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
作者:英渡      更新:2021-03-18 18:37      字数:2429
  打开看看。回家后,供奉了香火,才发现,竟是两件云鹤袍。”

  他话音刚落,商淮已跪地请罪:“皇上恕罪,是奴才一时疏忽,奴才罪该万死!”时机拿捏得一分不早,一分不晚,恰到好处。

  言浚忙道:“错拿衣裳本是寻常事,都是微臣得意忘形,未曾查看。只是这朝服乃圣上所赐,臣不敢不穿,因此今日便穿着来了。微臣有罪,请皇上治罪!”

  殿中个个敛声屏气,算不准圣意如何。

  皇上顿了顿,向着下面胡子花白、老态龙钟、双眼炯炯有神的一人问:“郑卿,你是礼部尚书,最懂规制。你看此事,如何处置好?”

  郑铎字刚声,是三朝元老,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自然明白此事乃皇上授意,不过做戏而已。

  他此刻只可说好话,哪里敢拆台,因道:“回皇上,所谓‘君无戏言’。不管是不是错拿,既赏了,便没有改口的理。但大人的官位,穿云鹤袍,亦于理不合。老臣斗胆,请皇上晋言大人官位!”

  桓晔还未开口,吏部尚书刘玉舟先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郑大人之言,实有不妥。言中丞身为御史,却连一件官袍都看不分明,实在失察!有罪不罚,反而加以晋封,于理不合。若人人都以此机巧手段晋封,吏部将再无法度可言矣!”

  工部侍郎陈几道附议。

  大理寺卿卫岚亦道:“皇上,晋封确有不妥之处,不如恩威并施吧。”

  桓晔搁下茶杯,沉声道:“传朕旨意,晋言浚为御史台左都御史,加三品衔,赐服云鹤袍。言浚另有失察之罪,着罚俸一年。”看了眼刘玉舟,问他:“刘卿,如此,可好啊?”

  刘玉舟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首告罪:“皇上圣明,微臣愚钝,请皇上恕罪!”

  散朝后,百官皆来道贺。

  言浚一一应承,心里却另是一番滋味:对于他这样的穷官而言,升官还在其次,罚俸可是要了他的命!

  众臣散后,卫岚迎上来笑道:“言兄,恭喜,恭喜了!”

  “晓风莫要打趣我了!”言浚与他一道向外走,“若不是你那句‘恩威并施’,我哪里会罚俸一年!如今我没了俸禄,可要带着希声去你家蹭饭了!”

  卫岚道:“既这么着,干脆典了宅子,合家搬到我府上来便是了,何必蹭饭如此麻烦!”

  言浚看看他那满面的光风霁月,轻轻道:“晓风惯会玩笑的。”

  走到宫外,卫岚上轿前,又道:“抒怀,圣心难测,你可要谨慎!”

  言浚微微一笑,目送他离开,心里又开始打鼓。皇上的意思,他明白,无非是想升他官职,又怕大臣们反对,才出此下策。但晓风这句“圣心难测”,似乎另有所指。

  难道皇上此举,别有深意?

  他坐着轿子一路晃到家,换了身家常衣衫,步行走到青桐街,进了饮中仙对面的鸿渐楼。茶博士捧着茶罐步入雅间,向他行过一礼,跪坐在对面冲茶。

  言浚接过闻香杯,缓缓一嗅,只觉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再接过品茗杯,浅浅一啜,更是醇和温润、四美俱全。

  “嗯,新下的破壁茶。”

  破壁茶,只在泉州的岩壁上生长,茶树枝桠深入岩石,若要采摘,须先凿开石壁,所以名为“破壁”。

  此茶甘醇无双,却最难采,稍有不慎便会凿坏茶树根茎,来年便不再发新茶了。因此,破壁茶素来是贡品,民间少见,遑论新茶。

  茶博士笑道:“言大人的舌头,是草民见过最灵的了。”

  言浚将茶杯丢进涤方,回来却握住了茶博士的手,温言道:“玉衡,你这里总是如此清静。”

  茶博士任他握着手,垂目微笑:“大人身在朝堂,见惯了风云变幻、富贵风流。草民这里只有茶,不过拿着素俭当清静罢了。”

  言浚抿了抿嘴角,撩开他额前一缕碎发,拉过他在怀里拥着。一室茶香里,隔着茗烟,他低低叹道:“若是可以,我宁愿选块茶圃,带你归农。”

  “草民无福,怕消受不了归农之乐。”

  言浚解开他衣襟,俯身道:“你从不说这样扫兴的话……”

  出门时,楼下正有几人凑在一处议论,其中一人道:“你们听说了吗?言大人越级升了都御史,却是因为皇上错赏了他一件云鹤袍。”

  另一人冷笑道:“云鹤袍算什么!谁不知姓言的是怎么上去的,比那馆子里的小倌儿还能干净几分!皇上成日和他钻一张被子,只怕人家连龙袍都穿过了!”

  先一人压低嗓子道:“陈兄,这话不敢高声说的。再说,言大人怎能和小倌儿比?人家可只伺候一个人,那叫御前侍奉!”

  一语说得桌上人都笑起来。

  言浚在楼边扯了扯嘴角,脑中忽然一片清明自己之前一时愚钝,竟将帝王之心忽略了从袖中摸出一角银子,递给身后人,道:“算他们的茶钱。”

  茶博士送他出门,走到桌边笑问:“几位,今日的茶可好?”

  先前姓陈的那人拱手道:“是陆宇陆状元啊,小的眼拙,竟没看出来!今日的茶甚好,甚好!”

  桌上人听见“茶状元陆宇”之名,纷纷起身见礼。陆宇掂掂银子,笑道:“诸位的茶钱,方才言大人已结过了,且请尽兴罢。”

  “陈兄,”先前那人悄声道,“方才的话,怕是给言大人听去了!”

  “听见又如何,自己做过的事,还怕人说吗?”

  言浚步行回家,给希声买了一只糖人,算算袖中的铜板,微微后悔:方才,着实大手大脚了些!

  十一回去将云鹤袍的事说给沈砚,一向大条的人却比言浚明白得快:皇上的深意,分明是警告言浚,这官位是名不正言不顺得来的,他能给,也能!

  桓晔更是告诉百官言浚的都御史,是他施舍所得,并非因功受封,谁若趁机攀附,那是不长眼!

  帝王之心,岂能忽略!

  沈砚拆开信封,见里面还有一只小些的信封,再拆开,正是他心心念念要的,皇上下令彻查“冒领恩赐银”一案的密旨。

  至于为何今日方下旨,为何在言浚升迁之后才下旨,他便不想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按时更新!

  这两章交代京中的人物关系,萧大公子的感情戏少了。

  第11章三火齐燃

  沈砚在接到密旨的当夜,便告诉了萧索。

  后者却没有他想象的振奋,不过微微笑了笑。沈砚备受打击,为这一封旨意,他将全部政治身家都押了进去,冒着触怒圣上的风险,却只换来他客气的一笑。

  他曾在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