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送粮
作者:姽婳晴雨      更新:2019-10-25 09:29      字数:2996
  朝廷赈灾及时,虽说灾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艰苦些,却也能维持住日常生活,倒也没有背井离乡逃难的现象。老百姓们对朝廷感恩戴德,很多人家都给皇上立了长生牌。

  余小草的姥爷家,住在西山的西边,跟东山村隔了一座西山。山上有条崎岖的小路,可以直通西山村,路途虽说比走官道要近上一半,但山路难走,而且偶有野兽伤人的现象。

  余家的粮食足够吃到开春粮食下来的时候,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柳氏心放下来后,却又想起娘家老少十五口人,粮食够不够吃,会不会挨饿了。

  当柳氏第n次在余海和孩子们面前念叨娘家的时候,余海拍板道:“既然担心,咱就送些粮食过去就是了!没得做儿孙的大鱼大肉地吃着,让爹娘兄弟挨饿的道理!”

  因为蝗灾,不能种植粮食,余家除了刘虎去码头找了份装卸的工作外,其他大多闲在家里。老余头带着几个孩子,赶海去了。余小莲在码头卖着凉粉。做凉粉的材料,是去年囤积的干海毛菜。由于粮价过高,凉面是不能卖的了!

  原因很简单,一碗凉面平时卖五文钱,可现在的粮价已经飙到三十倍、五十倍的天价,凉面的价格定低了,不够本钱,定得高了谁吃得起?好在去年收的干海毛菜还剩下不少,卖上两三个月应该没问题。不过,凉粉的价格上,也提升了一些,要五文钱一碗。码头的生意,虽说没有往年好,但每天也还能赚些银子。余小莲自然不会放弃了。

  现在家中最忙的,就是余小莲和余航了。她们都有自己的生意要做。其他人都赋闲在家,收拾院中的那几亩菜地。

  柳氏把给菜地喷药的活儿,交代给大姐余彩凤。余海往马车上装了十袋粮食,每袋大约五十斤左右。柳氏见了,很是感动。五百斤粮食,够娘家吃上两三个月的了。娘家的侄子侄女都大了,麦子未曾成熟,可毕竟正在灌浆后期,青麦用火烤烤,然后搓出麦粒来,也能当粮食的。

  余海一家四口赶着马车到柳家门口的时候,一家老小都坐在院子里搓麦子呢!

  “爹——”看着老爹头上白发又多了不少,柳氏的鼻子一酸,忍不住喊了一声。

  小草三舅舅柳浩的儿子,十三岁的柳志民抬起头来,惊讶地喊了一声:“小姑!爷爷,小姑来了!!”

  柳存金抬起头来,看到闺女眼圈红红地站在门口,忙站起身子迎过来道:“云丫头,你咋来啦?是不是粮食不够吃的了?咱家收了不少青麦,你带些回去救救急吧!”

  柳氏听了,眼泪刷刷地就出来了。她是家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儿,从小就被爹娘偏爱,上面又有三个哥哥宠着,出嫁前一直都活得无忧无虑的。

  出嫁的时候,家中陪送了不少东西,都被张氏给没收了,说是没分家她给保管着,打那以后,她再也没见过自己的嫁妆。

  出嫁后,她的日子难过,偶尔会跟娘家诉诉苦。娘家人多地少过得也不宽裕,可每年都会从牙缝里省些银子和粮食给她送去。可惜她不争气,银子粮食都被张氏给哄了去。

  刚分家那会儿,是她家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年迈的爹娘,带着娘家哥哥嫂子们,帮着修房子,送粮食,给她银子置办日用品,让她们家熬过最困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