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作者:树之以桑      更新:2021-03-20 04:00      字数:2590
  。皇帝低头看他一眼,好像辨认了一下他是什么人,随即神情一变,随手抽了一把剑比在太医颈边。可怜太医吓得手脚发抖,扑通一下直接跪了下去,但仍要尽忠职守地拖着皇帝,苦口婆心地劝。

  皇帝充耳不闻,行走的脚步忽然停了。

  太医以为自己的劝告起了作用,抬头一看却发现皇帝直直地瞪着不远处走来的虞统领,或者说是虞统领怀里的人。

  第16章

  经过一天一夜的不间断搜寻,派出去的御林军终于在一处河边有了获。

  虞统领一得到消息立刻赶去,他知道此时皇帝的状况肯定不是很好,如果不事先确认找到的人是死是活,他也不敢直接上报。

  但如果人死了呢。虞统领在赶过去的路上想到这件事,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即便人死了他也是要上报的,只是那时皇帝会不会疯魔那就不一定了。

  还好,当他赶到河边时,李寻已被军士从水里捞了出来,而且还有一口气在,但也只剩下一口气了。

  一根羽箭当胸穿过,兼之在水里泡了不下五个时辰,伤口都已经泡得没有血色,可见如果再迟一些李寻就算没有淹死,伤口处的失血状况也足以将人耗死。

  虞统领没敢花时间检查李寻身上的其他伤口,先随意包扎了一下较大的创伤就着急忙慌地把人载了回去,只怕路上出点状况把人直接耗断了气。

  皇帝刚出帐子,看到的就是刚从河边赶回来要找太医的虞统领。

  太医见皇帝不动了,很有眼色地冲到虞统领身边查看李寻的情况,一看也紧皱眉头。

  皇帝死死咬牙,声音像是憋出来的:“人,怎么样?”

  太医忙答道:“李大人伤势危急,只能……只能……”

  “说!”

  太医却迟疑起来,道:“只能吊着这一口气,再看情况。”

  皇帝闭了闭眼,身形一晃。太医忙要扑过来扶,却见皇帝晃了晃便又站住了,只是脸色白了许多。

  “朕要你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人救回来!人若是死了……”皇帝忽然茫然起来,他想道,如果人死了能怎么办呢,难道叫太医院陪葬吗,可这与太医院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虽是皇帝,却也没有问责的理由。于是话说到一半,便咽了回去。

  太医自知责任重大,忙向皇帝要了口谕,带着李寻便回了行帐中。

  皇帝徒然觉得空落落的,似乎不知道现在该干什么才好。

  虞统领一看就知道皇帝八成一夜没睡,又是伤又是疲惫,能撑到现在也是很神奇了,但皇帝好像还没有要去休息的意思,虞统领为万一便跟着皇帝杵在帐外。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虞统领看出了点猫腻,心想兴许李寻的事能刺激一下皇帝,便说起了找到李寻时的情况。

  李寻当时骑了皇帝的马走,而那匹马也算是万中无一的一匹好马,虽然脾气刁钻,但还是有些灵性。

  御林军的人本来是没有那么快搜索到河边的,但排查到一半时那匹马忽然钻了出来,在几个军士面前嘶鸣了几声,军士被交代过,李寻是骑着御马走的,如果发现御马李寻应该就在附近。也幸亏军士及时跟了上去,才在河边的一块巨石后找到了顺水漂流而下却被巨石挡住的李寻。

  凭借当时情况,虞统领大概也能推测出李寻碰到了什么。

  那些刺客没有马显然很难追上骑马的李寻,想必他们最后换了武器打算直接射杀,李寻可能当时正要过河,因此中箭后直接落水,刺客那边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准头不够,又以为李寻已死或者发现李寻不是皇帝,于是没有补刀。而那一箭穿的不是要害,李寻才没被这一箭了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虞统领能想到的,皇帝自然也能根据他说的情况推测个八九不离十,越是想越是心惊,如果那箭再准一点,或者那些人上前补了一刀,如今他看到的也只能是一具尸首了。

  皇帝的神情越发凝重沉郁,紧皱着眉,把情况在脑中再现了一遍,随着思绪清晰起来,一个疑问突然跃出。

  “你们是如何找到朕的藏身之处的?”

  在有皇帝交代往北找的基础上,御林军找李寻都花了一天一夜,那他们又是怎么找到自己的?要知道那匹马受惊后慌不择路跑了不知道多远,一路飞奔也不会留下很明显的血迹,这些御林军在不知道他们的方向的情况下如何在几个时辰内就找到那边去的?

  虞统领的动作顿了顿,随即伸手从怀里掏出几叠东西。

  “臣在事发处发现了这个,估计应当是李大人落下的,就让属下分散去寻,果然一路上陆续发现散落的此物,臣等就是顺着这东西找来的。”

  皇帝先是一愣,随即瞪大了眼睛,手伸出去的时候还在颤抖。虞统领不必交代就把那一叠东西都交到了皇帝手上。

  那是几叠纸,很明显曾是书册后又被人拆分成几张一叠,纸上还写着字,字迹隽秀,正是李寻的手笔。

  皇帝似乎可以想象到李寻曾是怎样认真地书写这些东西,但是现在这本完好的书册已经散了,写它的人也奄奄一息了。

  可惜虞统领的判断显然不是十分确切,太医仔细检查了李寻的伤势后得出一个不太乐观的结论。

  皇帝此时已经坐到太医的帐子里,就等着太医给出治疗方案。

  太医检查完毕,叹了口气道:“李大人的肋骨遭受外力冲击断了几根,因此伤了内腑,身上又有一处箭伤,所幸没有伤到要害。”

  皇帝见李寻气色灰败,鼻息更是几乎不闻,心中惶恐难安,果断问太医道:“那何时能醒?”

  太医摇头:“难说。”

  皇帝面色一沉,太医很有眼色地赶紧解释:“李大人在外头呆了一天一夜,伤口有些恶化,夜里可能会高烧,因此即便用人参吊着,这一夜高烧退不下也十分危险。”

  皇帝一愣,下意识去看那些伤口,但伤口早就包扎好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只能信任太医。

  “那朕就留在这。”

  太医一惊,呼道:“万万不可啊陛下,您的伤需要好好休养!”

  皇帝皱眉,刚想斥责一句,却感觉一阵晕眩。

  他后知后觉地看向肩上缠满的绷带,血已经渗透出来。那一片血色就像是对亡魂的警醒,如同告诉不知自己已死的亡魂真相,这片血迹也告诉以为自己已经痊愈的皇帝,他依旧受着伤。

  皇帝茫然地感觉到身体上的疲惫,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判断出这种感觉是什么意思。他的头脑开始昏聩,虞统领的话和太医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他死死地盯着躺在床上的李寻,忽然眼前一黑。

  太医帐子里又是一阵混乱,还是虞统领让太医赶紧给皇帝换药。

  太医心惊胆战地重又熬了药给皇帝送去,之后才安心开始准备处理李寻的伤口。

  其他伤口倒是好包扎,但李寻肩膀上的那支箭入得太深,太医拔箭时战战兢兢,箭头带出的血肉染红了一片又一片按压伤口的绷带。

  一盆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