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周文收义女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39      字数:6678
  返回郯城已是建安十六年七月二十,郯城还是一如既往的一片祥和。

  辽候府,白虎堂。周仓端起茶水,慢慢品着,马云禄直向上返苦水。

  “元芳,派人给济州送信,儁乂接任瀛州刺史,替换徐庶回荆州。马休、马铁在他手下听用,给他半年时间扫平其余三岛。”

  “啊,主公,张颌将军回来了?”端木凌惊喜道。

  “正是。既然马老将军仍留在邺都,那就只好让儁乂去瀛州啦。”

  “主公,听我父亲言你准备出兵河北?我愿做先锋。”马云禄立即开口。

  “唔?马腾料定我会出兵?”周仓看看端木凌,端木凌摇头表示不是自己说的。他又看看周文,周文笑道:“主公派端木凌去,他怎么会猜不到呢,况且儁乂一走,那更是显而易见的事。”

  “出兵的事还不急,需要等到曹操离开邺都之时。”周仓说道:“不过是不是先把你们的婚事给办了?”

  “主公,岳丈尚未脱离险境,我与云禄无心成婚,况且此时成婚,会不会有被曹操知晓云禄的身份?”

  “这样啊。”周仓与周文对视一眼。“大战开启至少要过半年,交战又要二三年,那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我觉得还是先把婚事办了。云禄这个名字不错呀,要是怕曹操知晓,那就暂用云禄之名。元芳,你膝下无儿无女,云禄拜你为义父如何?”

  于是乎,马云禄便化名云禄,为周文义女,开始准备婚事。端木凌将马云禄送到周文府中。“你还请命为先锋,那不是打徐州武将的脸面吗?”

  “我还不是为救父亲。”

  “那你可知道主公打算如何用兵?”

  “出兵邺都,陆上需要经过青州,因此只有从锦州出兵,所以主公才会派徐庶去锦州。”

  “那又怎么样?”马云禄一头雾水。

  “从徐州去锦州需要乘船出海,至少三四天。”

  “啊……”

  “所以啊,你就别去了,到时候我向主公请令就是了。”

  周仓急于把婚事办了,一是担心马腾性命不保,二是他需要在徐州多造一些声势,使得曹操认定自己身在徐州而且很忙。

  巡视边防,搞拉练演习的举动有点掩耳盗铃,自己搞的越大,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越会怀疑,还不如偷偷的集结兵力,反而会使曹操认定徐州才需要重点防御。

  大办婚事是其一,大考十周年是其二。其三嘛,周仓已经想好了,自己亲临一次百家讲坛,他把杨锐叫来,叫他通知蒋干做好准备,新一期的题目是:诸侯的新装。

  邺都丞相府,炎热的天气并没有使曹操燥热,他甚至觉得有点凉意,似乎有什么阴谋正在笼罩自己。

  贾逵与鲜于辅禀报,乌桓单于楼班请求派军抵御锦州的侵扰,曹操以为这是当初自己没有答应放归投奔辽东的袁氏旧部家属,导致其以武力抢夺。张颌主动请缨,曹操还很高兴,张颌出战乌桓熟悉地理,与徐州也有交情,想必可以圆满解决,然而张颌却寻机抛弃手下独自一人逃无所踪。曹操几乎可以肯定张颌是逃归周仓去了,但是张颌为什么要这样做?

  前有关羽,后有张颌,弃自己而去投奔旧主,令曹操很不爽,自己究竟哪些地方对不住他们,不肯为自己效力。思来想去,曹操唯有叹息,曹氏兄弟权柄过重,对诸将压制太深或许是重要的原因。

  孙权已经收缩,合肥已经不需要重兵把守,曹操下令召张辽、乐进、李典回邺都整顿兵马作为谋取西北的主力,又把督军赵俨召回接任刚刚病故的史涣为中领军。于禁晋升为虎威将军,曹操本打算提携朱灵,但是程昱提醒他朱灵原为袁绍手下,在河北不宜大用,因此曹操将朱灵划至于禁麾下。

  一系列人事调整,有人欢喜有人忧,夏侯惇与曹洪就是心存不满之人,夏侯惇经曹操一番劝说就此打住,曹洪每每还是口出怨言,认为曹操不该把权力分出去,应该牢牢掌控在曹家人手中。曹丕对此十分赞同,于是曹洪与曹丕的矛盾加深,而曹丕在军中的威望提升。曹植置身事外,仿佛与自己无关。

  幽州刺史贾逵很快报知曹操,张颌没有在辽东露面,而原镇守锦州的老将武安国不知什么时候换成陈到。

  曹操对陈到还是有些印象,曾经参加过官渡之战,但官渡之战的风采都被张颌、典韦、华雄所占据,再就是曲阿令曹操难忘,对陈到几乎没有什么过多了解。荀攸倒是记得,陈到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佯攻截粮,却把张绣的铁骑葬送;二是坚守长垒,不到半个时辰就把手下一营人马打残,最后依靠张颌坚守到最后。

  “原来是个长败将军,周卫国没人了吗?”曹操笑道:“令贾逵继续探明锦州,严防陈到是假,张颌藏在锦州。”

  “自从把华佗的尸首接走,好久没有周卫国的动静,他在做些什么?”

  程昱笑道:“我倒是听说他又新添一子、一女。”

  “唔?这么说来周仓已有三子、二女了吧。”

  “正是,三子:周信、周挺、周渊;二女:周嫣、周岚。周信最长,估计已经八九岁了。”

  荀攸不愿扯这些家长里短:“听闻徐州已经散出消息,今年是大考第十个年头,因此除去大考还要搞大庆,遍邀天下文人前去观礼。”

  “十年了?”曹操喃喃说道,日子过得好快。

  程昱笑道:“主公有所不知,这几年主公开办方学又广揽墨客,他这几年的大考已是冷清的很,只好拿一些搞算学和历学的充数。什么大庆,只不过是为自己装点一下门面罢了。”

  话音刚落,众文官齐声说道:“丞相德布天下,四海归心。”

  “哈哈哈。”

  谏议大夫董昭霍然起身。“丞相德泽寰宇,匡朝廷于乱世,救百姓于水火,南征北战、政绩卓越,即便是伊尹、周公也无此功绩,属下请丞相晋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