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益州危机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48      字数:5442
  长水校尉廖立本是武陵名流,自认为才能名气应当在诸葛亮之次,却游散在李严等人的位次下,常怏怏不乐。在与蒋琬、李邵交谈时免不了指点江山,先是说刘备数次决策错误,不该留关羽守荆州,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死后连骨头都收不回来,之后又白白丢失上庸一方土地;之后东征荆州更是失策。现在朝中向朗、文恭等人,都是平庸之辈,做事要么毫无章法,要么稀泥,只会盲目随别人打转转,等等。

  蒋琬、李邵听在耳中,回头就报告给诸葛亮。诸葛亮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广大朝士,诽谤先帝,诋毁群臣,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一羊乱群,何况廖立官任高职,谁能分辨他的真伪?

  刘禅立即下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廖立从此以耕种为生,每每痛呼流涕要改过自新,至死未获启用。

  刘备死后不到一个月,骠骑将军马超突然病故,年四十七岁。诸葛亮上表,其子马承袭爵,其女嫁给安平王刘理,弟马岱任平北将军接其兵事;又荐刘琰都乡侯,官位排位仅次于李严,又兼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赵云为永昌亭侯,镇东将军;荆州人向朗为步军校尉,王连为屯骑校尉。王连举荐同乡杜祺、吕乂、刘干一同被选取担任典曹都尉,经营盐铁。

  葭萌关守将霍峻死后,一直是魏延兼梓潼太守,诸葛亮调张翼出任梓潼太守;以绵竹为成都门户,任马谡为绵竹令;曾劝阻刘备称帝被降职的费诗重获启用,被委任永昌太守,然而,费诗尚未赴任,在十月川南发生突变!

  豪帅雍闿在建宁嚣张跋扈,勉强臣服于刘备。受曹丕引诱一直等待时机,听闻刘备病故,雍闿杀死太守正昂,在南中发动叛乱,牂牁太守朱褒起兵响应,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人激励官民,关闭四境抵御雍闿,雍闿不能前进,便接连夷人孟获扇动诸夷叛乱,越嶲夷王高定杀死守将焦璜占据越嶲郡称王。

  雍闿,汉什邡侯雍齿之后。雍齿,沛县世族,随刘邦起兵反秦却一直看刘邦不顺眼,数次脱离刘邦,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什邡侯,封地于成都南百余里。武帝时,其孙雍桓被罢爵,但是雍氏此时在什邡经营已有八十九年,即便是罢爵依然是当地的豪强,延续三百年后成为川南一霸,因其地处南疆征之劳民伤财,故刘璋和刘备对其都是采取拉拢和安抚。

  川南四郡除了永昌,建宁、牂牁、越嶲三郡皆反,而永昌依靠吕凯、王伉两人苦苦支撑危在旦夕。朝中文武议论纷纷,相当一部分认为,雍闿之乱不过疥癣之疾,派一员上将讨之即可;也有人认为,雍闿在川南广有恩信,与蛮族关系融洽,需要小心应对;还有一部分人在担忧,雍闿作乱没那么简单,或许会与曹丕和孙权有关,需堤防曹丕趁机出兵。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丞相府,看诸葛亮如何应对。

  汉四二五年,蜀建兴二年正月十七,丞相诸葛亮上表准备亲自南征。刘禅惊讶道:“国事初定,相父为何轻出?”

  诸葛亮躬身道:“雍闿作乱必有外援,臣料不久曹军将进寇汉中,南方不平,益州难安,唯有剪除后患方可以御外地。南中豪强林立,蛮夷混杂,非臣亲自前往难收其心。”

  屯骑校尉王连劝道:“南中自古就是不毛之地,瘟疫盛行。丞相是全国指望依赖之人,不宜举国之力,冒险征服。”

  诸葛亮以为诸将皆不如己,执意要亲自前往。王连再三进谏,言辞恳切,诸葛亮思索再三,觉得王连所说确实有理,一则刘备新丧,国事未定,理应再稳定一年半载;二则出征的准备还不充分,兵马、粮草需要调运,尤其是防暑、避瘟、驱虫的药品不足,冒然出征于军不利;三则川南疲敝,雍闿暂时还掀不起多大浪头。

  “丞相,你只担心曹丕,难道就不怕孙权趁机入川吗?”见诸葛亮意动,尚书邓芝出班道。

  邓芝,字伯苗,光武帝刘秀手下名将邓禹之后。虽然同姓邓,都是新野人,邓芝与邓艾却是八竿子打不着,而刘备在新野之时,邓芝已经定居川中依附巴西太守庞羲,深受器重。

  诸葛亮笑道:“孙权既投周仓,而甘心为藩尽弃江南之地,又如何肯再图巴蜀,那岂不是又为周仓做嫁衣?虽是如此,我以为当与其交好,而非与之为敌,但一直未有出使之人,伯苗有此意乎?”

  多一个朋友强于多一个敌人,诸葛亮还不完全明白孙权的想法,但他知道与孙权结成同盟是明智之举,他也相信现在的孙权没有理由拒绝。

  “正有此意。”

  刘禅大喜,当即以邓芝为使,前往长沙去见南越王孙权寻求结盟。刘禅又下诏,丞相诸葛亮兼益州牧。

  诸葛亮启用因劝阻刘备东征的绵竹人秦宓为益州别驾,巴西人谯州为劝学从事。为加强防御,诸葛亮在地方设四个镇戍都督:庲降都督李恢,南抚夷越;江州都督李严,拱卫成都;永安都守黄权,防御荆州;汉中都督魏延,防范雍凉。四督中,除了魏延其他三人都是益州降将,所不同的是李恢是益州建宁人,黄权是巴西人,而李严是荆州南阳人入川。

  经过一番整合,不安定分子被免被罢,蜀汉政坛出现三个派系:第一是以刘备带来的人马为主的荆州派,代表人物诸葛亮、赵云、董允、魏延等;二为刘焉刘璋父子入川所带的东州派,代表人物如许靖、李严、邓芝、费祎等;三为益州本土派,代表人物如李恢、黄权、秦宓、吴懿等。

  虽然存在三个派系,诸葛亮处处以身作则勤于政务,益州政局渐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