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利益
作者:风影云影      更新:2019-11-05 03:59      字数:9610
  “秋收如何?”

  看着殿外的大雨,李铎的心情就和这天气一样糟糕。

  殿里的众臣心情也不是很好,尤其是武将那边,脸都阴的能滴出水来。也不知道今年的天气是咋滴,夏天雨水多也就算了,虽然在北方三州引发了洪涝,好在当时夏收已经结束,而且大夏极其重视水利,再加上官员也还行,可以说损失微乎其微。但没想到入了秋还有这么多的雨水,而且还时不时来一场暴雨,这让大夏君臣彻底没了脾气。

  新任户部尚书云修辰出来启奏道:”陛下,根据各地新上的报告,粮食减产倒不是太严重,估计也就比往年低了两成而已,严重的是阴雨连绵使得收获来的粮食没地方打晒。陛下,粮食不经过打晒的话,入仓极其容易霉变的。“

  李铎烦恼的揉了揉眉头:”我大夏三十个州有多少个受此影响?“

  ”十三个州影响严重,尤其北方三州最为严峻,剩下的十七个州倒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云修辰答道。

  ”北方三州的天象最近如何?“李铎看向钦天监监正司禄道。

  ”阴雨不断,不过根据最近的天象推算来看,再过个十日左右,北方三州将再无如此大雨。不过陛下……“司禄突然吞吞吐吐起来了。

  ”有什么话就说吧,难道有什么顾忌不成?“

  ”大涝之后必有大旱,请陛下做好明年大旱的准备。“

  ”爱卿可确定?“李铎霍然从龙椅上站起,犀利的目光如利剑般刺向司禄。

  迎视着李铎的目光,司禄斩钉截铁的道:”臣掌控钦天监三十年有余,在推算天象时可能犯过小错,但从未犯过大错。“

  ”那么草原上会发生大旱吗?“

  ”陛下,恐怕只有南疆会逃过大旱,而且草原上的大旱会更加的严重。“司禄想了想最近夜以继日推算的结果,慢慢回道。

  李铎想了想然后看了看殿里的群臣:”卫王今日怎么没有上朝?”

  曲方起身道:”陛下,您忘了卫王告了两个月的假吗?“

  李铎这才想起李澜那个家伙为了补偿家人,在上了半个月朝后就告了两个月的假,估计现在正在府里陪他的两个******。再次揉了揉眉头,李铎仔细的思考了一下道:”大将军,你牵个头,拿出一份十万军队在草原上征战一个月的方案出来,粮草的消耗是重中之重。“也不待群臣再上奏,李铎直接起身就往后面走去,殿前的司礼当即唱道:”退朝!“

  回到御书房换了身常服,李铎转身就出了宫,看看到了卫王府,李澜问在门前值守的仆役道:”朕那兄弟在家吗?“

  早就习惯了皇室的各种不靠谱,仆役回答道:”王爷正在书房练字。“

  李铎点了点头,制止了仆役的通报,自己摇着把扇子优哉游哉的往书房走去。

  看着门都不敲没点正形走进来的皇帝兄长,李澜将手里的毛笔在笔洗里洗干净,然后将笔头套好搁在笔架上。因为李澜知道,只要这个皇帝兄长一来肯定就没有什么太好的事情,十有八九又得往外面跑。

  吩咐仆役去弄点点心过来,李澜看着正在鉴赏自己书法的李铎道:”皇兄,有话就直说吧,又需要臣弟做什么?“

  放下一幅字,李铎赞道:“御弟的字越发有大家气质了,假以时日,创出一个流派没什么大问题。”

  闻言李澜有点哭笑不得,这是哪归哪啊,只好一拱手道:“皇兄到底需要臣弟做什么就直说,别打哑谜了行不?”

  在将李澜的书房里所有的作品都鉴赏了一遍,然后当仁不让的坐上了李澜的那把大椅子,拈起一块点心往嘴里一丢,李铎道:“还真有事要御弟帮忙,知道钦天监不?”

  李澜有崩溃的迹象了,真想冲上去掐住这个不靠谱兄长的脖子让他把所有的话一次性全说完。看着李澜那副样子,李铎也知道该适可而止了,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点心沫子道:”钦天监说明年会有大旱。“

  大旱,这两个字一下就让李澜警醒过来,得益于大夏重视水利,往年即使遭遇大旱大夏损失也不是太重。但早年行走江湖的李澜却在别国见识到了大旱后的惨景,什么流离失所都是轻的,人相食,这三个史书上轻飘飘的字却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了李澜面前。当时的惨景不忍卒说,只要能吃的东西就没有咽不下去的,难民中只要有人倒下,一炷香后除了一具连鲜血都被舔得干干净净的白骨什么都没剩下。看到那副场景后,李澜足足吐了三天。现在回想起那副场景,李澜感觉自己的胃又在翻腾。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皇兄?”

  “大月王朝发兵二十万攻打大云王朝的西河关,结果被守将聂成夜袭成功,二十万大军星散,连同元帅在内所有的高级武将全数战死。算上折在南疆的三十万大军,还有这些年四处征战损失的军队,兵部做了个统计,大月王朝最精锐的一百二十万部队已经被败得差不多了。”

  “皇兄是想让南疆再给大月王朝添点堵吧?”

  “没错,朕记得南疆的粮食是一年三熟吧。”

  “是的。”想起南疆对待粮食的做法李澜就心痛,超级败家子的做法啊,“因为多瘴疠也多蛇虫,南疆的人口一直不丰,再加上南疆湿热粮食难以长久保存,所以多出来的粮食除了喂牲畜和酿酒外,很多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烂掉。不是南疆人不想卖粮食,而是粮食根本卖不出去,相比粮食,我们这些南疆人眼里的北人更喜欢用丝绸铁器换取他们金银铜锡还有宝石珠玉。”

  “如果朕用军备和南疆换粮食的话,御弟你说这生意做的成不?”李铎神神秘秘的说道。

  李澜思考了一会儿道:“做得,不过得看是什么样的军备?”

  “御弟你在南疆呆过,也是你带着南疆军击败了大月王朝的三十万大军,南疆人需要什么,你应该知道吧?“

  ”南疆气候湿润,金属和皮做的铠甲都不适合,只有竹藤木这一类的铠甲很好。而且南疆人由于常年和虎豹蛇虫打交道,可以说人人善射,弓箭也是急需品。臣弟记得当年大夏制造过藤甲,而且府库里到现在还有足够五十万大军的藤甲在那,如果不是藤甲怕火的话,光从防御来看,藤甲甚至比山玄甲还好,而且还更加轻便透气。“

  ”御弟是说,用弓箭和藤甲去和南疆交换粮食?”

  “是的。反正这些藤甲不知道什么时候启用,放在府库里也是生灰,还得耗费大批人力物力保养,不如拿出来去和南疆换取粮食。而且南疆人虽然善射但不善于造弓,我大夏只需要两石弓就足以打动南疆人的心了。这些年大月王朝和南疆只见龌鹾不断,皇兄,你说有了这么一大批军资到了南疆人的手里只能,南疆人要是不去找下大月王朝的麻烦臣弟都不信啊。”

  “哈哈!”李铎大笑了三声,“御弟知道朕为什么来找你了吧?”

  李澜叹了口气道:”看上臣弟的名头了对吧,于国家而言,臣弟是大梁王朝的驸马,而要做这么大的生意,以我大夏目前的情况而言,从大梁走水路是最好的选择。而从民间的角度来看,尤其是江湖武林来看,臣弟是‘三剑’之一,绿林****都得给点面子,至于南疆那边,臣弟和五圣教的蛇王还有百蜈王有兄弟朋友之谊,和五圣教的老教主还有蝶后也有半师之情。皇兄,有臣弟这么一个这么好的资源您不利用您就不是大夏的皇帝了。“

  ”就这么定了,御弟,你给大梁皇帝去一封书信,最后拉上端王妃,而且将大旱的情况也向大梁王朝说明。与其让大梁王朝猜度,不如将这份生意也让大梁掺合进来,有利益才好办事。“

  ”臣弟知道了。“

  ”好了,朕去看小琳儿了,这事就劳御弟多费心了。“

  看着当了甩手掌柜转身就走了的李铎,李澜摇了摇头铺开一张宣纸很快写好一封书信,然后去了后院找了梁洛芊夫妻二人嘀咕了一通后。李澜迅速的将手里的书信用火漆封了口,打发李平迅速用快马往大梁和南疆送去送去。

  看着这封女婿女儿送来的书信,大梁皇帝吃了一惊,赶紧将钦天监监正召过来,在从钦天监嘴里得到了会有大旱的肯定消息后,立即召集重臣商议,商量了一个下午认为很划算,痛快的批准了这个建议,而且用自己那个女婿名头也能将收益最大化。至于南疆人去找大月王朝的麻烦,就不干大梁什么事了,虽然大梁大月隔了好几处山头还有几个小国,但大月王朝的指手画脚也让大梁王朝相当不爽,动手做不到,上眼药还是行的。

  至于南疆就更好了,在看到李澜的书信后,南疆上下皆是大喜,要知道每年看着那么多的粮食烂掉说不心疼都是假的,但粮食在北人那里也卖不开不止各寨头人头疼,五圣教上下也伤脑筋,现在好了,有个人要大量的收粮食,而且除了用丝绸铁器外更重要的是用藤甲弓箭来换,而且这个人还是南疆人最信服的李澜。效率很快,没人反对,主要的大寨头人在五圣教总坛呆了不过一个上午就将这件事整的井井有条了,毕竟相比较丝绸铁器而言,藤甲弓箭才是真正让人眼红的所在。

  利益,将大夏、大梁还有南疆紧紧的捆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