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虚晃两枪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46      字数:5740
  “出兵段部,伯言将军最担心段日陆眷避战,将其部众收缩,再与宇文部形成犄角之时,那就只有与臧霸将军分兵。而段部独自与我交战,固然是因痛恨我灭其部落,对我有轻视之心,也说明段部与宇文部之间不睦。故此,伯言将军断定,若是我军急于用兵,两部必然联合共御我军,急不可下。若我军缓进,两部互有猜忌,人多地少,牧草不足,必起争突。”端木凌解说道。

  “伯言不亚郭奉孝也。”周仓暗自叹道,历史上袁熙与袁尚投奔辽东公孙度,郭嘉劝曹操不要进兵,公孙度自然会把二袁人头奉上,后来果然证明郭嘉所料不差。

  “那后来呢?”众人齐声发问。

  “起初宇文部还收纳段部,后来见我军不再用兵,仅过一个多月,宇文部首领宇文莫那宴请段日陆眷,在酒席间将其刺杀,派人兼并其部众,段部一部分被兼并,一部分在其弟段乞珍带领下逃亡漠北,少部分人溃散被我军所得,约有三千人。听众说,段乞珍曾劝说段日陆眷防备宇文莫那,但段日陆眷以为宇文部慑于我军,不会起异心。”

  “那后来呢?”端木凌像说书一样一段接一段,众人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结果。

  “之后宇文部将段日陆眷送给伯言将军请和,伯言将军应允。再之后,我就赶往旅顺与公子会合了。”端木凌接着说道:“对了,伯言将军令波才将军筑城,实乃妙。他到辽东之后不久就令人准备条石、条木。一月击败段部,就开始运送筑城之物,将条石放在条木之上,只需十人便可在雪地上推动,而且极其省力,只用两月就运抵,俘获的鲜卑人为奴开始建城,起名通辽,估计半年可成。”

  “半年?也就是七月或者八月。”伍纲掐掐日子,“建成之时也就是伯言将军二次用兵之日,再用三四个月灭掉宇文部,正好与主公一年时间扫平东鲜卑的时间吻合。”

  没有人相信陆逊会是真的答应宇文部的求和,那不过只是缓兵之计。宇文莫那自然也不会天真的认为陆逊就此罢兵,他现在也迫切的需要时间来收编和规整段部的余众,并防备段乞珍的报复。

  端木凌微微摇头道:“临行之时,伯言将军托我禀告主公或许不用等到一年。他在通辽筑城迷惑宇文部,请臧霸将军从北绕行,使其误以为臧霸将军偷袭才是主力,定然会派重兵防御东、北两方向。实际上是他令陈到将军从幽州北上直奔其王帐赤峰!”

  这是虚晃两枪啊,筑城显示自己不想进取,臧霸绕袭冒充主攻,宇文莫那怎么也想不到真正的杀手锏是陈到。也就是说,陆逊与端木凌分手的时候,也给陈到和臧霸发出了指令,换而言之就在此时此刻,陈到已经向赤峰进发。这就是兵多将广、粮草丰足的好处,八万大军三面进攻,虚虚实实,防不胜防。

  伍纲问道:“如果宇文部向中鲜卑慕容部求援怎么办?”

  端木凌呵呵一笑:“子远有所不知,那宇文部与拓跋部关系极密,互为姻亲,但宇文部与慕容部却是水火不容,而慕容部此时正被刘豹搅得焦头烂额,如何会分兵救他。况且,慕容部反叛步度根,其旧部仍有不服者,哪敢轻易出兵。”

  徐庶拍手道:“伯言之才我不及也。如此算来,或许不用三年,只需两年就可解决北方战事,主公何不令儁乂和元霸早作准备。”

  周仓按捺住心中的兴奋。“此时言及还尚早,草原地理广袤,用兵还需谨慎,勿蹈高祖白登山之复辙。给儁乂和元霸发去军情通报,他们自有分寸。”周仓想了想接着说道:“就叫汉升去吧,把闪电营也带去。”

  闪电营于张辽一战几乎全军覆没,重新组建的闪电营虽然勤于操练,但是少于阵仗,不利于今后作战,见见血长长杀气有好处。老将黄忠一直很憋屈,再不上战场或许会憋出病来,正好拿鲜卑人磨磨刀。

  因为军情紧急,枢密院第一次全体会议首先谈到了军机。下面就是各自的主要分工,荀谌抓政务、徐庶抓军事、周冲抓情报已经很明确,周仓设置秘书司由端木凌负责,抓收发、公文传递,制定会议日程等;设置政法司由周信负责,抓监察、司法。

  “友若、元直公务繁忙,兼职太多,故由子远协理。”周仓看看伍纲说道,“此外,杨锐出任并州刺史一年有余,我意明年由你出任并州刺史。”

  “谨遵主公之命。”伍纲心中丝毫没有因为未安排具体差事而气馁,与此相反,这正表现出周仓对自己的器重,自己一直行伍出身,再到地方锻炼两年,那时候亦文亦武可谓前途光明。能够想到,周仓把杨锐调回定有重用。

  会议临近结束,端木凌又报告了两件事情,一是马休、马铁兄弟与波才和裴元绍已经结亲;二是波才与裴元绍又分别为波霸和裴峰向周冲、周喜提亲。周仓挥挥手,只要两家愿意,自己没有意见,因为马氏兄弟身份特殊,所以自己才出面求亲,以后自己不会干预文武的亲事,哪怕是周冲、周喜这样从自己府中出来的人。

  又到了周仓给周信开小灶的时候。两人来到书房,周仓笑道:“长高了,也长壮了,不知道学问长了多少。”世子出行,有端木凌、吕奉先陪同自然不会吃苦。

  “孩儿一路多有见识,每日读书至少一个时辰。端木凌家学渊博,每每也能指点一二。”

  “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端木凌之兄端木痒一直隐居,此人大才埋于山野之中实在是可惜……”

  “正要与父王说此事,端木凌与马大嫂曾回家省亲,端木痒对父王为政之道多有称道,只是仍不愿出来做官。”周信眨眨眼,“端木痒称父王的文房四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天下读书人的幸事,对建安文选赞不绝口,只是对父亲重建礼制略有微词。”

  “嗯?还有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