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变天了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48      字数:6408
  李准猛然醒悟,“正是,正是。”

  木南突然拍拍肚子,插话道:“哎呀,肚子饿了,李婆婆家中可有吃食?给我们准备一些,我再去买些酒肉。我看李老丈的蒯席也卖尽,伯温、李浩你们还不跟着再编一些?”

  呃?还要编。曲奉先和李浩恶狠狠的瞪着木南,木南视若未睹,李老汉看的明白:“嗯嗯,走,咱们先去把晒得蒯草收回来。”

  院中只剩下周信和李云儿,李云儿咬着嘴唇,手搓着衣角。

  “云儿姑娘,我就直说了,我想要娶你,你可愿意嫁给我?”

  “公子是龙凤,莫要取笑。江南道事务繁多,公子当以公事为重。”

  呃,周信有点词穷,他在谈情说爱方面比曲奉先差的太远。“我是看重你品行,一片真心,绝非戏弄。我已二十,至今未娶,就是想找如姑娘一般端正贤淑的女子。”

  “我出身卑微,家徒四壁,目不识丁,如何能入得公子之眼?公子就不怕被人耻笑?”

  “原来你是担心这个。”周信笑道:“不认字可以学,你不是学得极快吗?出身算什么?家里穷算什么?我看重你人穷志不短,而且将来绝不会为富不仁。怕别人耻笑?坐得端、行得正,那些耻笑的人才见识浅薄,你又何必与见识浅薄之人计较?我明白了,你是怕人笑你攀龙附凤,呵呵,我想凭你的言行足以使那些人闭嘴。”

  李云儿搓着衣角不言语。周信越发发急:“你倒是说话呀!你到底愿不愿意嫁给我,要是不愿意,我绝不强求,凭你的本心回答,不要想那么多杂七杂八。”

  “辅国公,当世人杰,如何能看上我们小户人家,我父还有残疾……”

  “怎么又说到我父亲了。”周信气嘟嘟的说道:“我的婚事,我做主,这是父亲早就定下的……”

  “公子不可任性。”

  “唉,这不是任性。不仅是我,我的弟弟妹妹都是如此,而且父亲也多次说过他对属下不会指配婚事,更不会搞什么联姻。你不用奇怪,此时在徐州、青州众所周知,我要是骗你,我就是猪蹄子。”偏偏这时候木南提着几个猪蹄子进来。

  李云儿噗嗤一笑,木南不明所以,赶紧把猪蹄子放下,匆匆又出门去了,说是再去县衙看看。

  “好了,你还有什么担心,一起说出来,免得你再有心事。”

  “云儿不敢为妻,能给公子做妾服侍公子左右,心愿足以。”李云儿小声说道,说完羞的小脸通红。

  “这么说你答应啦。哈哈哈~”周信开怀大笑,“我说为妻就为妻,等大赛之后完婚!”

  “呀,饭糊了。”李云儿惊呼,老娘定是在屋里偷窥,赶紧奔向厨房。

  午饭周信吃得格外香,啃了两个猪蹄。众人明白,事成了。

  木南也汇报吴萌的判决,曲林诋毁朝廷,鱼肉乡里,二罪并罚按律判罚银千元,流千里,流放到台州改造,发公文至曲阿县详查是否还有其他劣迹,另行处置,另将曲林之恶行,布告乡里以为警示。乡亲向县令陈请,里长与乡长日常还算勤勉无过失,两人又有悔过认错之心,给予严词警告记录在案,两年内不得升迁。百姓们拍手叫好,曲林破罐子破摔,骂曲阿数典忘祖。

  周信点点头,处置还算得当,又叹口气:“一人得道,鸡犬就要升天吗?伯温过些日子你回乡一趟,祭拜一下先祖,另外教教他们该怎么做人,找蒋干给你派几个人过来,免得你只知道用拳头。”

  木南又拿出一封信:“这是从青州送来公子家信。”

  周信拆看一看,只有一句话:知道了,明年回济南述职。

  周信笑着对李云儿说道:“明年此时随我去青州见父亲!”

  木南抢先说道:“恭喜公子,我可为媒人。”

  曲奉先恶狠狠的瞪木南一眼,竟敢跟我抢。贱兮兮的问道:“云儿姑娘,呃,不,应该是嫂子以虎丘白云为嫁妆,那信哥的聘礼呢?”

  周信不慌不忙擦擦手,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这是当年我父亲送给母亲的聘礼,我一直带在身上,今日就作为我的聘礼。”

  呃,曲奉先又受打击,本想看周信出糗,没想到人家早有准备。

  传承之物,这算是大礼,相当于周信对李云儿的认可,李云儿双手接过。李准和老婆只以为还在梦中,自己的女儿要嫁给江南道安抚使?自己要与辅国公结为亲家?

  婚事定在三个月后,八月初六。李准受不了拘谨,不愿搬入安抚使府,周信令李浩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笔钱,把李家周边几所房子买下来,重新建一所新宅,不要求奢华,只要宽敞整洁。尽管李准和李云儿一再推辞,木南执意要安排几个仆役和使唤丫头。周信知道,这些人不仅是为了招呼老两口,更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这些人必定是锦衣卫高手,而还会有一批人再次安家落户,暗中保护。

  他们在院中边吃边聊,却不知吴县已是沸沸扬扬:大将曲阿的族人因为欺凌百姓,受到重罚、流放,以后谁还敢为非作歹?江南道真的变天了。

  周信等人走后,心有余悸的里长和乡长准备一点小礼物前来慰问李家,想要探听为何安抚使为何如此青睐,难道只是为几株茶树?李准刚喝过几杯酒,警觉性降低,说出想请里长帮忙劝说邻居将房卖给他,因为自己的女儿要出嫁,嫁给周公子。

  里长和乡长的下巴和眼珠差点调到地上,不出一个时辰虎丘的百姓几乎人人都知道李家的女儿要嫁给安抚使为妻。吴县乃至吴郡再次震动,大汉辅国公长子、江南道安抚使周信要娶江南一农户之女为正妻。

  不知有多少大户豪门为之沮丧,不知有多少少女为之魂殇。百姓们却是欢欣异常,原来朝廷取缔门第偏见是动真格的,安抚使是真心扎根江南道,朝廷对江南没有偏见,江南百姓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