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撤军回营
作者:煋炫      更新:2019-11-10 17:50      字数:13348
  此时,刘铄的心中都有些绝望了,在他眼前能看到的都是韩遂军的骑兵,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冲杀出去!心里所想,也只能多杀一个赚一个了!

  一把长刀又在刘铄的左臂上留下了一道血口,他只感到的左手臂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左手还在不断的微微发颤。就在这时,近百骑从东面突杀而来,领头的马超浑身是血,手中的虎头湛金枪也是一片血红,已看不出原有的颜色。

  “主公!”董平一面大喊,一面将手中的双枪连连挥舞,挑翻了刘铄身边的数名韩遂军骑兵,他喘着粗气,看着刘铄说道:“主公,你没事吧!”

  刘铄看到了董平,看到了马超,重重的舒了一口气,说道:“我没事,还好!”

  “主公快走!”董平又挥枪刺翻了一人,正准备护着刘铄撤回东门时。刘铄却说道:“王方为了救我,还陷在敌阵中!”

  董平眉间紧锁的看向了南面,看到的只是如黑色潮水般不断涌来的韩遂军。一旁的马超和庞德也驱马冲到了刘铄的身边,马超大声的说道:“刘将军,还不走!”

  “王方为了救我,还陷在敌阵中!”刘铄又再次重复了一遍。

  马超和庞德都看了看身后的敌军,马超说道:“顾不了那么多了!快撤!”

  “刘将军,快撤吧!只怕王统领已凶多吉少了!”庞德想了想,又说道:“如若被韩遂军抢占了城门,我们就守不住眉县了!”

  刘铄的心中闪过了一丝伤痛,他也知道王方凶多吉少了!虽然王方的能力不强,可却是因为他自己的莽撞,意气用事,才会置身于险地,送了性命!

  刘铄一咬牙,艰难的说道:“撤。”

  刘铄、马超、庞德、董平,还有随行的近百名骑兵又一路向着东门奔去。韩遂军的追兵也紧紧的跟在身后,不断大喊。

  “咚”的一声闷响,东门紧紧的关闭上了,城墙上的乱箭还在不断向着韩遂军射去,又带走了他们数百条性命。

  韩遂看着紧闭的城门,看着一地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痛恨。他大声的喊道:“全军攻城。”

  这时,他身边的成公英急忙说道:“主公,万万不可。”

  “怎么!你要违抗我的将令吗?”韩遂用冰冷而又仇恨的目光看向了成公英。

  成公英心中微微一颤,“属下怎敢违抗主公的将令,只是此时不易在强攻眉县,只会徒增我军伤亡。主公,三思啊!”

  一旁的杨阜也跟着劝道:“韩将军,成公英所说确实没错,望你三思!”

  韩遂一脸怒容,重重的哼了一声,说道:“撤军,回营。”

  眉县城外,韩遂军的兵马,浩浩荡荡的向着渭水岸边的大营撤去。同时,韩遂还下令要将战死的阎行、候选,还有羌人头领的尸体寻到,一并带回大营,厚葬。

  刘铄回城后,他卸去了染满血迹的甲胄,在一旁的医匠正为他清洗了伤口,并敷药包扎。此时,刘铄身上的伤痛变得更加明显,他也更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刘铄身上的伤处理好后,他没有休息,而是又登上了城墙。当他看到韩遂的大军已经徐徐撤往渭水岸边的大营时,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心中只是觉得有几分对不起战死的王方,准备战后寻得他的尸体,给予厚葬。

  刘铄的心事算是了了,他慢步走下了城墙,看到了出城作战的众将士都直接坐在了地上,不少人还在帮助着负伤的士卒进行包扎。

  刘铄来到了马超的身边,看到卸甲的他,背部留下一条一尺来长的伤口,鲜血将他的整个背部染得一片通红,一旁的军医正忙着帮他清洗,上药包扎。一旁的庞德、董平的身上也是大大小小布满了数条伤痕;可见这一战,他们也是拼了命的在冲杀。

  刘铄想着今夜的行动,看着马超、庞德、董平问道:“今夜就要决定战局了,你们还能在冲杀吗?”

  马超看向刘铄,说道:“这点皮外伤,还不至于影响我上阵冲杀!”

  庞德说道:“在下也能出战!”

  董平也跟着应道:“主公,这点小伤不碍事,我董平一样可以出战。”

  刘铄看着他们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抓紧时间休息,今夜我们就大破韩遂!”

  刘铄又对一旁的马岱说道:“马伯瞻,你同我去全军各处统计一下这一战的伤亡,还有在挑选出今夜能出战的士卒。”

  马岱眉间一皱,看着向他下令的刘铄,心中虽有不悦,可还是应道:“诺。”

  刘铄又看着马超、庞德、董平说道:“你们就好好休息吧,今夜还要你们出力拼杀。”说完,刘铄带着马岱走出了房屋。

  这时,马云騄、李助、闻焕章也快步赶到了。马云騄首先看到了受伤的刘铄,她微微一愣,脸上现出了一些伤痛、担忧之色,说道:“你,没事吧?”

  刘铄对着马云騄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我没事,这点小伤没什么!”

  “兄长伤得比刘将军重,你进去看看他吧!”马岱面现不悦,看着马云騄。

  “啊!大哥他受伤了!”马云騄吃了一惊,急忙向着屋内走去。

  “主公!”闻焕章和李助共同向着刘铄拱手行礼。刘铄对着他们点头示意了一下。

  李助接着说道:“主公,韦端的长子韦康,还有都尉赵昂被我军擒获了,现在就关在大牢里。该如何处置,请主公示下。”

  “哦。”刘铄略有吃惊,没有想到这一战,不止将韩遂赶回了渭水大营,斩杀了阎行、候选、吐谷混、拔列兰图,这还生擒了两人回来。于是想了想,问道:“你们看,这二人可有何用处?”

  “主公,韦端乃是灵帝指派的凉州牧,他已在凉州经营数年,虽无建树,可也并未行不仁之举,在凉州还是有一定的威望。”闻焕章顿了顿,接着说道:“这凉州辖下有七郡,四十四县,主公如若能通过韦康,兵不血刃的拿下凉州牧韦端,就能减小我们占据凉州的阻力。”

  刘铄听完,顿觉有理,接着问道:“那依闻参军之见,此事该如何行事?”

  闻焕章答道:“韦康在凉州素有仁德之名,就连孔北海都赞誉他,‘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主公,此等人才不因错过;依在下浅见,只要对韦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或许能说动他。”

  刘铄点了点,说道:“走,那我们就先到大牢看看。”

  刘铄一行人向着大牢而去,路上闻焕章也将自己对韦康和赵昂的了解,简单的对刘铄介绍了一番。

  众人来到了大牢,刘铄看到了被捆绑关在牢房内的韦端和赵昂。他就先吩咐系统精灵查询他们的能力。

  “韦康,统率73,武力70,智力76,政略79。”

  “赵昂,统率75,武力77,智力62,政略54。”

  刘铄一听,觉得这二人的能力虽不是十分出众,但也还是可以一用。于是,刘铄对着他二人打量了一番,看着一脸英气的年轻男子说道:“如若我猜的没错的话,你就是韦康,韦元将。”

  “不错,我就是韦康!”韦康双目紧盯刘铄,疑惑的问道:“你是谁?”

  一旁的闻焕章说道:“这是我家主公,雍州牧,振武将军。”

  “你就是刘铄!”韦康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惊愕。

  “不错,我就是刘铄。”刘铄微微一笑,上前了一步,伸手就去解捆绑住韦康的绳索。

  “刘将军,你这是做什么?”马岱惊讶的看着刘铄,惊呼了一句。

  一旁的闻焕章和李助则是面色平静,毫无波澜。而韦康和赵昂的脸上却布满了疑惑,都猜不透这刘铄想干什么!

  刘铄看着马岱说了一句,“伯瞻,元将乃仁义之士,我已诚待他,他岂会伤我。”

  其实,韦康身上并无兵刃,武力值也没有他刘铄的高,更何况身边还有金剑先生李助,刘铄完全就是有恃无恐,完全不怕韦康会暴起伤人。

  韦康身上的绳索被解开了,他活动了一下被久绑的双手,看着正在帮赵昂解绳索的刘铄问道:“刘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逆贼刘铄,我不用你松绑,你休要惺惺作态!”赵昂大叫一声,又奋力挣扎了几下,让刘铄无法为他解开。

  刘铄并未生气,看着赵昂一笑,还是一面伸手去帮他解除绳索,一面说道:“赵都尉,休要动怒。我刘铄也是汉室宗亲,体内也有高祖之血;我一心匡扶汉室,怎么就成了你口中的逆贼了?”

  赵昂鼻间重重的哼了一声,说道:“你不尊陛下之命,除去郭汜一众反贼,还兴兵与曹丞相为敌。这些还不够说明你就是逆贼吗?枉你还自命汉室宗亲!”

  刘铄解开了赵昂的绳索,递给了一旁的士卒,说道:“赵都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说这话对吗?”

  刘铄看着赵昂,见他只是鼻间哼了一声,依旧沉默不语,就接着又说道:“郭汜一众,随董卓作乱,残害苍生,乃是各为其主,不得不为之;当那为首作乱的董卓已伏诛,而王司徒又不对他们纳降,他们为有生路,不得不强据长安,在行董卓之无道之事;当我挥兵长安时,他们愿出城投降,并归顺于我时!我岂能在像王司徒一般,逼得他们残害百姓!他们现在即已回头,再未行任何无道之事!而我治理长安后,现在的长安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你说,我刘铄可是无道无德之人,可是你们口中的逆贼?”一旁听着的赵昂与韦康都未说话。

  刘铄接着说道:“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藐视陛下,行不臣之举,还诛杀朝臣,残害董贵妃;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才是真正的逆贼!”

  “刘铄,你竟敢污蔑丞相!”赵昂大怒而起,怒视刘铄。

  刘铄目光锐利的盯着赵昂,“我所说的那一句是假话?那一句是污蔑曹操的?你说出来!”

  赵昂想了想,大声的说道:“曹丞相所诛杀的乃是犯上作乱之人!”

  “好一句犯上作乱!”刘铄盯着赵昂,也提高了几分语调,“赵都尉,那我问你,曹操所诛杀的朝臣,他们犯上作乱,犯的是谁?可是当今陛下!”赵昂哑口无言,他的气焰明显被压制下了。

  刘铄又接着说道:“曹操诛杀朝臣,可问过陛下一句?残害董贵妃,他又经陛下同意吗?他又有这个权利吗?”

  赵昂更是无言已对,立在原地看了看一旁的韦康,就连他也无话可说!

  “宿主获得李助仁爱值2点;获得马岱仁爱值1点,原有2点仇恨值,现转变为仁爱值1点,仇恨值1点,原有点数不变;现有仁爱值16点,仇恨值12点,自由点数4点。”

  刘铄听到了系统精灵的提示,回头看来一眼身后,只见闻焕章正用手捋着短须,嘴角微笑;李助与马岱则都对他投来了钦佩的目光。

  刘铄嘴角微微一笑,没有想到这与赵昂的几句争辩,也能获得他们的仁爱值。

  这时,闻焕章走到了刘铄的身边,看着韦康与赵昂说道:“韦都尉,赵都尉,你二人皆是仁义之士,我想你们也不想看到生灵涂炭,百姓受难。”

  闻焕章才说道这,韦康就打断了他的话,问道:“这话何意?”

  “想你二人投效我家主公,并说服韦州牧与凉州各郡郡守;如此可免战火之乱,百姓之苦。”闻焕章简短的说出了重点。

  韦康想了想,说道:“我父亲虽为州牧,可各郡郡守皆都为灵帝指派,并不会听从我父亲的,只怕有负刘将军重望。”

  刘铄一笑,说道:“韦都尉,只要你和韦州牧都能支持我,其他的郡守,我们可以慢慢和他们谈。”

  “这……”韦康迟疑了一下,说道:“刘将军,此事在下说的不算,还得我由父亲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