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作者:龙柒      更新:2021-03-26 12:40      字数:2492
  冷不冷?”

  秦奕摇头道:“不冷。”

  “脱了衣服呢?”

  “……”

  秦教授便开始动手动脚了:“脱了试试。”

  秦奕就这么被扒光,壮的身体暴露在阳光下。秦放上下打量着,还仰头比了比两人的身高,叹口气道:“你是不是长得太快点了?”

  本来两人都是少年模样,个头相差不多,秦奕还比他瘦一些,这会儿可好,他比他高了得半头了吧?肩膀也宽了许多,尤其是那扎眼的腹肌和人鱼线……

  秦放用手戳了下:“犯规了啊。”

  既然想当人就守规矩嘛,哪有长这么快的!

  秦奕一下握住他的手指,秦放怔了下,抽出来道:“冷吗?”

  秦奕:“不冷。”

  “那就这样吧,看起来更方便。”说完我们的直男教授也意识到话不太对劲,补充了一句,“我主要是想看字。”

  秦奕应道:“嗯。”

  他倒是自在得很,就这样赤着上身,毫无拘谨之态。

  秦放坐在树屋外头的阳台上等饭吃,他从上而下看得是真清楚优美的背部线条,劲瘦的腰,活动时胳膊的线条也充满了并不夸张的力量感。

  这大概是女生最爱的那种身材了吧,不是浮夸的健美,而是有着真实的力量感。

  秦放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扬声道:“阿奕。”

  秦奕抬头看他:“老师?”

  秦放道:“没事。”

  嗯,正面更优秀,秦曦这审美很可以。

  他们吃饭时,秦奕的胸口开始闪烁,估计是许岩那边也开始吃牛腿了。

  看来他的猜测没错,这个食字不是要喂饱秦奕他们,或者该说想要喂饱他们不是给他们吃,而是要给别人吃。

  至于这个别人的范围,目测不会太小,上次的那么大只兔兔和两根牛腿,也只有在他们食用时涌动,结束后那浮在最下面的金线纹丝不动,足以见得所需极大。

  吃饱喝足后,秦放道:“走了,下午带你们去玩泥巴!”

  怎么就玩起泥巴了?秦教授这么个文化人哪里会做无用的事?

  人类文明始于工具,而工具中的一大变革者是陶器。

  铁器固然重要,但没有陶器做根基,想要冶炼不是件容易事。

  秦放一个程序员当然不懂制陶,只是醒来后的秦曦懂得太多,好奇的东西也极多,尤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感兴趣。

  那时候秦放还不知道他的心思,只当他是个好奇宝宝,毕竟按照智力测试,他也就相当于一个三岁儿童,即便这个三岁儿童的知识覆盖量囊括了整个世界。

  为了和他沟通,秦放少不了去看些相关书籍,所以脑子里对制陶有个大体轮廓。

  无非是先挑选陶土,然后对陶土进行初加工等;之后就是制作坯泥,把陶土、水还一些掺和料混合揉捏;接下来就该塑形了,方法很多,暂时可以用手捏;最后就是把泥坯晾干,最后烧制。

  理论挺全面,就差动手实践了。

  秦放摩拳擦掌,带着六个小伙儿忙了起来。

  虽然没有现代设备,但有两个力大无穷的家伙在,一切都变得十分轻松,给他们做一把石铲,别说黏土了,他们能崛起半座山……

  一些“技术”活儿就交给秦放了,他利用万能工具对陶土进行了碾碎除杂甚至是过筛的初步工作,再把它们尝试与水混合,记录下最合适的比例。

  一番折腾,秦放做出了一个小泥碗。

  “怎么样?”他问秦奕。

  秦奕十分捧场:“好看。”大概是xx眼里出西施,秦放就是随手捡块石子,那石子也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幸运石。

  秦教授还是很有自觉的:“坑坑洼洼的,也就勉强有个碗模样。”不过试验是成功的,配出来的泥料质地不做,可塑性强,光滑度高,比之前许小山的那个陶罐子强多了。

  秦放道:“等我做个工具,有了它才事半功倍。”

  制陶怎么能缺了陶车?手工成形太麻烦了,捏来捏去的受力不均,器具难看也就算了还厚薄不均,用起来十分不便。

  试想一下,一个陶碗重到小孩子捧不动,还怎么盛饭吃?

  按理说秦教授一个程序猿的动手能力很差,可挡不住他有“外挂”,又是劳力,又是万能工具,他轻而易举便做出了一个木制陶车。有了它才是真正制陶的开始,秦放取了块泥料,这就开始拉胚了!

  这工作看起来很简单有趣,真动起来手来却没那么容易,还是需要多尝试。

  秦放失败了几次,终于了解了规律,凭借着飞轮的离心力和惯性力,顺利提拉出了一个漂亮的小水壶。

  看着成品,秦放心上眉梢:“怎样?”

  秦奕认真道:“好看。”

  虽然他神态真挚,没有作伪,但鉴于他连个破泥碗都说好看,秦放已经信不过他了。

  秦放再接再厉,又做了几个泥壶和泥罐子。

  这一天估计是太忙,他累到了,晚上秦放睡得十分安稳。

  他做这些的目的性极强,就是为了帮助原住民们。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想走向温饱,可不是“吃饱”就行的。

  需要推动他们的文明,需要让他们自行发展起来,这样形成的效应才是几数型的,才是最快的。

  他时间不多,也就五六年的光景,他至少要填满食字。

  也许填满了,就能见到秦曦。也许他正在等着他唤醒他,真正的从一个人类的身体中将他唤醒。

  第二天的烧制工作让秦放了些脑筋,露天烧的温度不够,烧成的陶器太碎;窑烧最好,却不知窑在哪儿;最后只能挖个坑,凑活着烧一烧了。

  成果不甚满意,对于见惯了后世的昂贵瓷器的人来说,这简直辣眼睛。

  不过对比下不久前许小山舍命找回的陶罐子,秦放这几个简直“闪闪发光”,美得不能更美。

  “差不多了。”秦放对秦奕说,“走,咱们去找许岩。”

  许岩这个人不错,而且在部落里有威望,有他相助,这制陶工艺一定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

  秦放想得很好,却忽略了一个致命问题。

  这也怪不得他,毕竟之前六十多年他都是活在一个审美正常的世界里,冷不丁的,谁能注意到这么多“细节”。

  许岩乍看到这大小不同的罐子和水壶时,一脸震惊。

  秦放还是略有些自信的,他心想着:怎样,这泥料比你们的破罐子好一百倍吧,三个罐子都没你们那一个罐子重,而且装得东西更多

  也更牢固耐用,更不用说密封性了……

  许岩顿了好大一会儿,结结巴巴地给出了评价:“好……好丑啊。”

  秦放:“……”小子你再说一遍,我年纪大了听不清。

  许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