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
作者:吱吱      更新:2021-03-03 10:05      字数:2497
  感觉到了夏侯虞的影响力,特别是听说她居然敢和卢家的人玩手段,他对于之前在姑苏的时候没有好好的和夏侯虞交际之事颇感懊恼。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了!”他知道再多说下去也无法打动夏侯虞,索性利落地起身,道,“阿嫂不知道我来建康城的事。我原想在这里停留两日。既然长公主不需要我做什么,那我就连夜赶回去了。”

  关中韦家也是家大业大的,这么重要的事,等闲人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听到什么消息。萧浠既然和韦家有来往,可见也是有交情的。

  萧家毕竟也是萧浠的庇护伞,萧家倒霉,他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萧浠肯定是真心想帮忙,可夏侯虞不相信他。

  她觉得与其让萧浠帮忙,欠萧浠一个人情,还不如她自己想办法打听。

  她没有留萧浠。

  萧浠见夏侯虞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失望地走了。

  萧韩在码头等萧浠。

  知道萧浠回来了,他忙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有些着急地问他:“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长公主怎么说?”

  萧浠的脸色有些不好看,道:“长公主说不用我们帮忙,萧桓自己会想办法。”

  也就是说,夏侯虞根本不会插手这件事。

  萧韩闻言疲惫地抹了抹脸,道:“这件事怎么会发生的这样突然?是谁把这件事给翻了出来?”

  当年萧淙死得不名誉,萧家略有些头脸的人都知道。但大家都以为他只是想偷了烧白瓷的方子卖给别人,还不知道这其中还夹着吴氏的事……

  这才是萧浠最担心的事。

  若是吴氏的事暴露出来……萧桓就没有了任何顾忌。

  萧桓说不定还会趁机脱离萧家。

  萧家为萧桓做了这么多,凭什么就让他这样脱离萧家?

  萧浠望着一直被蒙在鼓里的萧韩,喃喃地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了!总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阿淙倒霉吧?”

  还有他自己一家人。

  萧氏的族人多瞧不起严氏,连带着也会瞧不起他们同胞兄弟。

  若是萧淙曾经做过的事传了出去,他哪里还能在萧家立足?

  说起来也怪他。

  明明知道萧淙对吴氏有心结,却只是一味的劝说。

  他应该拿出雷霆手段阻止萧淙的。

  想到这些头痛事,萧浠就由衷地长叹了口气。

  萧韩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干巴巴地安慰萧浠两句。

  实际上夏侯虞并不像萧浠以为的事不关己。

  她很害怕这件继续查下去,把萧淙之死挖了出来。

  杜慧建议她:“不妨跟都督说说。都督是经历过事的人,他肯定有办法。”

  夏侯虞想起前世她和萧桓相处的情景,默然地摇了摇头,良久才道:“都督这个人,很要面子的。我若是贸然在他面前提起大人公之死,他觉得在我面前丢了脸,那可就糟糕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入土

  这是夏侯虞前世和萧桓相处得来的经验。

  萧桓仓促间坐上了大司马的位置,坐得并不稳当,而且已成众矢之的,几次北伐,也是为了稳固地位,其中的艰辛,她这个外人都能想象的到,何况是萧桓。

  但萧桓从来不跟她说这些。

  偶尔话题涉及到朝廷中的一些事,萧桓都会轻描淡写略过,反而会若有若无地提及他都做成了些什么事。

  如开屏的孔雀,就算是有什么伤痛,也只会藏在靓丽的羽毛之后。

  杜慧和萧桓没有什么交集,无从判断萧桓的想法,听夏侯虞这么说,也只能另想办法。

  夏侯虞笑着安慰杜慧:“你也不用太担心,谢大人已写信给萧桓,他会想办法解决的。我们呢,也帮着看着点,若是情况不对,委婉地提醒提醒萧桓好了。”

  也只能这样了!

  杜慧叹气。

  夏侯虞开始给夏侯有道准备祭品。

  今天这事,明天那事,日子很快就到了九月下旬。

  她接到萧桓的来信,他会在二十二之前赶回建康城。

  夏侯虞少不得要通知萧荣,让萧荣给萧桓准备下榻之处。

  萧荣欲言又止。

  夏侯虞难得好脾气,笑道“你想说什么?”

  萧荣忙躬身道:“我寻思这已经是快入冬了,要不要放些都督的衣饰在庄园。”

  是准备让萧桓在这边住吗?

  夏侯虞晃了晃神,想着这个时候萧家没人在建康城,也不矫情,道:“你若是觉得要必要,就让人拿过来好了!”

  萧荣欢喜地应是。

  夏侯虞去了显阳宫。

  自上次她回了章含的话之后,夏侯有义对她好像更亲昵了。

  像这次她来和夏侯有义商量阿弟棺椁入陵之事,夏侯有义对她的提议没有任何的意见,几乎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夏侯虞心中大定,留在宫里和夏侯有义用了午膳才回去。

  萧桓在夏侯有道下葬的前一天回到了建康城。

  他问来接他的萧荣:“长公主呢?”

  萧荣笑道:“长公主昨天就去了万乘寺。今天晚上应该会宿在万乘寺。”

  连着几日赶路,让萧桓很是疲惫。

  原本他是不准备在这个时候回建康城的,可卢家攻讦萧家和北凉权臣顾夏做白瓷生意的事却让他心生不安。

  当初他父亲就不赞成和顾夏做生意,但顾夏几次派人来谈,开得价非常高,他刚刚在印林的麾下效力,自带了五千部曲跟随印林伐蜀,需要大量的财务,他父亲最终还是铤而走险,把白瓷运到了北凉。

  但他父亲还是留了一个心眼,找了韦家做中间人。

  韦家南下之后家境大不如从前,又因一边是萧家一边是顾家,这才下了决心捞这一笔。

  果然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韦家为了自家的利益,背叛了和萧家的盟约。

  这此事他都不怕。

  他怕的是父亲的死因被翻出来。

  他的父亲,原本可以不死的,但为了保护他母亲的名誉,为了保护他和阿弟的名声,以自缢为代价,换来了萧家族老们的三缄其口。

  若是母亲的事被翻了出来,他父亲的死又有什么意义了呢?

  他这么多年来的沉默又有什么意义呢?

  萧桓满脸倦色地揉了揉鬓角,道:“我先睡一觉,明天清早再去见长公主。”

  萧荣应诺,亲自去了趟万乘寺,把萧桓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夏侯虞。

  夏侯虞正由杜慧和柳氏陪着在给夏侯有道烧纸符。

  听说萧桓赶了回来,柳氏笑着对夏侯虞道:“都督有心了。文宣皇后在地下也该高兴了!”

  她觉得萧桓对夏侯虞很好。

  夏侯虞在心里叹了口气。

  第二天夫妻见面,萧桓轻裘缓带,一副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