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作者:吓我一跳      更新:2021-03-02 08:03      字数:2476
  者。

  陈一天报了个地名,这地方不是他们常跑的线儿,好几个三蹦子没接茬儿,有一个挠挠头,咂了一下嘴,说:“十块钱,我去。”

  城郊的三轮车,也经历了技术革新。

  早几年还是人力车,现在改为烧汽油。但是车的样式没变,三个轮子,尺寸、粗细都跟自行车轮子一样。

  前面一个轮,后面两个轮。司机在前,乘客在后。

  乘客坐的地方,在两个后轮上方,用半透明的塑料布围成方型,顶棚也是塑料布。两侧或者一侧开门,门上装了最常见的插销,人坐进去以后,把插销把门固定住,以防路上门被晃开。

  于乔先上车,陈一天后上,两人并排坐的正座,隔着塑料布,能看见司机的背影。

  于乔坐下来,脚踝就露出更长一截,陈一天心想,该给小姑娘买条裤子了嗯,等看了中医回来。

  北镇大市场。

  他们去的地方就叫这个名字,毫无诗意可言。

  北镇是沈阳远郊县的中心镇,三蹦子开过一段无人区,渐渐显现城镇的样子。

  北镇是区政府所在地,北镇大市场,真的有一个大市场,有一个三层的服装鞋帽商场,楼体外面挂着几个熟悉的品牌广告,居然有真维斯。

  真正的大市场与商场相邻,五金农具、服装鞋帽、日杂百货、水产鱼肉,规模不小,品类齐全,无所不包。

  他们下了三蹦子,原地转了一圈,就看见了“大市场药房”。

  地方真的不大,周六白天,来往的本地人也真的不少。

  “大市场药房”是蓝底白字,两侧分别是一家理发店和一家熟食店,招牌挂得毫无章法,高的高低的低。

  一个少年一个女孩走进店,先看到靠墙两排高高的货柜,两侧都有玻璃柜台,几个白大褂的售货员同时看向他们。

  有售货员冲他们说了句话,“需要什么药”或者“买点什么”之类,于乔没听清楚。

  还没张嘴,就被当作“外地人”在打量,于乔努力显得自然一点。

  两人径直走到药房深处,那里有一个窄窄的楼梯,通往二楼。陈一天走在前面,大个子医生告诉他,中医在楼上坐诊。

  楼梯拐了个直角弯,木制扶手斑驳,陈一天没停步,提醒于乔看好脚下。

  楼上有一半是药品库房,靠窗邻街。

  药品气味和二手烟味都特别浓,空气顿时有点呛。

  俩人迈上最后一级楼梯,有点不知所措。

  二楼的一半是药品库房,另一半是一片空地。四周都摆着椅子,那种连在一起的橘色椅子,放眼望去,四周坐满了人。

  有中年女人抱着孩子,有老人脚前摆着筐,有中学生模样的女孩,还有猛烈咳嗽的男人。

  他们在等着看病,看到有人上来,都把目光转过来。

  这下不止于乔,陈一天也有点不自在。

  椅子围成一圈,缺口处摆着一个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一个男人,年龄在60-70岁之间,正在给人把脉。

  他身后有个白净的中年女人,他说一句,女人就在本子上记一下。

  看来这就是他们要找的大夫。

  没有人招呼他们,大夫桌上摆着一个纸板,折成60度,做成会议室席卡的样子,写着黑字:“看病挂号三元”。

  陈一天有个空座,在角落里,示意于乔过去坐了。

  他走到大夫旁边,刚想说话,坐着的人里,有一个靠近桌子的,大喊一声:“排队呢!怎么老有人不排队啊!”

  陈一天没理。

  大夫也没抬头。他似乎对室内的吵闹充耳不闻。

  陈一天看向旁边的白净女人,问:“先挂号是吗?”

  那女人不怎么热情:“找地方先坐下。”

  “不用挂号吗?”

  “让你先坐下,等着,这不都等着呢嘛。”

  陈一天回头,于乔正看着他,无声地笑了,缩了缩脖子。

  他们排在最后,有的患者刚坐下就开了药,有的患者被医生把脉把很久,问得也很详细,一串人一点点往前挪,将近中午12点,隔壁熟食店的卤味散出来时,终于轮到于乔了。

  他们前面还有一个人,很瘦的中年男子,看不清衣着颜色,像是从工地来,还要回工地去。

  从他们上楼到现在,足足两个小时,大夫没喝水,也没动地方,不停地把脉、问诊、开药。

  室内温度略高,大夫额头有一层油光。

  “怎么不好?”

  “晚上睡不着……”男人说话含混,听不大清。

  “吃东西怎么样?”

  “正常。”

  “会不会冒虚汗?”

  “大便怎么样?”

  “大便还算正常。”

  “伸舌头我看看。”

  “……”

  “怎么不好?”

  “……”

  “怎么不好?直接说,跟我不用藏着揶着。”

  患者嗯嗯啊啊,问了几次也没说明白。

  大夫岿然不动:“有没有早泄?”

  “嗯。”

  “多久同房一次。”

  “……”于乔竖起了耳朵,新名词,她不懂。

  问了几个来回,大夫直截了当帮他说了:“经常早泄,偶尔不举,同房次数正常,睡眠质量不高,手心热、盗汗。对不对?”

  这回患者点了点头。

  虽然看不清患者脸,可陈一天也觉得有点尴尬。于乔还在凑着脸仔细听……

  ☆、摇摇摆摆摇向前-34

  终于轮到于乔。

  陈一天想说明来由,说了大个子的名字和所在医院。

  本想套套近乎,可这位中医无任何特殊表示。

  直接问于乔:“怎么不好?”

  陈一天站在旁边,尽可能简略、尽可能挑重点,把于乔的病情描述一遍。

  看了一上午病,老中医已露出疲态,他原本靠在椅子上,听了于乔的病情,马上坐正了,脸也凑近于乔,仔细看了于乔的脸颊。

  又让于乔撸起袖子和裤腿,看了手臂和小腿。

  接着拍了拍桌上的小枕头,让于乔把手放上去。

  手一搭上于乔的脉,他就不停地点头。

  目光放虚了,又似乎紧盯着空气中的某一处。

  搭完了右手,换左手。

  三根手指的指腹温暖而有力,初搭上于乔的脉,轻微地调整几下位置,然后停顿,再轻轻按下去,再停顿……

  眼睛始终盯着空气。

  这个脉把了挺久。陈一天暗暗比较一下,比前面几个人问诊的时间都长。

  他心里怀着莫名期待,喉头有股酸劲,努力吞咽下去。

  松了脉,医生重复问了几个问题:今年几岁?什么时候发病?血小板的最低值是多少?用了什么药?用药后血小板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