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又逢
作者:姽婳晴雨      更新:2019-10-25 09:26      字数:4474
  碧海蓝天,白云悠悠,几只海鸥在海面上时上时下地飞翔着。水天相接的地方,浩浩荡荡地驶来一支船队。领头的是一艘庞大的三层航船,设计古朴之中透出大气,巨大的船帆扬起,顺着风势破海而来。穿上一面绣着盘龙的明黄色旗帜,是当今皇帝御赐之物,见旗如见君,百官皆需跪拜。

  船头上,立着一位器宇轩昂的少年,身穿一件深紫色素面锦袍,腰间系着银色朱纹金缕带,一头鬓发如云,在海风的吹拂下,几根发丝调皮地贴在他的面颊上。一双凌冽明澈的双眸,迸射出迫人的寒光,让人不敢直视。挺拔的身形,如同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

  遥望着越来越近的唐古码头,朱俊阳冷硬的面部线条,略显柔和起来。终于回来了!他的首次远航,终于凯旋归来。这一年半的海上行程,给了他更多的历练和思索。

  虽然,一路上并不太平,经历过海盗的掠夺,风暴的袭击,不过在船队数千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平安回到了故土。他相信,这些难得的经历,将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塑造他更完善的人格,成就他未来的辉煌!

  十六岁的少年,略显稚嫩的脸上,双眸中却闪过成熟和睿智。同样是冷着一张俊脸,比起一年多前,他的身上平添了几分气势,一种令人折服的气概。

  “我朱俊阳……回来了!”少年轻叹一声,淡淡地吐出几个字。

  他身后的白面无须的老者,上前一步,用略显尖细的声音道:“阳郡王,此次下西洋还算顺利,成功带回了皇上所说的几种农作物的种子,就是不知道在咱们大明朝,能不能种出来。”

  朱俊阳用寒星般的眸子,眺望越来越近的陆地,本来急切的心情却越来越安宁。他缓缓地道:“那是户部的事了,与我何干?”

  刘福生大总管笑容满面,眼角的皱纹都挤出来了:“小郡王,难道您就不想把自己千辛万苦带回的种子,亲手种下去,看着它们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朱俊阳面色一寒,顿时一种逼人的压力,朝着刘福生涌来。饶是刘福生自诩大内第一高手,犹被照顾威势逼得冷汗连连。他连忙跪地赔罪道:“老奴失言,请阳郡王赎罪!”

  虚岁十六的朱俊阳,经过此次远航的历练,自觉是了,小姑娘是房将军的干女儿,看在将军和夫人的面子上,也不好强迫人家不是?”

  东山村?听到这个地名,朱俊阳的眉头又蹙成一团。东山村对他来说可不是好的记忆。他这辈子最狼狈的时刻,就发生在东山村。想起被海水包围似的绝望,呛水时的痛不欲生,被救时迷迷糊糊间看到的那双黑白分明的明眸……本以为被遗忘的回忆,又变得清晰起来。

  “对了!那小姑娘主子您也见过呢!”刘总管悄悄抬眸看了小郡王一眼,继续道,“说起来,她也算是您的救命恩人呢!”

  救命恩人?果然是她!朱俊阳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那个瘦瘦小小,却拥有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的小女孩,不但救了他,还替他母妃解除病痛……他出海前,貌似施恩似的赏了小姑娘一包银子,咳咳……现在看来,是他莽撞了。

  正思忖间,船队已经陆续靠岸了。皇家船队归航,其余船只皆须避让。因此,此时的码头除了船队,看不到一个船只。

  停船靠岸后,朱俊阳一马当先下了船。在海上漂了一年多,真是一刻也不想在船上呆了。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包统领快步迎上来,带着手下数百人,向阳郡王见礼。那声势,还挺壮观的。

  余小草远远地看着,心中不由唏嘘:万恶的阶级社会啊!有权有势真是好!瞧瞧人家这阵势,万众瞩目啊!

  码头虽然戒严,却没有驱赶限制那些做小买卖的,经过严格盘查,余家的面摊和卤菜摊,被允许继续营业。本来嘛,这么庞大的船队,要卸货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了。要是码头上没人卖吃的,那些搬运工总不能饿着肚子干活吧!

  其中还有个小插曲,亲卫军的包统领被小草家卤菜的浓香吸引来,要了一碗炸酱面和一盘卤猪头,吃得满嘴流油。包统领跟太上皇身边的贴身护卫之一关系密切,他早就听他那兄弟说,太上皇每到唐古,必吃码头上余家的卤菜,吃上一顿能记一辈子。

  包统领出身武将世家,自诩什么美食没尝过,码头上一文一份的粗陋吃食怎么可能入太上皇的法眼,怎么可能让他兄弟记忆深刻?所以,接到这差事的时候,他就想着一定要尝尝码头上的卤菜,是不是被他兄弟夸大其词了。

  百闻不如一尝,猪头肉软糯香浓的口感,肥而不腻、香而不油!对他们这些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武将来说,往嘴里塞上一块卤肉,再配上一口劲道的面条,那滋味别提多爽了!本来不怎么饿的包统领,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面条,一大盘卤菜,这才捧着肚子意犹未尽地离开。他寻思着,这趟差事结束前,一定多打包些卤菜带走。他爷爷肯定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