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作者:寻香踪      更新:2021-09-24 09:35      字数:4782
  裴凛之嘱咐左右:“去搬些柴草来。”

  左右答应着出去了,裴凛之瞥一眼地上的萧烨:“这把火,便是我为你送行的火,也是偿还那日被你的野心烧死的无辜百姓的性命。”

  他不待萧烨咽气,便转身出去,将士们搬来了大量的柴草,将屋里屋外都堆满了。

  裴凛之亲自将火引子扔上柴堆,顷刻间,整个小院便浓烟滚滚,直冲天而去。

  裴凛之站在院子里,看着熊熊大火摧枯拉朽一般燃烧起来,点燃了整个小院的房子。这院子修在花园中,周围并没有缀连的房子,倒是不担心牵连别人。

  一直到整个院子都烧干净,房子塌下去,火焰熄灭下去,他才带着人离开。这个见不得光的罪魁祸首已死,接下来,便是该收拾那帮子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世家大族了。

  第190章 清算

  裴凛之带着将士撤退之后, 杨家人这才敢从屋里出来,发现花园里的院子失了火,感到无比惊讶, 这些人为什么在他们家放火?

  平日里负责往那个小院送吃食的仆人知道里面住了人,悄悄过去看了一眼, 但是没敢凑近,直觉告诉他里面应该死了人, 但也没敢说, 得等家主回来才能说。

  杨家人很快又发现, 他们被控制起来了,有一队士卒堵住了院门, 不允许人出入。这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但家里做主的人不在,他们只好惴惴不安地一边猜测一边等待。

  今日早朝的事特别多,萧彧挨个抽查各部的公务, 平日里通常辰时就下朝了,今日到了巳时, 依旧没有结束的迹象。

  杨芃与杨焘跪坐在殿上, 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又干了, 他们跪坐的席子也湿了,如坐针毡, 度日如年, 说的就是他们现在的状态。

  萧彧慢条斯理地听着公务汇报,一边等裴凛之回来。

  裴凛之凌晨出门的时候, 就已经嘱咐过他了, 他前去缉拿凶手, 待他回来之后再下朝。

  萧彧得知终于要尘埃落定, 总算松了口气, 这样剑拔弩张的日子真是太煎熬了,他不想总这么神经紧绷着,不利于身心健康,也累人累己。

  熬到巳时中,殿上几乎所有人都去方便了一次,唯有杨氏伯侄没去,约莫是流汗太多,体内的水分已经排得差不多了,没有尿意。

  萧彧皱起眉头,频频朝殿门望去,是事情办得不顺利吗?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终于,听到外面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萧彧赶紧抬头,远远地,就看见裴凛之大踏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大群全副武装的金吾卫。

  裴凛之大踏步走进殿内,单膝跪地:“臣参见陛下!”

  萧彧看着他,说:“爱卿平身。今日为何来得如此之晚?”

  裴凛之站起来,说:“臣今日终于查出了端午日刺杀陛下的凶手。”

  萧彧面色一喜:“果真,是何人要刺杀朕?凶手何在?”

  裴凛之侧过身,居高临下冷冷地扫视了一圈殿上的众大臣:“凶手便在这大殿之中!”

  他这话一出口,殿上不少人都打了个哆嗦,杨芃更是吓得差点失禁。

  “什么?!”萧彧假装吃了一惊。

  闵翀问:“裴将军,此话当真?”

  裴凛之说:“二位杨大人,你们来说说,当日为何要刺杀陛下吧。”

  杨芃憋了一早上的尿终于控制不住尿了出来。

  杨焘虽然年轻,却是在刑部任职,见过各种场面的严刑逼供,心理承受能力要比伯父强上一些,他闻言赶紧从座位后面爬了出来,匍匐在地:“陛下,臣是冤枉的,臣什么都不知!”

  萧彧冷漠道:“此事朕已经全权交由大将军处理,他既这么说,想必也不会冤枉杨大人,那就由大将军来审理此案吧。”

  裴凛之说:“臣遵旨!来人,将两位杨大人带下去,送大理寺天牢关押,没有陛下与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探视。”

  很快,门外进来了四名金吾卫,两人一组,将杨芃杨焘伯侄带走了。杨芃已经瘫软在地了,被拖走的时候地上出现了一道明显的水渍,刹那间,整个殿内都充满了一股子难闻的异味。

  萧彧嫌恶地皱起眉头,看着裴凛之:“大将军,杨大人便是凶手?”

  裴凛之朝殿上再看一圈,说:“据臣调查,杨大人便是主谋,此外这殿上还有几位大人是他们的从犯,李大人、崔大人、程大人都参与了此案。”

  杨芃与杨焘自然不是主谋,但萧烨住在他府上,现在萧烨已死,他们顶替萧烨做主谋也算是顺理成章,而且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裴凛之这话一说,殿上又有几名大臣如筛糠一般:“陛下,臣冤枉啊!”

  裴凛之说:“诸位都是朝廷命官,陛下器重的栋梁之才,我若是没有证据,岂敢如此污蔑诸位大人的清誉?造反可是诛全族的重罪!来人,将这三位大人都请出去,送大理寺关押!”

  又有金吾卫进来带人走。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这几位见大势已去,慌忙跪地求饶。

  萧彧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果真是一帮子养不熟的白眼狼么?

  裴凛之说:“陛下,此事恐还有牵连,请陛下下一道圣旨,待彻底查明真相之前,城中各大族不得私自出城,有违令者,皆以谋逆罪处之。”

  萧彧问:“你的意思是,城中大族跟这事还有牵连?”

  裴凛之说:“根据臣的调查,此次参与谋逆的,多为世家大族。当然,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参与了。”

  他们君臣一唱一和,殿上所有出身世家大族的人顿时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萧彧叹息:“既如此,那就依你。要对此事查个彻底,绝不姑息一个作奸犯科之人,当然,也不能冤枉一个无辜之人。”

  裴凛之抱拳行礼:“臣谨遵陛下旨意!”

  萧彧站起来,无力地摆摆手:“罢了,今日朕也乏了,都退了吧。”

  于是殿上的大臣们都纷纷起身,如鸟兽一般散去。

  这件事可谓震彻朝野,尤其是对建业城内的世家大族来说,简直就如同五雷轰顶。

  当初萧烨回来,悄悄找上一个大族,然后利用这个大族将他认为能够拉拢的大族都拉了过来,许诺如果能夺回皇位,便如数奉还各大族原本的私产,并且加官进爵,享尽荣华富贵。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这种诱惑,倒也不是完全不心动,只是比较清醒,认为弑君的风险太大,成功几率太小,并没有参与刺杀案。

  然而今日听到裴凛之与萧彧的说辞,足见当日密谋之事已经彻底败露。这下让那些世家大族彻底蒙了,参与过的顿时有种命悬一线之感,纷纷开始给自己找出路,是干脆自首领罚,还是舍弃一切,设法逃出城去,只求能活下去?

  那些知情但是并未参与事件的大族们也都不好过,他们虽然没参与密谋,但也是知情不报者,要追究起来,他们也难逃罪责。萧彧会放过他们吗?

  这事一出,整个建业城内都人心惶惶,那些世家大族就没有多少能睡得着觉的。

  萧彧面对这一情况,内心除了寒凉,还是寒凉。

  根据裴凛之提供的消息,建业城内至少有半数左右的世家大族都对刺杀一事是知情的,就算是没有参与到谋逆案中,也算是知情不举,所以要问罪起来,谁也逃不掉。

  他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多知情者,居然没有一个人跟他透露消息,他就这么不得世家大族的心!

  这些人恐怕想着,如果萧烨真能将自己扳倒,那么他们也能跟着吃肉喝汤吧。因而即便是没有参与刺杀案,也都袖手旁观等着看戏呢。

  裴凛之安慰他:“陛下倒也不必如此难受,本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之人,正好趁此机会将他们打压下去。”

  闵翀说:“裴将军说得对,我早就看那些世家大族不顺眼了,总想找法子惩治他们,但苦于找不到机会,此次难道不是正好?”

  闵翀属于新贵,与那些世家大族素来不对付,哪怕是他身居高位,那些世家大族见了他,鼻孔也是朝上的。

  裴凛之说:“而今萧烨已经彻底伏诛,世家大族又主动送上门来让咱们收拾,陛下可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嗯。”不过这也坚定了他打击世家大族的决心,这次他绝不会手软,该杀就杀,该罚就罚,老虎不发威,还当自己是病猫呢。

  第191章 处决

  裴凛之之所以能这么快锁定杨家, 是从弩枪这边着手查出来的。这批弩枪是从崖州带出来的那批,后来工部对弩枪进行了改良,增加了射程,这一批就退役下来, 专门作训练用。

  用坏的弩枪便废弃在仓库中。前段时间, 金吾卫的一名校尉偷偷将这批损坏的弩枪带了出来。

  裴凛之通过排查, 找出了这名偷弩枪的校尉。从这名校尉身上顺藤摸瓜,找出了指使他这么干的袁家。

  再以袁家为突破口,撬出了整个事件的幕后主使,以及参与整个事件的世家大族们。

  于是便有了直接在朝堂之上抓人的举措。

  从这些世家口中得知,萧烨三月初就回到了建业,一直都藏身于杨家的小院里。也就是说,为了这场刺杀, 他们密谋了两个月之久。

  自从萧彧推行均田制后,那些世家大族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尽管有些家族已经转行经商,但跟从前那种坐拥良田数万亩, 挥金如土地享用民脂民膏的日子比起来, 生活质量下降了不知道多少档次。

  也有不擅长做生意的世家,连本金都能折在里头,坐吃山空的日子越过越困窘。由奢入俭难, 这些人每每念及当年的奢靡生活,就少不了把萧彧恨个咬牙切齿。

  正巧这个时候萧烨突然回来了,许诺要将他们失去的一切都还回来,只要事成, 这些人全都是有功之臣, 泼天的富贵将享用不尽。

  这就类似于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于是这些人私下里开始活动起来, 积极说服并拉拢那些对萧彧心存不满的世家大族。

  整件事出力最大的便是杨家,所以说他们是密谋造反的主犯毫不为过。

  萧彧得知整个事件经过,有点想不通,杨家伯侄两个都在朝中任职,官阶还不低,居然还有造反之心。看来杨芃对他贬职一事一直怀恨在心。

  一个月后,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查了个一清二楚,主犯萧烨早已被裴凛之处决掉了,而这人名义上早就死了,所以不会再提出来是他在造反,造反的主谋便变成了杨家。

  造反在哪个朝代都是重罪,死刑是逃不掉的,按原来的律法是株连三族。只是这些年萧彧一直在致力推动完善律法,已经没有株连三族的律法,但杨家本家是逃不掉的。

  那些从犯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被判死刑、流放者不计其数。知情不报的世家大族们,也受到了惩罚。

  所有参与谋反的世家大族的子弟永世不得参与选拔考试,不得入朝为官。

  宣判结果出来后,整个建业都变了天,有将近一半的世家大族都在被清算行列,这对剩下的世家大族来说,无疑是当头一击,震慑灵魂。

  尤其是家族子弟永世不得入朝为官这一条,简直就是断绝了这些世家大族们的希望。

  世家之所以成为世家,正是因为高居庙堂数代,书香传家,才换来了家族的昌盛,如若不能入朝为官,他们就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永远都将居于社会的最底层。

  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已经到了酷暑六月。

  烈阳当空,知了嘶鸣,萧彧放下手中的朱笔,伸手抹了一把下巴上的汗珠。

  一旁看奏折的裴凛之瞥见他的动作,赶紧搓出水盆中的布巾,递过来:“擦把汗。”

  萧彧拿起来擦了把汗,又就着裴凛之端到嘴边的冰镇酸梅汤喝了一口,舒服地叹了口气:“爽!太热了。”

  裴凛之说:“太热的话,就早点歇息,待早晚凉快了再处理,反正最近也没那么多紧急公务。”

  萧彧看着他笑:“我想趁早将这些奏折批完,腾出时间带阿平去紫金山打猎。前段时间他生辰,我们都忙着处理那些事,都没空好好陪他。过些日子你又要去边关,趁你还没走,满足一下他的心愿。”

  裴凛之深深看着他,凑过,额头贴了一下他的额头:“好,我陪你们去。”

  萧彧满足地叹息:“如今心病已去,出门应该要安全多了。”

  以前萧烨下落不明,世家大族各自心怀鬼胎,到处都是潜藏的危险,他不敢随意出行,怕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如今谋逆之事平息下来,萧烨已死,世家大族也被敲山震虎,想必以后都不敢动歪心思,会夹着尾巴好好做人,他唯一要防的,估计只有邻国的杀手了。

  “趁着我还在家,多陪你出去走走,成天宅在这院子里,实在是委屈了你。”裴凛之抬手摸摸他的后脑勺。

  萧彧突然感慨:“我现在迫切希望长安宫殿修好,便能迁都了,这样可以顺便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