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作者:亦子无      更新:2021-03-28 11:24      字数:2430
  庄中的货物,尽量把货物退给货商,退不了就低价出售给街坊邻居。白鑫带着阿水和林大去视察地形时得知此事,从中买下两匹好料子。若不是目前家中银子不够,他就多买一些。投入在老佟那里的银两,一部分在京都买了间店面转租出去,租子是一年一,暂时到不了手;而主要的银两则被老佟拿去做海贸生意,南货北售北货南销,这里头的利润十分惹眼,然而作为南边最大通商港湾之一的随州府一出事,不论投入多少均打了水漂。

  话说回来,田福安亲自摘下“福安布庄”的匾牌,上下扫视一下店铺,而后不再留恋,驾车载着铺子里的旧物离开。

  林大颇为多愁善感地立在门外叹息,白鑫已经拉着长流水进去丈量铺子各处的大小,念叨着这里那里作何布置。

  此间铺子与他们在桓鞅镇的有所不同:两间门面打通墙壁串联起来,后面隔出两个小间,其一作库房,之前是堆放多余的布料;其二可算作是休息间;之后有小门直通后街。比起前街的热闹非凡,后街稍显冷清些,小猫三两只走过。

  在白鑫看来,他们开店卖食物,只需让味道飘逸充盈整个店,甚至传出街上,以此吸引客人上门即可,不必多花心思在门面的装饰上。阿水则不以为然,赏心悦目的外表加上可口美味的内在,方能赢得客人欢心。

  小两口头一次意见相左,虽然没有吵起来,各自心里还是有些不快。遂又询问了秦氏与林大的意见。然而,秦氏其实想的跟白鑫差不多,她嫁入长家十几二十多年,却未能被长家的学识熏陶成雍容典雅之人,盖因她自小长在乡下,直到自我观念已成型方才转换地方,难以接受其他观念;倒是林大作为林家的家生子,或多或少见识了些大市面,他第一个念头便是支持长流水。

  白鑫见林大吱吱唔唔没有立即表态,哪里还不清楚他的想法。弄到最后,夫夫俩各退一步。于是定下基调后,接下来的一应事宜便好办了。

  做木工活计、联系猪肉铺送货、订制盛放食物的容器,白鑫忙得团团转,赶在腊月三十前几日完工。

  他们的店铺即将开张的事情,街上人来人往都传开了,毕竟当时田氏兄弟闹得那么厉害。

  田福吉缓过劲来便请他阿姆齐氏去黄主簿家告状,结果黄家根本没有搭理他们。田福吉眼看着马上到手的猎物飞到突然冒出来的小子身上,心里何等憋屈自不需说。

  他暗自寻思着要狠狠给白鑫一个厉害瞧瞧,至于白鑫和黄主簿的关系他却没有看在眼里。在他想来,黄主簿不过是个即将告老还家的秀才主簿,如何比得上他大儿子黄仲华堂堂举人老爷呢。有消息称黄仲华明年要到知州老爷身边任职,而他作为黄仲华的细君徐氏的堂弟,怎么都比白鑫同黄家的关系亲近吧?他可是打听过那个叫白鑫的家伙。

  那厢田福吉暗搓搓地盘算阴谋诡计,这边白鑫到老佟的传讯。周父献出的计策当真管用,潘将军领兵出战,一战便将海盗军打得溃败逃逸。一直抵抗外敌的屿城官民与隔壁赶来救援的镜城军马共同抗击外敌,坚守阵地,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但这只是开始。整个随州府沦陷,甚至威胁到更南边的利州府,要将这些侵略者全数赶出乃至歼灭,还有得战。

  老佟没有说出来的是,北方边境的外族大军蠢蠢欲动,将大部分兵力给拖住以至于来不及回援随州。否则林寻早已请旨赶来。

  这是白鑫在西江城过的第一个年。家里面最为积极的莫过于林大,备年货、打扫房子,忙得尤为带劲。可惜老佟不能回来一起过年。

  秦氏为白鑫和阿水一人做了一身新衣。大年三十早上,夫夫二人均穿上新衣裳,到前厅给秦氏磕头,得到两个红封。按理说,林大是下人,应该由主家给他发红封;只是他们这一家子主不主仆不仆的,分不清楚。

  几年前林大头一回在东西村跟他们过年,林大得意洋洋地拿出早就备好的红封,一人塞了一个,“从来都是入,今日我也分一次。”之后就成了惯例。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发乎情止乎礼,夫夫多年也到了这个程度了哈。

  写一下他俩初次有这个意思,之后的日子水到渠成就不用再说了。

  作者滚去去看琅琊榜。。。

  第88章第88章

  大年三十,街上的铺子几乎都关门了。

  天气不错,难得出了太阳,小孩们玩闹一会,身子活动开来,渐渐感觉发热出汗,便脱掉累赘厚重的外衣,此时长辈们需要注意一旦孩子们玩累了停下来歇息就得给他们穿上外衣,以受了寒风着凉。

  出去贴完对联,白鑫也脱下穿在外面的新袍子,挽起衣袖在厨房里头帮忙。好在他坐在灶台后面添柴烧火,倒是不必担忧会冻到。

  灶台上,秦氏在炸饭圆子。这是一种酥软香脆的随州小食,取吃剩下的白米饭加少量水混合地瓜粉,切碎的香葱或者韭菜、三层肉、豆腐倒进去,一起和匀、揉成团;油锅烧七分热,瓷汤匙舀出一小团单手轻轻捏出一个圆形,放入锅内,炸至外表桔黄色,用漏勺捞出来。外酥内软,特别美味,这东西需要趁热吃,放凉了会变硬口感欠佳,只在年节的时候才舍得做出来的美食,穷人家哪里舍得吃白米饭,更别说多做一些米饭留着炸饭圆子,而能舍得添加三层肉进去的百姓基本是那些家里吃得饱的人家。

  居郎君特意过来跟秦氏学习这个,韭菜便是他家无偿提供的。

  今年秋季没粮食取,他们在这大城中过活,一应吃食皆需花钱购买除非上山搜罗食物,秦氏便只做了两三样小食。

  厨房里忙活完,秦氏装了数盘食物提到厅堂的一个隔间,喊白鑫和阿水进来。里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放着诸多牌位,基本都是长家人;倒是左侧有白鑫的阿姆白其君的灵牌。

  起先,白鑫想要刻一方白老爷子的灵牌摆在这,但是秦氏告诉他不能这么做,老爷子要跟随白家承家立嗣的子孙,如今看样子应该由白宝书供奉他。白鑫方才作罢。

  按照以前在桓鞅镇的习惯,早晨和中午可以随便吃点东西充饥,好料放在晚上食用。三十的早上,吃的不再是稀饭小菜,秦氏煮了米粉,里面放瘦肉以及青蒜。米粉煮得有点多,足够他们吃到中午。白鑫也是经过苦日子的人,根本不觉得吃剩菜剩饭很糟糕,只要完全加热过、而不是半热不热的状态,吃这些基本不会吃坏身体。而且食物在冬季比夏季耐存放。

  晚饭有腌白萝卜炒肉、炖野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