的不同,最终诞生的角色也完全不一样。

  然后是外在的设定。

  这种设定会涉及过去发生的事件、故事发生的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人物,甚至还有天气的变化、各种将会使用到的道具。

  与人物性格设定相反,外在的设定非常详细,详细到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那究竟是什么样子。

  所以就剧本来说,需要理解的内容而言,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

  薄薄的一本剧本,要是改成正式级斗戏剧的话,起码得变厚三倍以上。

  需要演员记住的东西,更是让一般记性差的,敬而远之。

  何况在有了原版故事的对比之下,普通的演员很难跳脱出原有故事的发展轨迹,很有可能演到最后,与原版故事的区别不大。

  所以斗戏发展到了今天,一直都只是舞台剧的高阶模式。

  普通演员,根本碰都不想碰一下。

  拍电影起码还分段落,背诵吃透的量还没那么大,一次不行还能再来一次可斗戏是舞台剧,不存在剪辑,只存在镜头的切换,错一次,整台剧都错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错往往不在于自己,而是在于对手。

  自己说出的台词,对方没法接下去,整台戏最终陷入迷之尴尬,最终轰然倒塌。

  就算真的接触了,大都也只是快速斗戏,走的是框架模式,有着大体的指导路线,限制没有那么的多。

  于与非还在群星时曾经演过的那个角色,要是放到正式斗戏上,他要那么改,肯定就出格了。

  不是他演得魔王出格,而是他最终表明的身份出格。

  在正式斗戏上,身份和性格特征,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固然使得演员回旋余地变小,但也使得演出的难度增大,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增大,更真实,更让人信服。

  过高的难度,也使得大多数的演员被拒之门外。

  上一次的斗戏,于与非还历历在目,虽然那是一场快速斗戏,但很多方面却都接近正式。

  结果是他输了,却并非输在演技。

  虽然和赵凤翎在斗戏中是对手,但在正式的斗戏中,却又诡异的成为了“朋友”。

  因为按照于与非的角色概念设定,对上赵凤翎的设定,不要说成为敌人,就是成为对手都很困难。

  换句话说,在一开始的角色设定的初级阶段,于与非就输了一筹。

  虽然后来他拼命的追赶,但人物的存在感,却的的确确输了。

  斗戏不分善恶黑白,斗戏只看最终留给观众的深刻印象!

  于与非和赵凤翎在那场斗戏中,不是对手而是同一阵营的队友,但最终还是于与非输了。

  观众的票最终还是投给了赵凤翎,哪怕他在那个故事中的结尾,已经是一个很难讨人喜欢的人物。

  厌恶、喜欢、崇拜等等心理上的情绪,最终也没能影响到观众的投票。

  因为最后出现在观众手机上的问题是:【给您留下最深印象角色的是?】而非最喜欢的角色是。

  所以,好人也好,恶人也罢,斗戏最终的输赢,还是在于观众的印象和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

  银幕上的光渐渐的黯淡了下去。

  赵凤翎点击了回放按键,没什么表情的又继续了一遍。

  上面那人明明还输给自己过一次,怎么如今却变得如此强大?

  短短的两年时间,他就已经超越我了吗?实在是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