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董卓的改革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19      字数:5434
  曹操日上三竿才爬起来,洗漱完感觉清醒不少,到院中活动一下筋骨,就听到手下人来报,袁术昨夜离开雒阳,奔汝南去了。曹操双手按着脑袋,怎么就是这么不省心呢。袁绍已走,袁术肯定不能独留,这哥俩走了也好,就没起过好作用。

  还在用饭的时候,曹操就听到外面乱糟糟,隔壁的府宅里哭喊声不绝于耳,下人来报吕布带领兵马包围张温府邸,扒墙头一看,张温已经被捆绑起来带走,士卒们正在查抄。曹操大吃一惊,张温又出了什么事,难道就是因为昨天多说了两句话?仔细的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曹操匆忙用完饭,就来到董卓府中,发现有不少人跟他一样得到消息都赶过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张温被五花大绑,披头散发跪在地上。

  董卓手拿一张绢纸,说道:“诸位都已知道昨夜袁术潜逃出雒阳,我得到线报,张温与袁术意图图谋不轨,我儿奉先搜查出袁术所留书信可以为证。张温你还如何狡辩?”

  “董卓老贼,栽赃陷害,为祸朝堂,必没有好下场。”张温干脆破罐子破摔,破口大骂。

  “你可曾想到你也有今天?”董卓冷森森的说道。

  张温一下子没了劲头,喃喃的说道:“悔不该,当初没有……”,在董卓一个颜色之下,吕布手起戟落,砍下张温人头,血光四溅,众大臣来不及闪避被溅了一身,脸上无不变色。曹操叹息着摇摇头,张温啊,你们低估了董卓的残暴。

  董卓说道:“来人,查抄张温的府邸。家产充公作为军饷,家眷全部为奴赏赐有功之臣。”董卓停顿一下,四下扫视。“诸位,现在朝廷百废待兴,还请诸公齐心协力,不要再生异心。”

  走了袁绍和袁术,杀了张温,董卓在雒阳是意气奋发。中平六年九月,他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将何太后和刘辩迁往弘农软禁起来,派人严加看管;又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改元初平。

  董卓升任为太尉,成为三公之首,董卓重用王允、蔡邕、荀爽、伍琼、士孙瑞等人,还把回乡守孝的杨彪请回来为官,在这些人的劝说下,董卓不仅没有难为袁绍,还把袁术封为后将军、汝南太守,又把袁氏门生韩馥封为冀州牧,故太傅乔玄之子桥瑁为东郡太守,王匡为河内太守等等。卢植、朱隽辞职回乡,剿灭黄巾的三员大将,只剩下皇甫嵩还在西凉统兵。

  掌控京城军政大权的董卓,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配合新帝登基,推出了他的新政:一是重新提升和任用大批党人,不仅如此,只要是与以上人员有关的党锢之徒,董卓都把他们拔为列卿;二是鉴于现在律法松散,实施严打,董卓专门指派司隶校尉刘器登记所谓“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臣民,凡是册上有名者,都应处死,财产没收。三是改革币值,董卓下令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破,重新铸成钱,以解决现在钱币短缺。

  曹操冷眼旁观,认为这三项措施针对时弊,方向是对的,想法也是好的,如果施法得当,必定能够造福天下。然而,曹操越来越发现这些政策为什么就达不到利国利民的效果呢?

  首先董卓提拔上来的人,净给董卓出馊主意,把董卓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比如说把他们的子弟外放出去担任州牧,这不是摆明以后要造董卓的反吗。这些人每天都是跟董卓嘻嘻呵呵,董卓待他们也好似很亲近。但是曹操看得很清楚,这些人与董卓不是一条心,他们根本就没瞧得上董卓。

  其次是律法改革,没有起到强化管控的目的,反而成为官吏们相互攻讦,打击报复的工具:大人物们望风扑影,编制罪名排除异己;小人物们趁机勒索钱财,搜刮民脂民膏。不到半月就造成民怨沸腾,冤狱遍地。

  最后是币制改革,达官贵人家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没人去动,百姓家的铜鼎、铜镜等遭了秧。粗制滥造的小钱不仅重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钱的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小钱的流通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猛涨。大量的财富不知流入了谁的腰包。

  以前曹操担任过雒阳北部尉、济南相、西园校尉,没有参与到国政上面,这次由于董卓的信赖,曹操有幸参与其中,然而整个过程却令曹操痛心疾首。担任北部尉时,自己也曾造五色棒,棒杀过权贵;董卓想要改变,冒天下之大不韪,废立新帝,独掌大权,推出的政策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反而又成为官吏们谋取私利的借口,现在这是怎么了,难道大汉真的是没救了吗?

  该杀,统统该杀!该杀谁?这都是谁的错?曹操忽的想起周仓来,难道说周仓父子早已经看破这一点,那又该怎么做呢?曹操还有点好奇,在董卓强有力的武力震慑下,面临董卓的屠刀,怎么还有人敢于移花接木的做小动作。曹操自诩如果现在自己当政的话不一定做的会比董卓更好,症结究竟在哪里?等下次再与周仓见面时要好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不知道是谁告诉董卓,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相当的好。董卓还真当真了,把自己当做改革的先锋,成功的典范,认为治理朝政不过如此,国家制度朝令夕改,随心所欲。

  属下们一个个阳奉阴违,只是哄着董卓,私下里为所欲为,他们心照不宣的认为董卓比先帝好哄得多,在董卓手底下捞钱更容易,在刘宏手底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刘宏算计,把到嘴的肥肉再吐出去。董卓开始的时候隔三差五的大宴群臣,再后来就是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逐渐荒淫无度,不几天腰围又长了二尺。

  曹操每天过着喝酒饮宴的日子,心里痛,表面装样,时常喝得大醉。董卓对曹操越发信任,对曹操的行为也感到满意,认为曹操可以作为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