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      更新:2021-03-20 04:51      字数:2491
  妹!马捷南,我们江湖不见!

  深呼吸,以下涉及剧透,反白处理。寇钧的角色习风是警察局里的犯罪心理学专家,顺便还兼职谈判专家。一次出警劝人别跳楼,眼看都要劝下来了,那自杀的卢瑟突然来一句:“警官,玫瑰已经凋谢了。”这是劝人别自杀么,要给人希望,大家都懂的。于是习风答他:“但明年依然会开。”结果那卢瑟就大喊大叫着跳了,留下习风风中凌乱。

  电影么,傻逼都知道这句话肯定是线索了,更何况习风这号智商爆表的?一查就发现,三年内出了七起卢瑟自杀案件,这些卢瑟死前都留下了跟玫瑰有关的线索。这里的推理部分是华,习风最后发现幕后大boss跟大boss对峙的那一场非常带感,看地我头皮发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是,马捷南,我还是不会原谅你的!哼哼!

  天才都是寂寞的,习风发现了这是连环杀人案,但他的同事都不这么认为。习风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只能自己查。怎么查?利用大boss爱炫耀爱争胜的心理,守株待兔!于是习风假装因为这系列的案件跟同事闹翻,辞职,自暴自弃,炸鸡啤酒,把自己也变成了痴肥卢瑟。另一方面,大boss见我辛辛苦苦作案七次,已经可以召唤神龙了喂!终于有人注意到我了!激动啊!感动啊!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啊!一定要把习风也弄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是我最珍贵的猎物。”变态的世界,我真是不懂啊!

  同志们!姐妹们!我们这是国产片对吧?我们这是华夏国对吧?我们的电影一向老套,正义必胜邪恶必亡对吧?正派不会死对吧?你妹的马捷南!你走什么不寻常路啊?就你能是吧?你怎么不上天!!!老娘憋着一口气,眼睁睁看着寇钧这绝世帅哥把自己从英整成卢瑟,就tm等着他翻盘扬眉吐气,结果他居然跟大boss一起挂了???

  笑着进影院,哭着让男票扶出来。感想如id!

  这条长长的留言显然得到了最大的拥趸,无数网友在这条留言下真情实感地回复:“说出了我的心声!”难得有少数理智派劝说:“整个案件手法环环相扣,习风不死的确不能破局。马导如果强行让习风活下来,整个案件就出现重大bug了。个人以为这是历年来国内上佳的原创悬疑侦探片,打分至少9分以上。”但也很快就淹没在了一众粉丝们“我不在乎他能不能破案,我在乎他能不能活下来!”的哭诉中。

  而相较电影《报警》公共楼里的群情汹涌,电影《家》的公共楼里就安静了许多。

  “观影归来,无fuck说!上票根,是好片,但近期内不想二刷了。心累!”

  “谁都有错,谁都情有可原。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一声叹息。”

  “可怜?最可怜最无辜的是安宁好不好?安家那个被换走的小女儿最后对安宁说我原谅你,安宁居然还笑?我在电影院哭地像个傻逼啊!”

  “安宁这孩子太轴!所以就他活地最累!”

  “希望安宁亲生老爸最后能理解他,这孩子真的恩怨分明。至于他养父母,呵呵,人家已经仁至义尽了。最后法律怎么判,都是他们应得的!”

  “生儿子真有那么重要么?我也是女孩啊!幸亏生在大城市了!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婆不重男轻女!感谢独生子女政策!感谢生男生女都一样!感谢妇女能顶半边天!”

  “楼上,这电影的主题是说拐卖啊!一桩买卖,毁了两个家庭,一条人命!触目惊心!强烈要求拐卖妇女儿童罪入死刑!”

  “死刑+1”

  “死刑+10086”

  ……

  而微博上,在影评圈内粉丝众多的资深影评大v“电影大咖秀”则出了一篇题为“世事唯艰,愿你我皆有不泯的天真”的通稿,将《报警》与《家》这两部六月大热电影综合评价了一番。

  六月向来是电影淡季,进口大片都未必能挑起观众的兴致。没想到今年却有两部国产影片横空出世引发观影热潮,实乃后生可畏。

  《报警》是悬疑侦探片,由寇钧扮演的习风一角本是警届英、明日之星,有大好的前程。可为了追查一个犯下连环凶杀案的犯罪团伙,还死者一个公道,他不惜牺牲性命。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他的上司不能。连环凶案牵扯多个兄弟单位且已被定性为自杀案件,翻案的证据十分不足,要重新立案侦查无疑时耗力且得罪了很多同僚。他的同事不能。作为一手挑起这连环凶案重新进入侦查程序的发起人,如果无法抓到真凶,主角无疑前途尽毁。甚至,观影的观众也不能。为了追查真凶,寇钧从一个风度翩翩西装革履的帅哥变成了油腻邋遢的卢瑟,最后又不得不与真凶同归于尽。什么叫最大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去看《报警》!

  但是扪心自问,习风这么做真的不值得么?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惩恶锄奸是他毕生的职责。正邪对决,如果他做不到牺牲自己,又何谈守卫百姓?整部影片中,习风一直是孤独而执着的,固执地以一人之力对抗着整个犯罪团伙。高楼上与幕后真凶的最后对决,他迎着风伸开双臂笑言:“如果我们俩一起死在这呢?”生死之际,他的笑容却是天真无邪。相比片头那个警届英,他已经发福了整整30斤,但谁能说他不帅?

  而跟习风一样天真一样孤独的,还有安宁。电影《家》关注的是拐卖罪案,相比可怕的连环凶杀案,拐卖问题显然离我们更近一些。安宁遇到的也是比正与邪更为现实的问题,情与法。在这个圣母白莲花被群嘲的年代,安宁的选择显然是两面不讨好。但他错了么?

  面对重病的养母,他本可以大声痛斥:你毁了我的原生家庭,你害死了我的亲生母亲!然后不顾而去,跟亲生父亲回到城市过上吃香的喝辣的的好日子。没有人会责怪他,但是,养母18年的抚育之恩呢?而面对亲生父亲,他本可以哭诉:无论如何,养父母毕竟抚育了我18年,我不能在这个时候丢下他们。俗话说地好,生恩不如养恩大。但是,他那枉死的亲生母亲呢?

  以仇怨遮掩恩义,那是虚伪狡诈;唯有以恩义偿恩义,以法律判仇怨。一个18岁的孩子,顶着巨大的压力,凭着自己对情与法近乎天真的信念,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最不市侩、最公正,同时也是最不合时宜的选择。然而,正确的选择最后又能否得到正确的评价?电影里,导演给安宁父子相聚做了留白;电影外,导演其实也在等待观众们的回答。

  最后,在国内影坛流量称王的大环境下,居然有这么两个小鲜肉为了一个角色不惜自毁形象,分别增重30斤、减重20斤,只为奉献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