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作者:梅雨知时节      更新:2021-02-28 07:36      字数:2358
  最后荣登大宝,少不了她崔家的支持。

  可先帝登基坐稳皇位之后,就想过河拆桥,在她身上动手脚令她十几年无子所出,还提拔起万家和万德妃来与她和崔家抗衡,先帝不是忘恩负义又是什么。

  但是此时崔太后却仍还是狠狠瞪着安国侯夫人和皇后,字字凌厉的道:“你们最好给哀家听清楚,这天下是宇家的,崔家只是臣子。”

  这天下以后是她儿子的,她的儿子姓宇,那这天下就该是姓宇的。她要靠着崔家帮她儿子夺回皇位,但绝对不允许崔家打她儿子皇位的主意。有她在,有炯儿在,可永保崔家的富贵和权势,但崔家不能动别的心思。

  如今崔冕是这样想,皇后也如此想,觉得宇家能得天下是崔家的功劳,是不是崔家人人包括她那两个兄弟都是这样的心思,觉得崔家有恩于宇家,觉得宇家就该永远尊崇高俸着崔家。如果宇家没有做到他们想要的,他们是不是还要生别的心思。

  皇后嘟了嘟嘴,撇过头去,对太后的话不以为意。

  安国侯夫人则是恭恭敬敬的跪着道:“是,太后娘娘,臣妇都记清楚了,以后也会将太后的话告诫阿冕。”说着又抬起头来,看着崔太后,道:“太后,那阿冕……”她的儿子此时还被皇上绑起来关着呢。

  崔太后一向有些看不上这个弟媳,觉得她跟皇后一样不甚聪明。长嫂宁国公夫人年轻的时候倒是伶俐许多,八面玲珑,能左右逢源。但她自小儿子得天花死了之后,就变了个性子,日日吃斋念佛把自己活成了个尼姑样,对崔家的事也不管不理。

  她几次让人告诫她该担当起崔家宗妇的责任,将崔家的事情放在心上,但她都不过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阳奉阴违,令崔太后很是恼火。

  崔太后懒得跟安国侯夫人说话,开口问道:“阿玟呢,什么时候回京?”崔家私设在河北廊州的兵器坊被人夜袭发生了爆炸,毁了大半正在制造的兵器,死伤也不少。消息报到崔家来,崔玟自然要赶去处置,所以这些日子崔玟并不在京城。

  也正是因为崔玟不在京城,如今一出了事,安国侯夫人才会像是没头苍蝇般的不知道怎么办。

  安国侯夫人并不知道丈夫离开京城是去干了什么,他向不怎么跟她这个妇人说外面的事,只知道丈夫离京的时候脸色很不好,说有要紧的事情要去办,若京畿发生要紧的事情就让家里的一个管事给他送信,所以安国侯夫人此时也不知道安国侯究竟什么时候能回来。

  安国侯夫人道:“臣妇已经让管事快马加鞭给侯爷送信了,大约……该是快回来了。”

  崔太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没有再看安国侯夫人。

  浔阳突然闹出这件事,她还是将这件事想小了,恐怕皇帝还打着别的主意。那边阿玢父子刚打了胜仗,捷报都还在路上,这边崔冕就打了公主,皇帝也是不怕事情越闹闹大,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崔家必须要有人回来京畿主持。

  而崔太后想的并没有错,事情过了不到一天,朝中弹劾崔冕这个驸马的折子就开始漫天飞起来了崔家爱任人唯亲,门生亲信遍及朝堂,站在崔家的朝臣多,可是看不起崔家的朝臣也不少,两股势力在朝中基本上是成势均力敌的态势。

  但弹劾的事情却越演越烈,从弹劾崔冕打公主这件事最后也渐渐走偏了方向,变成弹劾崔家,且从全方位各个方位一起攻击。

  宇除了绑了一个崔冕之外,倒是也没有对崔家做什么,但对朝中对崔家的弹劾,却是放任自流甚至乐见其成的态度。

  那些揣摩帝王心思的人自然也弹劾得越发起劲,跟那些维护崔家的朝臣直接在朝堂中相互吵起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药

  朝堂中的气氛十分激烈,后宫的气氛也有些低压,连宫妃们都小心翼翼安静低调了不少。不过这并不包括姜钰,她此时在紫宸宫过得甚是逍遥。

  浔阳长公主还住在紫宸宫里并没有出宫去,除了时不时跑到紫宸宫来闹着要见浔阳的皇后之外,浔阳长公主这日子过得还算清静。

  此时两人一人端着一碟的荔枝,两个人都吃得满嘴汁。

  刚刚从岭南快马加鞭进贡到宫里来的荔枝妃子笑,枝头上成熟的第一拨,看起来个个膜如紫绡、皮薄肉厚,剥开后果肉晶莹剔透,香气清远,吃起来甘甜多汁难怪是当年杨贵妃最爱吃的荔枝,吃起来果然就是好吃。

  姜钰手里掐着一个刚剥开了皮,看起来晶莹剔透的荔枝,忍不住叹了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浔阳长公主听着“嗯嗯”了一声,吐掉嘴里的荔枝核,对姜钰竖起拇指赞叹道:“好诗!”然后又道:“都说宫里淑妃才情了得,冠绝京城,臣妹听嫂嫂作的这句诗,恐怕姐姐的才情不在淑妃之下。”

  姜钰:“……”姑娘,这可不是她作,而是当年唐朝一位叫做杜牧的老先生作的,而且还是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诗句。

  不过当然,这个时空大约跟她原来那个时空不一样,这里以前没有一个叫做唐朝的时代,自然也没有一个叫做杜牧的诗人,所以也没有人念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的诗句。

  姜钰将自己碟子里的荔枝拿起来放到浔阳长公主已经空了的碟子里,拍了拍她的肩膀道:“长公主多吃点,不够了还有。”

  正说着墨玉从外面走了进来,对姜钰和浔阳长公主屈了屈膝,道:“娘娘,公主殿下。”

  姜钰抬起头来问她:“怎么样,荔枝都赏赐到各府上去了?”

  墨玉道:“是,都分下去了,按照娘娘的吩咐,周府和宁远侯府都多赏了一筐。”说着顿了顿,又问道:“只是,娘娘,奴婢不知道宁国公府和安国侯府此时还应不应赏。”

  姜钰听着想了想,还真的有些犹豫,一时也拿不准宇文的意思。

  按理来说,宁国公府和安国侯府是国舅府,安国侯府还是国丈府,本该是头一份。但此时宇文好像还在跟崔家干架,她此时赏了,会不会与宇文的意思相背。

  浔阳长公主这时候开口道:“赏,为何不赏。皇上现在明面上只是绑了一个崔冕,又没说要让崔家受崔冕的牵连,不赏于理不合,也会得罪崔家和太后。事后皇兄要是和崔家‘握手言和’了,嫂嫂到时倒是不好找补。不过嫂嫂此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