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策
作者:月艰      更新:2019-11-10 06:44      字数:5448
  看着眼前这修改过一遍的论文之后,李元这才放松了下来,虽然相比于之前可能略有些不足,但是言辞之间的修饰与一些犯忌讳的句段也已经修改完了,整整花费了快一个多时辰也值得了。

  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之后,李元这才开始将正文誊写在另一张白纸上面,相对于草稿纸上的随意,这正式的考卷李元却不敢丝毫放松,如果有一个字写错了,那么这张考卷就报废了,他可不想麻烦这巡逻的士兵。

  将随身携带的灯烛点上四周的光线亮了许多之后李元这才开始动手写起来,一直等到蜡烛过半之后这才将小千字的文章给誊写完了,而这时肚子也开始发出了抗议的声音,将带来的肉干与就着馒头吃饱之后,这才从带来的包裹当中将带来的毛毯给拿了出来,然后便靠着墙边睡了起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的时候李元就被一阵滴滴答答的声音吵醒,刚开始还没在意可是随着一个水滴滴在脸上这才猛的反应过来,然后睡意全无,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外面的走到上已经开始出现了雨滴,并且越来越快眼见就要下起倾盆大雨了。

  李元发现这个事情也是急忙将带来的雨伞给撑开,因为号舍的空间比较小,所以当伞撑开之后刚好将整个顶给撑住,将雨伞微微的朝前倾斜了一点角度之后,李元也是眼睛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雨伞,如果等会儿漏水的时候不会滴在考卷之上,那就没多大关系了。

  过了没多久果然如预料的一般,小雨变大雨,整个房顶都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听的让人心烦,似乎是昨日的题目还没有做完,坐在李元隔壁的两个考生也是发出了一些轻微的动静,应该是被这雨声弄的心情烦躁又不能高声喧哗,所以只能拿墙壁来发泄了。

  雨越下越大,坐在翻新号舍当中的考生自然是内心庆幸,因为屋顶防水,而像李元这样的旧号舍却苦了,整个屋顶就像是筛子一样不停的有水滴落进来,别的先不说就连李元这个稍微好一点的都和水帘洞一样,其它的更烂一点的号舍那简直就不忍直视,带了雨伞的还好一点,那些心大没带雨伞的此时此刻也不知道他们的内心作何感受。

  正当李元还在为那些没带雨伞的人担忧的时候,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惊天动地一般的喊声,经接着就看见一群身穿蓑衣的士兵朝着那里跑了过去,没多久就看见他们驾着一个面露死灰的中年考生向着前面走去。

  看着那考生眼中的空洞,李元也是心中无奈,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没想到在这省试当中居然因为天气的原因而被淘汰,换做任何一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

  随着第一名考生的事情发生之后,后面也接二连三的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愤怒,痛苦,悲伤,哭泣,其理由也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又或者过于粗心,虽然可怜但是却不值得同情。

  在看完其他人的悲惨之后,李元也是心有余悸,他们这样的行为就相当于给其他人敲响了警钟,一定要仔细小心,否则的话一不注意就会像他们那样抱憾终生。

  一个时辰之后,也就是大概上午十点,外面的雨势依旧没有变小,反而越来越大,“咚”随着一声警钟的敲响,预示着第一场考试结束,没做完的人也是哭天喊地,然后就被拖走了。

  考卷被人泥封收走之后,李元一直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然后猜有心思吃早饭,到了中午一点左右又随着一声锣鼓的敲响,和之前一样的情况,开封,发考题,随后就是开始审题。

  与第一场的论不同,第二场考的是策,所谓的策它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分为两种分别是“策问“、“对策“。“策问“与“对策“就成为出题与应试的两个部分,“策问“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发问的,其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而士子们在应试的过程中便针对“策问“的内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对策“。说的通俗一点,“策“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时事论文。

  除了省试的策之外,在殿试当中还有异常策问,只不过与现在不同,殿试之中是由皇帝亲自发问,而且时间也没有现在这一天这么长,要在一炷香之内答出,所以说殿试才是真正的关卡。

  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这句话看起来可能略微有些难懂但是按现代的白话文来翻译就是一段很简单的话:同样的专权但是结局却不相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专权有什么优劣。

  这种论策题相对于来说还是比较好举例的,特别是李元这种长在红旗下的人更是能够更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所以这道题对于他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至少相比与第一题来说好了许多。

  公道在天地间,不可一日壅阏,所以昭苏而涤决之者,宰相责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责,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天子而侵宰相之权,则公道已矣..........

  “愿陛下重宰相之权,正中书之体,凡内批必经由中书、枢密院,如先朝故事,则天下幸甚、宗社幸甚。”

  这一篇论策是取自南宋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参加殿试时的一篇长篇对策的其中一段话,当年文学课上唯一几次认真听课的时候刚好就学过这一篇,所以还有些印象,没想到在今天居然用上了。

  因为这次不需要大量的构思只需要改几处人名以及国家的名字,所以写起来倒是颇为顺利,在仔细的看了两遍之后,李元也是仔细的看了两遍在确定没问题之后,这才小心的誊写在考卷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