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的确是两个皇子
作者:一芳子      更新:2019-10-26 08:12      字数:5430
  “皇上,当年皇后娘娘生下的的确是两个小皇子。”稳婆莫氏已经头发花白了,冥王看她年迈就在大殿上给她赐了座,尽管如此莫氏还是说几句话就喘得很。

  “莫氏,你有何证据?”冥王其实并不很相信他会凭空冒出另一个儿子,毕竟敬贤皇后当年怀孕的时候太医检查出来的也只是一个儿子。

  “皇上,民妇记得当时皇后娘娘生产的时候恰逢阿十族作乱,皇后娘娘生了大皇子之后就急着要去救您。皇后娘娘害怕小皇子会有危险就让民妇带着小皇子出宫,她在小皇子的胸口用了五星凤佩烙下印记。但是她还没来得及下床就又一阵腹痛,居然是又生下二皇子。皇上看看国师的胸口就知道了他是不是真的大皇子了。”

  莫氏说着还从怀里拿出了一块五角星形的玉佩说道:“皇上,这是当时皇后娘娘交给民妇的。她害怕您与阿十族两败俱伤,到时候两位皇子有危险就让民妇带着这个这枚玉佩还有大皇子出宫去。”

  “这是朕赐给皇后的玉佩。”冥王一看到玉佩就认出来了,这块玉佩是当时他在岳城受伤后就丢了的,没想到一直都在敬贤皇后身上。冥王红了红脸,难道那个时候她就已经喜欢自己了?紧接着他又是愧疚,如果平常他多与她相处,肯定就会发现玉佩的。

  众臣不明白冥王在看到玉佩后为何神色如此复杂,不过莫氏拿出的玉佩是皇上的,只要对一对国师的胸口就可以知道真相了。

  “那为何皇后娘娘不吩咐将太子殿下也一同带出宫呢?”二王爷追问,无论如何他都不相信会凭空冒出个大皇子来。

  “因为皇后娘娘曾经为了救皇上喝下了毒酒,这件事情宫里的老人都知道的。皇后娘娘身上的毒全部转移到二皇子身上了,太医给刚出生的二皇子诊断过无药可解。皇后娘娘为此只能是能保一个是一个了,就让民妇先带着大皇子偷偷出宫,二皇子交给了她的大宫婢,她自己则是去救皇上了。”莫氏回忆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皇后娘娘对皇上可谓是情深义重。

  “民妇当时抱着大皇子正要出宫却被人刺中了胸口晕死过去了,刺客可能不知道民妇的心是长在右胸口。等到民妇醒过来后才发现大皇子已经不见踪影了,民妇害怕被问罪就趁乱偷偷离开了。这个世上除了民妇和皇后娘娘的几个宫婢,恐怕是没人知道的。”莫氏至此已经完全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

  “既然你怕被问罪,现在又为何要站出来?”二王爷继续追问,不过他这话倒也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既然二十多年前怕死不敢说,怎么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就不怕死了吗?

  “皇上,民妇知道民妇是罪人,可是有人抓走了民妇的小孙子,如果民妇不说出一切的话他就保不住了,还请皇上相信民妇,民妇所说的句句属实。如果民妇敢有半句假话,就让民妇天打雷劈。”莫氏奔溃大哭,可怜她的小孙子,就那样被人抓走了。

  “带莫氏下去!”冥王不耐烦地让宫卫把哭哭啼啼的莫氏带下去,在大殿之上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文爱卿,此事是你发现的,你去检查检查国师的胸口是否有五角印记!”最先提出发现国师奉先就是当年的大皇子的是工部知常文博,故而冥王将检验的事情交给他。

  “国师,得罪了。”文博走到奉先跟前直接扒了奉先的上衣。

  “回皇上,的确有印记,正是五角星形的。”没多久文博就确定了答案,他不会看错的。

  “皇上,臣有话说。”当事人奉先开口了。

  “你说。”冥王也看过了,奉先胸口的印记的确是五角星形的,不过随着他长大成人印记大小不可能吻合,一时之间冥王也犯难了。

  “不管臣是不是皇后娘娘的儿子,臣已经有父母了,还希望皇上能够看在臣忠心耿耿的份上不要再深究此事。时过境迁,臣只希望能够好好孝顺现在的父母。”奉先这话意思就是很明显了,就算他真的是冥王和敬贤皇后的儿子,他也不想做皇家人。

  “西门爱卿,奉先入祖的日子就交由你来挑选了。”奉先不想当皇家人的模样反而让冥王相信他就是自己的儿子,这模样和那个臭小子当初简直一模一样。

  “是,臣遵旨!”西门笠连忙跪下遵旨。

  “皇上,既然国师的身份已经确定,他是嫡长子,那太子之位是不是?”文博再次出列,他之所以在听到当年皇后娘娘有两个儿子的消息后如此积极寻找大皇子,就是为了这一刻。

  “文爱卿此话何解?”私心里冥王还是中意秦岙做太子的,只是想到奉先也同样是自己的儿子,他也不好直接驳了文博的话。

  “皇上,文大人所言极是。若论身份,大皇子为嫡长子,更适合为储君。”秦岙平日里得罪的大臣多了去了,很快就有人站出来附和文博的话。

  “臣等附议。”又有大臣站出来附和。

  “文大人,储君之位岂容儿戏?太子殿下并没有犯什么大错,你们这是逼着皇上废太子吗?”临詹看不下去了,这太子殿下怎么也是自己的女婿,如今云儿已经嫁进了太子府,他这个做爹的自然容不得别人如此做法。

  “临大人,你嫡女嫁给了太子殿下,你肯定是要替他说话的。太子殿下不上早朝不论国事是为不忠,屡次冲撞皇上是为不孝,纵容太子妃行凶杀人是为不仁。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太子殿下就沾了三项,你说他可有半分为储君的资质?”吏部知常张涛振振有词,太子殿下做的糊涂事太多了,根本不适合做储君。

  “吕爱卿,你如何看法?”冥王没有理会其他人,反而是单独问了户部知常吕斌,吕斌科考的时候文章是得了冥王亲自点评的,且非常年轻,才二十多岁,也算上年轻才俊了。

  “回皇上,储君一事涉及颇广,臣以为应该由皇上来定夺,因为皇上才最懂得怎样的储君是对伊冥百姓最好的。”吕斌无声无息间又把问题抛回给冥王了,却不让冥王有任何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