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善后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27      字数:6630
  高蕃的战术是成功的,他用近千条小船和无数的木筏以及近万人的代价,将袁绍接回北岸。袁绍下船,看看身边左右只有失去马匹的八百骑兵,还有几个心腹谋士,这是仗着马快抢先跑出来的,剩下的人马全部被留在黄河南岸。

  再往远处看,除了浑浊的黄河水就什么也没有了,再没有士兵逃回来。袁绍想起一年前,自己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是何等威风,现在呢?当初自己手下四员大将,颜良、文丑、韩猛、高览,现在不见一人。许攸、沮授哪去了?他感觉有点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嗓子眼发甜,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一头栽倒在地。

  “报,主公。我军将袁军尽数截在南岸,投降近五万人。只是被袁绍走脱。”张绣、张辽回来报告。

  袁绍在北岸吐血,曹操在南岸收获胜利的果实。

  “还是让袁本初跑了。”曹操轻微叹息一声,尽管他知道很难抓到袁绍,心中仍是感到遗憾。

  “曹公,听甘宁汇报,冀州袁尚为了接回袁绍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我水军,才让他逃脱。”周仓说道。

  “这已经很好了,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主公,这些降兵如何安置?”张绣问道。

  粮食,该死的又是粮食问题,自己拿什么喂这些人?曹操又开始头疼。没有粮食吃,这些人就会铤而走险。曹操的脸色很难看,眼睛眯着闪出一道杀机:要不要把这些人全部坑杀?

  “主公,我军截获袁军数万石粮草。”张辽说道,似乎是觉察到曹操的杀机。

  曹操脸色终于好了一点。“将老弱病残剔除,给他们船让他们回河北,可散播我军军威。再选精锐之士充入我军,对了,给卫国拨去一万。剩下的发到各地屯粮去。”

  曹操算计自己目前的能力最多能接收一两万人,故此分给周仓一万,既可解决自己的负担,也算补偿周仓的损失,还个人情。再就是送回河北能有一万,去屯田的能有一二万,这样一分流,自己的负担好像也就没有那么重。

  “那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进军?”张绣小心地问道。

  “不。我军已经疲惫,无力远征。袁军虽损筋骨,但势力尚存。”出征河北,开玩笑,为官渡之战的供给,荀彧虽不至于砸锅卖铁、当裤子,但也已经没有多少家底了。

  今年秋收的粮食基本耗尽,通过这场胜利,刘表和孙权想必也会认清形势,即使不主动纳粮也会开通粮食买卖,许都可以度过今年。至少需要两年生养生息,积草屯粮,才能够再次发动一场大战。

  “主公,搜查大帐发现一箱袁绍往来书信,其中很多是许都官员以及大户写给袁绍的。”荀攸说道。

  “嗯?还有此事。”曹操陷入沉思。

  “我去把他们都抓起来。”曹洪气势汹汹的说道,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曹操抬头看看曹洪,又看看其他人。为何只有曹洪说话,其他人恍若没听见。这是在等自己拿主意还是有别的想法?

  他又扭头看看周仓,周仓在那里摊着两只手好像在数手指头,数的津津有味,这是何意?

  “主公,要把这些书信送来吗?”荀攸问道。

  “哈哈哈,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别拿这些小事情来烦我了,我没时间看。”曹操把皮球踢回给荀攸。我要是看了,怎么办?真向曹洪说的那样抓起来?那会抓多少人,只不过一封信,难道就凭这一封信给定罪?然后呢?我再找多少人来填补空缺,又要担当多少骂名。

  “那主公,该如何处置?”荀攸哪敢自己做主。

  “袁绍大军南下,我都觉得自身难保,何况这些人呢?”曹操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

  荀攸心领神会。“属下知道该怎么办。”

  荀攸出帐,命令手下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

  张绣忍不住偷偷的问贾诩:“叔父,曹操为何这样做?”

  “大军压境,墙头草摇摆不定在所难免,既然我军已经大获全胜,这些墙头草自然知道该怎办。曹操又不能把他们全部连根拔起,斩草不净反留祸患,还不如收买人心。”

  听贾诩的讲解,张绣恍然大悟,暗地里发誓自己绝不卷入这些是非中。

  曹操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犒赏三军,论功行赏,所有的人员官升一级,只有周仓没有动,只因他已经是徐州刺史、镇东将军、辉乡候,实在不好再加封,拨给他一万降兵算是实惠的吧。口头上可不能这么说,曹操的说辞是需要回朝与诸大臣和天子商议。

  第二件事是坐地分赃。袁绍成了送牛奶的搬运工,自己带领八百骑兵逃走,所有的辎重全被曹操截获。马匹数千,兵刃、弓矢、盔甲、军帐、战鼓、旗帜无数。曹操又拨给周仓马千匹,各类军资近五百车,算是给周仓的补偿和安抚。曹军上下均无异议,官渡获胜,周仓出力最大毫无异议,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被曹操窃取而不被众人所知的功劳。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除了官职最吸引人的无疑就是物资。

  第三件事是重新部署兵力。曹操令于禁继续屯兵白马,与东郡太守刘延护卫援助紧盯黎阳。令乐进屯兵延津,张绣屯兵官渡。在黄河南岸与许都形成倒三角形防御体系。又将收纳的近两万袁军降兵打散充实到各军中。

  周仓不希望自己再升官,如果再升那可就是麻烦事,几千年历史经验告诉他什么叫做功高镇主,什么叫做封无可封,什么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仅不能升官,自己还要削减势力,否则纵然曹操不怀疑,那些智谋之士也要堤防自己,被这些人盯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周仓觉得如果没有历史的经验,没有先进的科技手段,跟这些人斗脑子,不一定能斗得过。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哪一个不是揣摩人心的高手,跟他们斗心眼那是找死,自己唯一的优势是对历史进程和大势的了解,自己也唯有通过大势的走向来与这些人精周旋,这些聪明人想的多,顾虑就多。绝不会与自己争一时之长短,反而还想要用自己。

  这就是周仓的底牌。当然最大的底牌是徐州六万将士和谋士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