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节
作者:封玖      更新:2021-10-17 16:22      字数:2993
  只是,这世道对女子还是过于苛刻了。

  她空有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

  听闻楼喻来意,自然惊喜异常。

  “殿下,您的学院当真要招收女学生?”她问,“会有人家愿意送姑娘家去读书?”

  楼喻笑答:“夫人不必担心,而今新城总衙中就有女子任职,地位和薪酬都不低,纺织厂中也有女管事,不管在衙门任职,还是当管事,都需要经过考核,考核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老百姓都是实在人,他们根本不想那么多,有面子、能赚钱才是真理!

  庆州有很多人都羡慕唐雯、尤慧以及纺织厂的女工们。

  要是女孩子读了书,以后参加考试,不就能考进府衙当官了吗?就算不当官,那也能去工厂里面当个管事啊!

  而且,楼喻还颁布了政策,第一年入学的学子,等成功毕业,学院会直接分配工作。

  直接分配?!

  这还犹豫什么?

  旧城学堂那么多学生,念了那么多年书,能考出去当官当管事的能有几个?

  政策一下达,庆州城的老百姓都蠢蠢欲动。

  家里有适龄的孩子,不管男娃还是女娃,统统送进学院!

  所以,庆荣学院不愁生源。

  楼喻将这些都耐心细致地讲给范夫人听,范夫人笑容越来越温柔,看着楼喻的目光也越来越佩服。

  “殿下能做到这般田地,老身感佩于心。”

  原来她们女子也有机会闯出一番天地!

  旁听的范文载却轻哼一声。

  范夫人瞪他一眼。

  楼喻笑道:“愿闻范公高见。”

  “世子殿下,”范文载别扭道,“你让我夫人孤身远赴庆州教书,叫人如何放心?”

  楼喻被逗笑出声,“范公若是不嫌弃,可否担任新城学院院长?您放心,我定会让人在新城准备合适的宅子供您与夫人同住。”

  范文载哼道:“既然学院那么缺人,老夫就勉为其难答应了。”

  “殿下别听他胡说,”范夫人打趣道,“他其实早就想在新城住了,故意在这装相呢。”

  “夫人……”范文载老脸一红,幽怨地看向她。

  “哈哈哈哈,范公与夫人鹣鲽情深,令人钦羡。”楼喻赞道。

  楼喻此来,还带了一套已经做好的教材。

  他将教材交给范文载,详细讲述庆荣学院日后的教学模式,听得范文载和范夫人一愣一愣的。

  “课间操?”范文载有些茫然。

  楼喻道:“久坐读书于身体无利,做操有助于强身健体。我已让城中大夫编了一套早操,以后会教给学生们。”

  大夫们有自己的养生操,比如五禽戏什么的。

  他们根据这些,编了一套更适合学生的操式。

  “不错,不错。”范文载并非迂腐之人,觉得挺有道理的。

  “物理学?造化学?”

  楼喻笑着解释:“您和夫人在新城看到的景象,都离不开这两门学问,所以我认为,要想让国家得到长足发展,这两门学问必须要深入研究。”

  想到水泥、玻璃、庞大的器械等等等等,范文载又被说服了。

  可还存在一个问题。

  “世上通晓这两门学问的何其少,届时学院恐怕并无夫子教授。”

  “离开学尚有一些时日,为了夫子们能够更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我会在开学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大家皆为心思敏捷之人,学会这些不在话下。”

  范夫人对物理学和造化学很感兴趣,不由问:“老身也可以学?”

  “当然。”

  他顿了顿,忽问:“学院夫子都需要录入名单,请恕我冒昧,不知夫人姓名为何?”

  “姓邵,名秋兰。”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夫人好名字。”楼喻赞道。

  邵秋兰笑道:“多谢殿下。不过学院只有我一个女夫子?”

  “这段时日有不少人来庆,其中不乏出身富贵的女子,回庆后我便招揽女夫子。有邵夫子做表率,想必会有不少有志女子愿意追随效仿。”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中也有想建功立业的。

  邵秋兰喜欢“邵夫子”这个称谓,笑意更深:“殿下明月入怀,令人钦佩!”

  楼喻正说得口渴,一盏茶递到眼前,他顺手接过,对霍延笑了笑。

  霍延一直侍立身后,沉默不言,一开始范文载和邵秋兰没有多加注意。

  而今看到霍延,双双愣住了。

  邵秋兰道:“这位小郎君看着有些面善。”

  霍延离开京城时才十四岁,四年过去,他的相貌已经发生了改变。

  轮廓虽在,气质却迥异。

  范文载也附和道:“确实面善。”

  霍延拱手道:“小子霍延,曾有幸去过贵府。”

  “你是霍义的儿子?!”范文载惊讶。

  “是。”

  范文载叹息一声:“你能有这般际遇,霍将军泉下有知,定会欣慰。”

  他当初虽想帮霍义,但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霍家倾颓。

  能在这见到霍将军血脉,范文载心中确实有几分惊喜。

  “好了,”邵秋兰打断他,笑眯眯地望着霍延,“小郎君已有十八了吧,可曾婚配?”

  霍延不动声色看了楼喻一眼。

  “不曾。”

  楼喻立刻换了话题:“范公,邵夫子,时候不早,我还得回庆处理公务,先告辞了。”

  二人起身相送。

  楼喻携霍延出屋,便看到庭中楼蔚和范玉笙。

  “阿喻!”

  楼蔚飞扑过来,虽很想熊抱一下,到底碍于别人在场,不能有失身份。

  “蔚兄,好久不见,你越发光彩照人了。”楼喻笑着打趣道。

  楼蔚高兴道:“这话应该送给你。阿喻,你好久没去我府上了。”

  “此行匆忙,我还得赶回庆州,抱歉了蔚兄。”楼喻婉拒邀请。

  楼蔚很能理解,目露关切道:“阿喻,公务的确重要,但你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太累了,你还这么年轻,咱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哈哈哈哈,多谢蔚兄关心。”

  楼喻又转向范玉笙,郑重道:“这两年也多谢范大人助我治理沧州。”

  “殿下言重了,”范玉笙感佩道,“属下做的不过是一些小事,殿下所思所行才是浩然大道。”

  几人又寒暄几句,楼喻告辞。

  众人皆站在府外,目送世子车驾远去。

  楼蔚目泛泪光:“阿喻真的好辛苦啊。”

  范文载直接感叹:“雄才大略,明并日月。此乃大盛之幸,社稷之福啊。”

  “祖父,”范玉笙笑着道,“您和祖母同入学院教书,与孙儿两地相隔,孙儿得了空会去看望您二老的。”

  “看什么看!”范文载挥挥手,“你把沧州治理好才是正事儿!”

  范玉笙朗声大笑。

  归庆后,楼喻便吩咐人张贴招聘公告。

  “新城庆荣学院招收女夫子若干,有意者请至庆荣学院应聘。条件如下。”

  这条公告一出,一些犹豫不决的人家彻底不犹豫了。

  既然招收女夫子,那他们家的女娃娃去学院上学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但还有人觉得吃饱了撑的。

  “送女娃娃去读书干什么?还不如让她学纺织,以后进工厂也能赚钱。”

  “对啊对啊,浪费那个钱做什么?而且就算以后能去衙门做事,可衙门里那么多男的,这来来往往的,多不好啊。”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条公告的实际意义算不上大。

  可对于一些女子来说,这条公告不啻于一条光明大道。

  自庆州天下皆知后,不少文人士子都来庆州参与“勤王”。

  这些人大多拖家带口,有些人的妻子大字不识,有些人的妻子却饱读诗书,颇有才华。

  其实到庆州后,她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

  依旧每日照顾夫君、打理后宅,和以往一样,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公告的出现,无疑在她们黯淡无光的人生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

  她们纷纷欣喜若狂地与夫君商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