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荣幸,能和你同为奴隶
作者:尊敬的喵大人      更新:2019-11-13 14:12      字数:8038
  老阿杜刚把话说完,转手摸出两个金盖,塞到艾郭的手里。

  “这......是什么意思?”

  艾郭看看手里的塑料盖,又看看老阿杜。

  “我是期盼自由,脱离奴隶,但是我还没老,也没死,虽然一条腿瘸了,但我还有两只手和一条好腿,我还能干活,而且不比别人差。”

  老阿杜用力地点头说道,

  “这两个金盖,我想通过自己来挣!”

  “你就不......再考虑一下?”

  艾郭还想再劝劝。

  “你的想法,镇长都给我们说了。孩子,你太傻!就凭你一个人,难道能把我们所有人都救了?”

  老阿杜摇摇头,一手拍在艾郭的肩头,

  “我们自己的自由,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拿回!”

  “没错!我自己的自由,我会靠自己挣回。”

  那个黑人奴隶也把三个金盖塞回艾郭的手里,然后转身向着围观的所有人喊道,

  “你们说,对不对?”

  “对!”

  “对!就是这样,我们会靠自己赢回自己的自由!”

  “老大,请你要相信我们!”

  ......

  刚才还在抹眼泪的一众人忽而想打了鸡血一样振奋起来,就连之前还哭得梨花带雨的好几个女奴隶也同样热烈地挥举着拳头。

  看着另外两个奴隶也塞回自己手里的金盖,想来这个决定,在他们从理事会办公室出来,回到奴隶宿舍的路上就已经达成一致的了。

  但是,在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对于失去机会的失望,相反,每个人脸上都泛着红光,一种自信和自尊的红光。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不知怎么地,艾郭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这句《国际歌》的歌词:

  我错了!

  自己不仅高估了自己,更是小看了他们。他们需要的不是怜赏和同情,而是尊重和自强。

  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救自己!

  艾郭把一只手放在篝火上,望着众人,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很荣幸,能够和你们一起身为奴隶。”

  旁边的老阿杜抹了一把眼泪,把自己的手也放了上去。

  亨德森挤了进来,也把手放了上去。

  接着,是下一个,下一个,再下一个,把手都放了上去。

  后面挤不进来的人,把手按在了前面人的肩膀上,一个接一个,将所有人都连接在了一起。

  “我很荣幸,和你们一起身为奴隶!”

  众人的齐声,伴随着跳动的篝火,仿佛将热力传遍了每一个人的身心。

  ......

  电的到来,给每个人生活的变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但对于镇上生产的改变,则是有如滔滔洪水般扑面而来,让人无法阻挡。

  而在这里面,首当其冲受惠的便是农业。

  现代农业有三宝:育苗、水利和化肥。对于育苗和化肥,艾郭实在是爱莫能助。

  前者靠的是科学培育和良种杂交,但不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那么幸运地拥有一个“袁爷爷”的。艾郭看过冬岭镇里还没有脱壳的麦粒,的确已经开始有些退化,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文明断档了近半个世纪,人类对于农作物施加的buff也在逐渐褪色。

  后者的情况倒是乐观些。除了一些生物菌肥完全失效之外,大部分的化肥经历了几十年的光景,保存得好的那些除了失量和结块之外,药效上至少还能保持个八成水准。只不过现在生产量上去了,原先镇上的存货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但想到往后商路通了,花钱跟商队购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电力对于目前镇上农业最凸显的帮助就是水利了。

  艾郭和雷泽尔从库房里翻出了一台电力水泵,当然,毫无意外又是“made in huaxia”。从上次阿格拉斯“淘宝”回来的旧零件里找到了勉强可以替代使用的轴承和叶轮,就是密封套件有点麻烦,因为不少的橡胶零件因为长时间而氧化了。

  不过艾郭还是想到了办法,一个传统的密封老办法,就是用熟桐油加石灰,按一比三的重量比勾兑,然后再混入麻筋,制作成防水性能极好的桐油灰。这玩意是中国传统造船业必不可少的粘合剂和密封材料,连海上的大风大浪都扛得住,何况只是一台小小的水泵?

  水泵修好了之后,就被架到了河边。之前在装水轮机的时候,雷泽尔就想到了这点,所以事先就安排人挖通了引水渠,还掘了个不小的蓄水池。虽然没正式上过学,但长着一副铁炉堡矮人族面孔的老雷其实有着地精的细心和思维,不愧是冬岭镇首席建造师。

  冬岭镇其实耕作条件并不好,比起哈德镇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不仅仅是因为地处山区,耕地面积不足,更重要的是水源低,取水难,这耗费了一天耕作中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紧缺,同时也限制了开荒和深耕的发展。

  但现在有了电气化的水利设置之后,就能够大大地提高了劳作的效率,同时也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人手。

  于是乎,心比熊大的弗吉弗镇长就提出了“铲平整座山,种满大小麦”的宏伟目标。呃......其实也只是那天他看到水闸一拉,河水就被抽上田间地头,高兴得晚上多喝了两杯瞎吹的牛,但凡那晚有多两个菜都不至于这样。

  领导虽然吹了牛批,下属可不能拿他当傻批。雷泽尔还是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打算在近山脚处开垦出一片新的耕地来。一来,虽然水利的改善和农业机械的投入,的确能够支撑起更多的耕种面积;二来,那里的土壤和温度更适宜烟草的生长。

  正常来讲,在冬岭镇这种环境和气候下,是不可能有烟草存在的。因为烟草本身是种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适温是25度左右,需水较多,而且对于土壤也比较挑剔,最好是砖红土。

  但奇怪的是,前几年在冬岭的后山上竟然发现了耐寒耐旱形的烟草。塞纳带着人培育了几季,终于在今年获得了成功,不仅能大量种植,而且烤出来的烟叶味道还挺不错的。镇上几个天裁日前出生的老烟鬼尝过之后,都觉得不比以前的万宝路差,虽然还赶不上华夏那边进口的中华和红塔山。

  因此,塞纳副镇长就决定了将烟草作为冬岭镇未来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要大力发展种烟制烟业,为小镇的发展创汇增收添砖加瓦。呃,在这方面,他的确要比前面吹牛批的正镇长同志靠谱得多。

  虽然奴隶们手上新修复的电锯“咔嚓”一响,副镇长大人心中的蓝图也正式开始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