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教子(2)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43      字数:5968
  周信犹豫再三,终于开口问道:“敢问父亲,孩儿该如何自处?”

  周仓目光一凝,是啊,自己大说特说不能世袭,反复强调能力和功绩,自己现在还不是皇帝,将来怎么把位子传给周信?周信不是问如何自处,而是担心遭人谐诟。

  “你可知为父为何让你去瀛州?”

  “父亲是要孩儿去历练,去观政。”周信像是悟道什么:“难道父亲还有他意?”

  “历练与观政还是其次,我更想让你体会我为何要设立法院与议院。你年纪还小不能领会,今日既然说到这,不妨就给多说一些。

  天子替天巡狩,且不说君王能力几何,天下有多少事需要处理?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及万一,故此才有群臣相辅。然而,选人用人往往凭君王的好恶一言决之,难免会有所偏颇,君王为王权又不肯尽放给臣僚,因此有时设相位,后又设三公,董卓、曹操专权之后,王权尽失,于是人人皆言有谋逆之心。

  我纠其原因,皆是因为人治,因为人治,所以君王昏聩则天下大乱;权臣当朝,则生篡逆之心。解决此道,唯有人治与法制并行,单凭人治,往往取决于一念之间,单凭法制,法为人制,如何独存?”

  这一段话像是绕口令,周信听得一知半解:“父亲所说人治莫非议院,法制就是法院?选人用人则是学院?”

  “正是,有议院在,权柄就不会集于一人;有法院在,就会以法行事,若万事皆有法度;有学员在,既可教化百姓,又可择优而用,有何愁会乱?”

  “理虽如此,但有立就有破,父亲就不担心有人颠覆?”

  “所以我就又设学院和宣教司传播此道,十年不成,那就五十年,一百年。当此道深入人心之时,那就难以颠覆,纵使才智绝顶之人将其废弃,用不了多久就会重兴此道,因为只有这样才是长治久安之良策。”

  “那君王岂不无权,便似当今天子?”

  “君王仍是万民之领袖,天下之主,并且子孙相传千秋万代。所谓皇权无非保住江山社稷,既然有司各司其职,君王又何必独揽皇权,难道说只为一时之畅快,只为满足个人之好恶?”

  周信终于明白,要永久的保全皇位,不是要巩固和收揽皇权,而是要把皇权交出去,那样的话即使不是明君也不会失去皇位,再荒淫的君王最多被罢黜或者传位给儿子,保住皇位的继承。换言之,父亲周仓与自己就是卫道者,建立起大道。

  但是周文平时跟自己说的可不是这样,他总是不停的向自己灌输帝王心术……听父亲这一说,似乎更有道理。

  周仓缓缓说道:“其实这又不是为父独创,西方就有国大兴此道,称为君主立宪制,还有国似我朝,更有国不设君王,称为共和。我觉得此道最适合我国情,待我以后慢慢说与你听。”

  “是。”周信忽然想起一事。“父亲,后日就是鹏飞的大婚之日,我是该去呢还是不该去?”

  “去,当然要去。你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为何不能去?我倒要看看会有何反应,不过你着装不可太艳也不必过素,清雅一点便是。”

  “是。父亲一日劳累早些歇息,孩儿告退。”

  “去吧。”周仓揉揉两个太阳穴,还真是头疼啊。儿子长大了,开始想问题了,这令周仓很欣慰。

  自己在徐州已有二十年,千方百计移风易俗,看来还是任重而道远。这只是徐州一地,青州,幽州,还有冀州呢?那些地方想必困难更大,再放眼天下,周仓有些不敢想。

  宣教司的力量还是有些单薄啊,明天要跟蒋干说说,把宣教司扩大两倍,在各州、郡乃至到县都要设立办事处,官吏上任前都要到宣教司受训,宣教司要对在任的官员开展轮训。

  邓艾的婚礼很热闹,很多人没有想到周信会出现,而当初执意要周信守丧的王粲、孙乾等人,这次没有再执着,吴公已经让步一次,不能在迫使吴公再让步。这无疑是周仓放出的一个信号,吴公是赞成重新制礼的,这无疑加快了辩论的进程。

  徐庶也从邺城赶到郯城,他倒不是专为邓艾的大婚,一是探望老母,将老母接到冀州去,自己已经安定下来,总是把老母放在吴公府不是那么回事;二是与周仓商讨下一步的部署,曹操按兵不动,自己可不能坐等,如何用兵还需早作筹划。

  周仓、周文、徐庶,还有端木凌聚集在白虎堂,邓艾则是享受婚假去了。有曹操坐镇许都,手下还有二十万人马,实难攻破曹操老巢。孙权太令人失望了,五万之众拿不下小小的合肥,反而被张辽八百骑所破,若是孙权能够拿下合肥威胁到寿春,那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孙权一时半会指望不上,那就只能看刘备的。徐庶沉吟道:“若是刘备能够进犯汉中,即使不能调动曹操,至少也会令曹操分兵,那时我们将会有机可乘,但刘备会出兵吗?刘备被孙权夺取荆南三郡,又怎会不提防孙权?”

  老周文眼睛闪过一丝精光。“我倒想起一人,由他出面或许此计可成。”

  “元芳所说莫非文长?”一个很久没有提起的名字,魏延魏文长,周仓的大弟子,刘备手下的偏将军。周仓与刘备水火不容,互相不可能派出信使,只有找一个能说上话的。周仓思索一会:“可以一试,不知文长现在怎么样了。”

  “主公不妨跟他明言,刘备取汉中,我取兖州,两家各取所需各得其利。对刘备而言: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持久为战。对他没有坏处。”周文捻捻稀疏的胡须,不小心脱落几根,心疼不已。“至于孙权那里,可派人劝他与刘备接好,以安刘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