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作者:庸责己      更新:2021-03-28 10:31      字数:2492
  。

  离他……越来越远。

  穆康烦躁地关掉手机屏幕,对凡星说:“尽量这周全部弄完,我赶时间。”

  录制工作正式结束的那天,陈雪特意带了瓶好酒来,三人一起吃了顿庆功性质的晚饭。

  席间,凡星先郑重其事地给穆康敬了酒,又诚恳表示“请穆老师一定带我转达对evan的感谢”。

  穆康承了酒:“我会的。”

  “没想到evanlin都来了。”陈雪感叹道,“沾了穆老师的光。”

  几人填饱肚子,酒喝了一大半,话渐渐都多了起来。凡星对林衍的简短个人指导念念不忘,不停地对陈雪说:“太神奇了。”

  陈雪好奇地问:“怎么指导的?”

  凡星:“他弹琴,让我听。”

  陈雪:“没了?”

  凡星:“没了。”

  陈雪:“……”

  “还有,他听了一遍就全记下来了。”凡星喋喋不休,“我练了两天,他就听了一遍!”

  陈雪笑道:“穆老师?事先给林先生听过吧?”

  穆康淡淡地说:“对他来讲,记单声部二十小节跟喝水的难度差不多。”

  凡星一愣:“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穆康晃着酒杯,悠然道,“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英雄生涯》,需要的乐器包括一支短笛,三支长笛,三支双簧管,一支英国管,一支降e单簧管,两支普通单簧管,一支低音单簧管,三支大管,一支低音大管……”

  他把乐团配置一个不漏地念了一遍,对呆若木鸡的凡星和陈雪说:“总共几个声部?”

  陈雪:“……”

  凡星:“……”

  “四十八个声部,全曲总长近50分钟,记谱编号到109。”穆康也不卖关子,“不考虑音乐深度、背景、情感这些抽象内容,光说音符数量,就比你老是练不下来的那段多了几千倍。”

  凡星迟疑道:“您的意思是……evan都能背吗?”

  “没错,并且不只这一首。”穆康垂下眼看着杯中酒,“《英雄生涯》只是无数他能背的曲子之一。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只要他排过、演过的,全都能背。”

  陈雪颇具业余神地问:“那得多少个音啊?”

  “很多音。”穆康嘴角划出一丝笑,“反正我是做不到。”

  凡星端着酒杯,一副受到了极大惊吓的表情,半天说不出话。

  陈雪看了凡星一眼,大方地对穆康说:“说来惭愧,我一直不太理解指挥在乐团里有什么用。”

  穆康漠然道:“很多干指挥工作的也不理解。”

  “我以前以为就是站在前面打拍子。”凡星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帮乐团统一节奏。”

  “不奇怪。”穆康喝了口酒,“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凡星:“但是那天evan他……”

  “既没给你打拍子,也没让你数拍子。”穆康说。

  “是。”凡星承认道,“我大概是误解了。”

  “不算误解,打拍子确实是指挥的职责之一。”穆康说,“但对evan这种顶尖指挥家来说,远不止于此。”

  陈雪马上说:“请穆老师指教。”

  穆康:“打个比方,吉他是你的乐器,乐团就是指挥家的乐器。”

  凡星:“吉他是死的,乐团是活的啊?”

  “这就是指挥家的特别之处。”穆康说,“你操控吉他,而指挥家需要操控人。”

  凡星不解道:“操控人?”

  “业界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没有不好的乐团,只有不好的指挥’。指挥家通过乐团向听众传达自身对音乐的体悟,在这个过程中,乐团是乐器、是媒介。”穆康详细地说,“因为演奏员都是人,指挥得和他们进行深入沟通,既要讲解对音乐的诠释,又要挖掘乐团自身的潜力。”

  凡星喃喃地说:“这也……太难了吧?”

  “非常难。”穆康严肃地说,“好的指挥家掌控全局,能让乐团成员全身心地理解自己、信任自己,这是指挥之力。”

  凡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evan就是这种指挥家。”穆康骄傲地说,“我很多朋友,比如说你见过的邱黎明邱首席,都叫他林指,不敢叫他evan。”

  “因为他们认可他、依赖他、臣服于他,心甘情愿成为他手中的乐器。”

  “说得极端一点,在音乐中,evan是他们的主宰。”

  陈雪好不容易插上话了:“听起来很抽象。”

  “不抽象。”凡星肃然道,“上次录配唱时就是这样,看着evan就像有了主心骨似的。”

  “他很多时候要引领几十上百人,曲子也比你的难很多。”穆康说,“带你自然不在话下。”

  “我有点懂‘指挥之力’的意思了。”凡星深有感触地说,“感觉只要跟着他,就不会出错。”

  穆康点点头,同凡星碰了碰杯。

  陈雪心道总算酝酿得差不多了,朝穆康敬了杯酒,开口道:“我觉得我们凡星很有前途,穆老师觉得呢?”

  穆康把杯中酒一口干了:“很有天赋。”

  陈雪站起来作势要给穆康倒酒:“能否烦请穆老师再提点一二?”

  “陈小姐请坐,我自己来。”穆康接过陈雪手中的酒瓶,一边倒酒一边对凡星说,“我之前说过教你怎么写歌。”

  凡星同陈雪交换了一个喜悦的眼神,正襟危坐道:“是。”

  穆康:“你当时是怎么说的?”

  凡星:“我写歌的顺序是先构建和声,再根据和声搭旋律。”

  穆康:“现在还是这么写吗?”

  凡星:“是。”

  穆康:“和声走向有模板是吧?”

  凡星:“是的。”

  穆康把酒瓶放好,正色道:“先讲讲evan给你上课时的感受。”

  “说不清楚……”凡星想了想,“跟着evan,忽然就懂了。”

  穆康:“当时在想什么?”

  凡星:“什么都没想。”

  穆康干脆地说:“再想想。”

  凡星低下头,安安静静回忆了几分钟,犹豫道:“想……律动吧。”

  穆康:“还有吗?”

  “沉浸进去的感觉。”凡星慢慢地说,“好像在那一瞬间……碰到了音乐。”

  “evan是指挥家。”穆康说,“刚刚说过了,指挥家需要把心中的音乐告诉演员、传达给观众。”

  凡星:“嗯。”

  “他告诉你的是音乐。”穆康说,“不是节奏。”

  凡星困惑地问:“什么意思?”

  “那段之所以过不了,就是因为你一直盯着节奏。”穆康一针见血地说,“你被困住了。”

  凡星思索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