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作者:寻香踪      更新:2021-09-24 07:08      字数:5351
  《巾帼》报创刊号刊印了一万份, 皆是免费发放的, 建业城中断文识字的女子都竞相传阅着这份报纸。

  萧彧还将《巾帼》连同《星火》一并送往各地学塾。宣扬男女平等, 当然先得改变男性歧视女性的观点, 尤其是学塾的夫子们,他们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这些夫子的观念格外重要。孩子就是一张白纸, 师长们往这张纸上怎么涂,将来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

  萧彧深知,男女平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许需要几十上百年, 甚至几百年。但总要有人去开这个头, 既然让他赶上了,自然就该义不容辞带这个头。

  九月开学的时候,各州城都开办了女子学塾, 专门招收六年级及以上的女学子, 提供食宿, 女子可以入学塾寄宿, 学费全免,食宿自理,但价格也不贵。

  其实就相当于女子初高中,因为这个年纪男女性别意识已经非常明显了,也是父母长辈最为担心的时期,如若能有专门的女子学塾,就会减少许多风险。

  各地女塾招收的学子数量不等,总体而言,还是比上学年的人数多了一些。萧彧很满意,任何事都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就会好起来。

  吉山快十月才回到建业,除了满载而归的货物,他还带回了两匹波斯马。那马儿神骏非凡,尽管在海上漂泊了将近两个月,这马儿也不显颓态与疲态。

  萧彧不懂马,但是看着这样神骏的波斯马,也爱不释手:“吉山,真有你的,你居然把马给带回来了,竟然还是两匹!”阿拉伯马可是最为优良的马种了,比汗血马都优秀呢。

  吉山嘿嘿笑:“其实是闵大人的意思,他早些年也一直想带来着,但怕马儿在船上熬不住。这次我可是费了老大劲才带回来两匹马,每到一个港口都牵马下船活动。这上马下马费了不少功夫,比平时多走了半个月。幸而两匹马都争气,没出什么大问题。”

  萧彧笑逐颜开:“不错,不错,值得嘉奖!是一公一母吗?”

  “对,公的用来做种马,以后咱们也能有好马了。”吉山说。

  “可算是把马给带回来了,干得不错!”闵翀笑着拍拍吉山的肩。

  当然,所有人里最高兴的莫过于裴凛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翻身上了那匹乌黑发亮的公马。

  吉山连忙喊:“裴将军小心,这马烈得很。”

  那马儿确实不太服从,裴凛之翻身上马的时候,它后腿用力蹬了一下,臀部一顶,试图将裴凛之摔下马背。但裴凛之什么烈马没骑过,他身体半弓,双腿紧紧夹着马腹,勒紧了马缰绳,任其在院子里颠簸。

  萧彧倒也不担心裴凛之的安危,知道他完全应付得过来,笑着说:“看来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好马气性都大。”

  吉山说:“正是,这马平时也没人能够驾驭得住,都是泰安帮我照顾的。”

  萧彧好奇地问:“泰安是谁?他竟能驯服这样的烈马!”

  吉山脸上露出一丝羞涩:“泰安是这马儿的原主人,她家是养马的。”

  萧彧惊讶道:“你不仅把马给带来了,把马主人给请来了?那得见见啊,感谢他为我们送来了如此神驹。”

  吉山说:“晚一点吧。泰安是个姑娘。”

  萧彧一愣:“养马的姑娘?”

  一旁的闵翀说:“吉山,你该不会将人家马场主的闺女都给拐来了吧?”

  吉山憨笑:“不是拐来的。她爹答应我和她的婚事了,我们还在那边成了亲。”

  萧彧无比诧异,然后哈哈一笑,拍着他的肩说:“不错啊,真有你的,好小子。有出息!赶紧把你娘子带过来给我们瞧瞧啊。”

  吉山说:“我已经让人将她送回家了,颠簸了这么久,都累得不像样子了。明日再带她来觐见陛下。”

  “好!好!”萧彧惊喜莫名,没想到吉山这家伙不声不响就娶了个异族媳妇回来,“那要好好照顾人家,万里迢迢跑到我们这里来,从此以后没了娘家作为依靠,你可不能辜负了人家。”

  吉山满脸痘是幸福的笑容:“陛下,我知道的。”

  萧彧扭头看着一旁的吉海,笑道:“吉海,你大兄这不声不响就成了亲,现在就等你了。”

  吉海黝黑的脸膛上飘上一丝红云:“恭喜大兄!陛下莫要取笑我。”

  萧彧对吉山说:“鱼儿和思归已经定了亲,打算等你回来之后就成亲。你们兄妹三个,现在就差吉海没着落了,你这做兄长的,碰到有合适的女子,也给你弟留意一下。不过也不着急,回头我让苏大人留意一下,看看哪家女眷比较合适,给吉海说个媒。”

  吉海脸更红了:“陛下!”

  萧彧哈哈笑:“不要害羞嘛,也到该成亲的年纪了。”

  他这话一出口,闵翀、吉海兄弟都忍住抬眼去看他,他自己就是个典型的到了年纪不成亲的主。

  萧彧发现大家都在看自己,说:“你们看我做什么?我儿子都有了。”

  众人都低下头不说话。

  裴凛之骑着马在院子里跑了几圈,那马儿终于驯服了,他驱马跑到众人身前,轻松地跃下马背,说:“好马,真乃神驹!陛下,我想要这匹马,能否赐给我?”

  萧彧笑起来:“当然可以,裴将军功勋卓越,自然该配神驹!这马就归你了!”

  裴凛之说:“这马儿实在是神骏,浑身乌黑,一根杂毛也无,我欢喜得紧,陛下帮忙赐个名字吧。”

  萧彧抬手摸了摸马儿的鬃毛,那马儿被人摸得很不耐烦,扭头准备朝萧彧喷个响鼻,却在看见他后停下了,转过头去,扭了扭脖子,没再抗议。

  吉山惊奇地说:“什瓦一般都不让人碰它的,居然没给陛下脸色看,看样子它很喜欢陛下呢。”

  萧彧说:“它波斯名叫什瓦?有点怪,还是起个汉名吧。它通体乌黑,没有一丝杂毛,就叫乌云吧,能踏云逐月的神驹。”

  他话音一落,在场所有人都笑了起来,萧彧一愣,然后也跟着笑出了声,他光想到黑云俗气,乌云好听些,但是没想到乌云这个名字也太普通了。

  萧彧说:“那就改叫闪电,乌云出现了,闪电也就跟着来了,没有什么会比闪电更快的了。”

  裴凛之摸摸神驹的头:“听到没有,以后就叫闪电了。”

  萧彧看着另一匹体型稍小点的马儿:“这是匹母马?”这母马颜色灰白,虽不似闪电那般神骏,但模样也极其清秀,配得上闪电。

  吉山说:“这马性格温顺,而且耐力极佳,可以给陛下当坐骑。”

  萧彧伸手取摸母马的头,这马儿还真的非常配合地在他掌心里蹭了蹭,他心花怒放:“真是匹好马。我喜欢,给你也起个名字吧。叫什么好呢?叫共和吧。”

  众人好奇地看着萧彧:“陛下,共和是什么意思?”

  萧彧笑笑:“这是我的一个理想,共和就是天下为公。”虽然在他这里走向共和是不可能了,但并不代表他不想,他愿意朝这个目标前进,而且也算是给自己曾经的二十几年人生留一个纪念。

  众人都一知半解,唯有裴凛之了解他所想:“既然陛下要起这个名字,那就叫共和罢。”

  第二日,吉山便领着他的新婚妻子泰安进宫来了。这姑娘是典型的波斯人长相,白肤发棕,高鼻深目,眼睛颜色是绿色的,身材也高挑丰满,非常漂亮,跟吉山倒是一对璧人。

  她进宫来引起了不少人侧目,虽然大家早就在番禺见过波斯商人,但那都是男人,这还是头一回见到波斯女人,大家都好奇死了,长得真怪异啊,眼睛和头发竟会是那个颜色,皮肤都快赶上脂玉白了。

  萧彧见了对方,满脸都是赞赏之色,没想到吉山这小子还挺能干,竟然能够娶回一个这么漂亮的媳妇,之前说要自己找,恐怕是老早之前就已经看对眼了,这次是下定决心将人带回来。

  泰安见了萧彧也不羞涩扭捏,大大方方地行礼。马场主的女儿,想是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胆子非常大。

  她汉话不太会说,都是吉山帮她当翻译。

  萧彧亲切地跟她聊天,欢迎她来到中土,并让她安心将这里当成自己家,如果生活上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有什么要求大可以跟自己提。

  泰安提了个要求,希望能让她去照看马场。

  这倒是很出乎萧彧预料,不过仔细一想也能想得通,她刚到建业,人生地不熟,各方面都不熟悉,只有马儿是她最熟悉最喜爱的,跟马儿在一起,她才会觉得自在,也能排遣一些孤独与思乡之情。

  萧彧挺佩服这姑娘的勇气,为爱走天涯,但也充满了同情,便说:“只要你不怕辛苦,当然可以。不过我倒是希望你能尽快学会汉话,融入到建业的生活中来。再找点别的感兴趣的事做。吉山你想办法为泰安找点其他的兴趣爱好。”

  吉山连忙应承下来:“是,陛下!”

  第164章 边市

  这一年风调雨顺, 又因全面推广杂交稻,粮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产量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即便田亩尚未均分到户, 百姓这一年也不会短缺粮食。

  虽然丰收, 市面上粮价并不低, 因为明年开春后, 田亩就均分到户了,大地主们此时不囤积粮食,以后就得花钱购买了。

  萧彧也没在意, 谁家都不缺粮, 粮价再贵也不影响民生,更何况官府调控,粮价再贵也翻不出天去。

  田亩均分到户之后,百姓就无需将所有的田地拿来种粮食,可以种一些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生活质量也该改善一下了。

  王涓带着手下一群得力干将, 经过不懈努力,反复钻研,历经数年时间,终于改良了棉纱纺织技术。新研发的织布机不仅织布速度快上三分之一,织出来的布也更为绵密匀称, 还能错纱配色, 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和布匹质量。

  萧彧便授意工部用这种新型纺织机开设纺织厂, 工厂设于各州城,从城中或者附近招收女工, 生产出的布匹除了供军中所用, 多余的便流通到市场中去。

  想要国泰民安, 国富民强,就不能不走工业化道路。当然,目前这种生产力还远谈不上工业化,只是工业化的雏形而已。

  令萧彧安心的是,今年北边情况也很稳定。西戎有小股部队袭扰过上洛郡,但是并没能讨到任何好处,便没有再来。估摸着也在积极练兵备战。

  倒是远在塞外的柔然,派了使者前来,希望能与安国进行商贸往来。

  柔然地处苦寒的塞北,以游牧为主,以肉类、奶制品为主食,这些食物营养丰富,然而难以克化,必须要辅以蔬果,肠胃才不容易患病。

  夏天的时候柔然人尚能采集各种野菜野果缓解这一问题,到了冬天,百草枯折、白雪皑皑,根本就见不到丁点绿色,必须要饮茶才能防止生病。

  柔然想用他们的皮毛跟安国换取茶叶,是以特意遣使者前来协商商贸之事。

  萧彧当然不反对贸易往来,他说:“互通商贸往来有利于双方,朕当然不会反对。只是柔然与我国中间隔着东戎与西戎,路途遥远,戎国民风彪悍,我们的商人不敢横穿戎国与贵国贸易。如若贵国商人能抵达安国,我们自然是举双手欢迎的。”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来我们这里可以,但我们不会冒险去你们那边。

  柔然使者说:“我们可汗说,也许可以跟东戎商量一下,在东戎选定出一个地方,作为三国贸易据点。凡三国商人,皆受约定保护,凡有劫匪,便由三国联合出兵围剿。”

  萧彧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那么东戎是什么态度?”看样子柔然很想促成这次商贸活动。

  使者说:“暂且未知,不过去东戎的使者与我是同时出发的,此时想必早已商议完此事了,就是不知结果如何。如若东戎皇帝同意,届时我们将与东戎使者一并前来商议此事。”

  “如此甚好!”萧彧满口答应下来。

  待柔然使者退下之后,王启不解地说:“陛下,这柔然人野蛮无比,肯定没安好心,何必与他们来往!”

  “王大人,国与国相交,最重要是利益,而非情义。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萧彧笑着摊摊手。

  王启看着萧彧,他本以为萧彧年少气盛,肯定咽不下当初柔然遣兵对安国攻城略地之仇,没想到他竟如此成熟老练。

  萧彧说:“王大人,届时与两国使者谈判是你之责任,你与闵大人一起去,尽量将商贸地点选在东戎与安国边境之上。如此一来,我们还能抽取一定的商税。”

  闵翀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朝萧彧竖起大拇指:“陛下英明!”

  裴凛之也有些不解,但他只是私下里问萧彧:“我们迟早会与东戎开战,还有必要与他们合作吗?”

  萧彧微笑道:“以后开战那是以后的事,现在没有打仗,那就还不是仇人。做生意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谁也不吃亏,难道不好?”

  裴凛之抬抬眉:“没想到你竟如此通透。”

  萧彧轻轻叹息:“也不是我通透,而是看得多了,学来的经验。治国跟治家不一样,设若你跟邻居有仇怨,纵使老死不相往来,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但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不与他国交流来往,这便是落后的第一步,落后的结果就是挨打,我可不想做挨打的始作俑者。”

  “你说得对!”裴凛之抬手抚了抚他的肩,没有人比萧彧更适合做皇帝了,他就是一代明主。

  数日后,东戎使者果然抵达了建业,目的就是商讨选建贸易据点。

  因为是在建业谈判,安国占据了地利优势。在闵翀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之下,柔然与东戎两国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接受了将贸易据点设在安国境内的彭城。

  彭城是个离东戎不远的县城,此处有大量安国驻兵,本来目的是为了提防东戎来袭,不过以后就可以说是保卫三国共同的贸易据点了。

  选定贸易据点之后,闵翀又开始与他们商谈贸易规则。做生意的窍门闵翀拿捏得最为恰当,他谈判的结果,自然是分毫不让,而且还让对方心服口服,觉得自己还不吃亏。

  王启在一旁看得瞠目结舌,本来与外国使者谈判是他的职责,然而今日根本就没怎么让他开口。

  闵翀谈完细节之后,便说:“通商之事咱们就先这么商定了,回头我们王大人写好协议,再与二位大人签字画押。王大人,接下来的事就辛苦你了。”

  王启回过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