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瞒天过海、占领游魂关
作者:商雪涛      更新:2019-10-25 23:33      字数:7916
  就在姜文焕闭关修炼之时,朝歌纣王也收到姜文焕攻打游魂关的消息。这是姜文焕交代窦荣上报给纣王的。

  窦荣对纣王上报,姜文焕带领三十万大军攻打游魂关。被他打败。死伤超过十万,现在剩余十万军队,驻扎在离游魂关附近等待援兵。他自己也损失三万多人,游魂关现在还剩余六万多人,无力反攻。希望纣王派遣援兵,并需要大量粮草,兵器。

  纣王听到消息后,龙心大悦,给窦荣派遣援兵十万,粮草三十万担,并赏窦荣黄金万两,美女百名。并让窦荣援兵到达后,反攻东鲁,活捉姜文焕,到时大大有赏。

  纣王自从杀死东伯侯姜恒楚和南伯候鄂崇禹后,害怕东伯侯和南伯候麾下将领造反,江山不稳,所以近日在朝堂上虚心纳谏,厉行节约、整饬朝纲恢复了刚登基时的英明神武,妲己哪里也没有再去。

  比干、箕子、微子启、微子衍在看到纣王每天上朝处理政务,对妲己也开始疏远,都非常高兴,这样下去不出几年商朝就会更加富足、强盛。到时候就可以镇压天下诸侯。

  哪想到在知道窦荣打败姜文焕后,纣王也就放下心来,对姜文焕和天下诸侯也就不放在眼里。当天晚上就到妲己哪里过夜。第二天又不再上朝,恢复了以前的样子。开始沉迷酒色,日事声歌,宠信谗臣。其他大臣害怕纣王炮烙,也是不敢进言,只剩下比干等人也拿纣王没有办法,只能尽力维持朝歌稳定,同时派人到北海通知闻太师,让闻太师尽快消灭袁福通,赶紧班师回朝。

  然而比干等人注定等不到闻仲归来,封神演义中闻太师一共出征三次,征伐西岐用了3年,打东海平灵王很快就回来了,打北海去了15年,等闻太师征北海回来已经是纣王在位的第22年了,纣王登基前七年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如此大好形势下北海却反了袁福通等72路诸侯,北海的72路诸侯占了北伯侯200镇小诸侯的三分之二还多,崇侯虎去讨伐,但老崇除了打仗以外干啥都行,北伯侯出兵被打的大败亏输所以才像朝廷求救,朝廷用兵按常理应该是武成王黄飞虎去才对,但这回黄飞虎没有去,而是主持国政的闻太师亲自出征,因为崇侯虎在败报里已经告诉闻太师了,这里造反的不是普通人,而是有鬼狐神怪,黄飞虎不会道术,去了也没用,所以闻太师亲自出征。

  姜文焕和商朝军队在游魂假装对峙了六年,六年来几乎每个月对打上一场。由于是假打,所以都没有太大的伤亡,反而训练了军队。姜文焕把军队每半年轮换一次,所以现在的东鲁军队都是训练多年的精兵。

  同时所有的军队都修炼有铁血炼体决,所以大部分士兵修为都是金丹期,有些天赋好的修为都到了元婴期,金丹期以下的没有,因为六年还没有修炼到金丹期,天赋实在太差了,都安排退伍了。

  姜文焕的修为到了玄仙顶峰,麾下召唤来的将领也都修炼到了玄仙境界。姜汉、姜雄也修炼到天仙顶峰,随时可以突破到玄仙。

  当然修炼这么快,也不全是苦修来的,姜文焕六年前兑换的炼丹秘籍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炼丹的灵草是姜文焕派遣大军进山采集的,封神世界灵气充足,山里面的灵药多不胜数,同时由于山中有野兽,妖兽所以很少有人采摘。

  姜文焕派遣大军的采药,也寻找矿藏,挖掘炼器材料,也炼制了大量法宝,军队中元婴期以上都人手一件法宝。同时也和山中妖兽,也训练了大军,增加了格斗经验。

  金丹期的军队也是一身钢制盔甲,手拿钢制武器。姜文焕兑换的炼钢技术也大量应用,产出大量钢铁。造纸术也造出了纸张,同时书院培养出了大量文官,现在每个培养出来的文官都被姜文焕派到封地当副手,以后地盘扩张也不怕没有人手治理。

  同时大军也扩充到一百万,游魂关窦荣也有军队四十万,不过对外宣布只有四十万军队,其他军队被派到深山驻扎,同时采药,挖矿,修炼。只有真正开战时这些军队才会出来,淡然这些军队也会和封地的军队进行轮换。

  这几年姜文焕也不是光闭关,期间也出关几次,处理封地事情。其余时间都是封地官员处理,对于手下官员姜文焕非常放心,有召唤而来的人员监视,有什么问题姜文焕会第一时间知道。现在封地官员也不是原来的几个人了,姜文焕这几年也完成了几个任务,召唤了些人手,文官有刘基、房玄龄,武将有李靖、张辽、尉迟恭。

  姓名:刘基

  简介: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忠诚:100

  境界:玄仙

  姓名:房玄龄

  简介: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忠诚:100

  境界:玄仙

  姓名:李靖

  简介: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

  忠诚:100

  境界:玄仙

  姓名:张辽

  简介: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吴军披靡溃败。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张辽为历代推崇,并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陈寿撰写三国志时,称他为“五子良将”。

  忠诚:100

  境界:玄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