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1-03-31 09:19      字数:2481
  测到,越王会往京营而去,在半月前,他便准备在某段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圈,虽建德帝提前驾崩,但人手也及时到了位。

  这归功于他前世的记忆。

  上辈子,即便赵文煊再不怎么关心京城,建德帝驾崩前后的大事,他还是很清楚的。

  京畿一带的兵力,主要是京营二十万大军,以及金吾、虎贲等皇帝亲卫。前世,建德帝同样驾崩得很突然,根本没留下只言片语,当时,由于没有秦王的介入,太子与越王还是平分秋色的。

  由于建德帝的平衡之道,通州常平仓一事被压下了,东宫基本没有损伤,太子不但没有劣迹,反而拥护者众多,先帝崩了,他上位是件很正常的事。

  照例,他应该顺理成章接受朝堂、兵权等,所有建德帝手上的东西,越王不过苟延残喘,日后拾便可。

  但很奇怪的,越王居然能接手了京营一半兵马,足足十万大军,加上他岳父成国公掌握的两个卫,他兵力甚至要胜太子一筹。

  几次指挥得当后,越王竟反胜太子,若非赵文煊及时赶到,他恐怕会真能干掉太子,顺利登基称帝。

  问题来了,越王是怎么接管京营一半兵马的呢?要知道京营的统领者,都是建德帝的心腹,能当皇帝心腹并掌兵权的,可不是庸碌之辈,能被轻易诱惑或者蒙骗的。

  太子才是新主啊?

  这般仔细分析一番,答案呼之欲出,这必然是越王在建德帝临终前,得到了皇父的掌兵信物了。

  赵文煊猜测是副印,毕竟虎符这玩意,谁也轻易不能乱碰的。

  而且这肯定并非正常渠道得来的,否则,建德帝不如干脆留下遗诏,传位与越王,这不更合情合理吗?

  这事既然前世发生了,这辈子也很可能再来一次,赵文煊便提前在去京营的必经之路上设了伏,欲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殿下,事成了。”徐非声音中有喜意,“若是能一举击杀越王,那便再好不过。”

  赵文煊摇头,“我方人手不足,越王应能突围而出。”

  京营的必经之路,正在建德帝的眼皮子底下,即便悄悄设下埋伏,也不能偷渡太多人手,亲王的亲卫队伍人数不少,越王放在自己身边的亦必然是好手,即便狼狈些,他也应能逃脱。

  若是连这都无法突围,越王上辈子也干不成这许多事了。

  赵文煊之所以命人设伏,与越王围攻八珍馆同理,侥幸灭杀越王倒是其次,他最主要的,是欲先削掉对方身边大部分党羽。

  士气有时很重要,越王不过刚开头,跟随他身边多年的心腹便死伤大半,这很折损士气。

  赵文煊话罢,不再多说,再次询问顾云锦可安好,得到肯定答案后,他下令,全速前进。

  先与麾下大军汇合,才是头等大事。

  第138章

  越王得了副印后,立即带领一干心腹,在亲卫队护持下,迅速下了西山,往京营疾奔而去。

  当务之急,须先持了副印,接管京郊三大营,只要二十万兵马到手,大局初定。

  一干心腹不论文臣武将,个个跨马而行,拼命赶路,颠簸不能让他们胆怯,诸人心内鼓噪,热血沸腾。

  胜利显然并不能毫无波折便得到的,没多久,他们便在一条必经之道上遭遇了伏击。

  突如其来箭矢如飞蝗一般密集,自两边高坡而下,骤不及防,瞬间让越王一行乱了阵脚,惨叫声四起,夹杂着利箭没入肉体之声,以及鲜血喷溅的“嗤嗤”低响。

  “快!来人,保护殿下!”

  亲卫统领也非庸碌之辈,他迅速反应过来,急急打马到越王身边,一边打落箭矢,一边吩咐手下人杀上高坡,先把伏击者从源头灭了。

  赵文煊派来的伏击者固然百里挑一,但越王随身亲卫也未见逊色,牺牲了一部分掩护者后,很快便有人冲上高坡,高坡上立即混乱了起来,箭矢立即减少,下面越王一众能喘口气,顺便分出更多人攻上去。

  伏击者首领不等越王等人趁机离开,立即一声令下,箭矢停下,高坡冲下一半人手,杀入人群。

  这些冲下去的伏击者,是有明确目标的,除了紧着招呼越王所在那块后,余下的,就直奔后面一干跟随的心腹去了。

  亲卫们当然先紧着护住主子,而越王这群心腹,是文臣多武将少,伏击者一时犹如猛虎入羊群,等亲卫队反应过来后,他们已瞬间杀倒一片。

  越王恨得咬牙切齿,忙分派人手过去,才护住了剩下那部分。

  在此时,高坡上的伏击者首领已搭弓上弦,闪着寒芒的利箭正对越王左胸,他箭术高明,能一弓发三箭,手一松,“咻”一声划破空气的声音响起,三支利箭声势若奔雷,眨眼间便到了越王近前。

  越王会武,但不算高明,他大惊之下,当机立断掷出手中佩剑,打落其中一只利箭。

  一直护在主子左右的亲卫统领奋力一击,暂杀退围攻他的两名袭击者,抬手格开了又近了一步的箭矢,不过他动作晚了些,只打中其中一箭。

  剩下的最后一支箭,不偏不倚,正正对准越王胸膛。

  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跨马跟在越王身边的靖海伯大吼一声,他奋力一跃,竟直接扑到越王身前,利箭“嗤”一声闷响,没入他的右边肩胛骨。

  “外祖父!外祖父!”越王扶住靖海伯,目眦尽裂。

  “殿下,你快走。”

  靖海伯年纪不小了,已经快有六十,这一箭虽没正中要害,但对他的损伤亦很大,他嘴角溢出一丝鲜血,勉强提着一口气说:“殿下,你别管我,先突围要紧。”

  他大约也知道自己情况严重,挣扎着要回到自己马上,以妨碍越王突围,看他的样子,似乎唯恐拖累外孙,决定留下来了。

  越王阴柔的俊脸上,还沾着外祖父点点灼热的鲜血,他仪态风度统统不顾,怒吼道:“外祖父,你说的什么话!”

  他怎么可能留下外祖父在这?外祖父不过伤了肩部,只要医治及时,肯定无碍的。

  越王吩咐心腹暗卫与靖海伯一骑,护着他,再接过身边人奉上的配刀,厉声喝道:“统统给本王下来,全力突围!”

  他扫了眼前诸多伏击者,这账只得日后再算。

  一时间,越王一方士气大振,迅速拢人手后,虽艰难,但历经一番血战,亲卫们到底也护着主子,突围而出了。

  伏击者没有追赶,对方人数其实要多出不少,他们是靠地理优势,及一开始的箭阵先声夺人罢了,任务既已完成,首领便下令迅速救治己方伤员,并押解上俘虏,一行人飞快打马,往西南方向奔去。

  *

  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及神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