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十次召唤
作者:煋炫      更新:2019-11-10 17:51      字数:12886
  刘铄率领着李助、花荣、陈宫、项充、陆谦一路出了斜谷关,经过了陈仓山,下郷县。刘铄看着一路的山水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他原来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钢筋混泥土的世界,何曾看过如此淳朴真实的美景。

  前往汉中的一路也算平安,众人终于来到了箕谷关下,进入汉中的第一道关隘。守卫在城墙上上军士大声的喊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刘铄对着身边的陆谦示意了一下,他会意的驱马上前,大声的喊道:“我家主公乃是雍州牧,振武将军,特来拜见你们的主公。”

  城墙上窃窃私语了一阵后,又传来了声音,“你们等着,我这就去通传。”

  过了一会,一名身着甲胄,将军模样的人来到了城墙上,喊道:“我乃校尉杨柏,你们的来意我已明了,只是此事我不能决断,还需报于我家师君,就有劳你们在关外驻扎,等候消息。”

  刘铄对着陆谦点头示意了一下,他又大声应道:“好,那就有劳杨校尉了。”

  刘铄看着城墙上的杨柏,估计足够在侦测范围内了,于是吩咐系统精灵查询他的能力。

  “杨柏,统率44,武力47,智力19,政略26。”

  刘铄听完系统精灵报出的数据后,心中暗骂了一句,“废物!”一点用处都没有。

  随后,刘铄率领着众人寻了一开阔地,立起了一座简易的营寨,让随行的兵马暂做休整。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满了山间,照入了营寨。休息了一夜的刘铄闲来无事,并将李助唤来,问道:“李助,可知此处有何去处?”

  李助应道:“主公,这箕谷关左面有一山,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往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二十余里,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景色甚是不错,主公可前往一看。”

  刘铄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刘铄腰间悬剑,骑上了白鹤,带领着李助、陈宫、花荣向着山上而去,将营寨交给了项充与陆谦。

  山间绿树成荫,树木高大,众人顺着崎岖蜿蜒的山路,经过了近两个时辰的攀爬,终于快接近一座山峰的峰顶了;刘铄将手中的缰绳交给了花荣,慢步走到了一视野开阔的崖边,看着那群山连峰横亘,壁立如屏,将汉中之地隔在了里面。

  陈宫也走到了刘铄的身边,说道:“汉川的百姓,户口超过十万,财富很多,而且土地肥沃,四面地势险固,易守难攻;昔日高祖进入汉中后,养精蓄锐,操练士兵,谋划靠张良,治国任萧何,拜韩信为大将,由英布、澎越为前锋,很快转守为攻;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北定秦川,接着对项羽穷追猛打,最终夺得江山。高祖就是凭借此地终于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奠定了大汉百年基业。主公他日如能取得汉中,必能如高祖一般,在创汉室辉煌。”

  李助也眺望着远方,说道:“主公,公台先生说的及是;如时机成熟,主公应取汉中。”

  刘铄嘴角微微一笑,说道:“汉中迟早会取,但不是现在。”

  众人又闲聊了一阵,突然身后的山间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刘铄回头一看,发现一名道士正从山上下来。待他走近了一些,刘铄细看,只见这名道士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长着八字眉、杏子眼,身穿短袍,背着古铜剑,脚穿麻鞋。

  道士也停住了脚步,对着刘铄上下不断打量,眉间紧锁,手指不断掐算,自言说道:“奇怪,真是奇怪!阁下的命格好生奇异!就像是两个人完全不同的人,贫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刘铄一听,心中一惊,没有想到这道士居然如此厉害,看透了他的真相!一旁的花荣说道:“你这道士,休要在这胡言;这可是我家主公,雍州牧,振武将军。”

  道士对着刘铄又打量了一番后,随即脸色恢复了平静,看着他说道:“原来是刘将军,贫道失礼了,还望见谅。”

  刘铄看着眼前的道士对他回了一礼,随即吩咐了系统精灵查询他的能力。

  “公孙胜,统率52,武力69,智力88,政略42”

  刘铄一惊,没有想到眼前之人就是入云龙公孙胜;刘铄对着好好打量了一番后,随即平静了一下心情,面带笑容的看着公孙胜说道:“公孙道长,没有想到我们能在此处相遇。”

  公孙胜听到了刘铄的话,面现惊愕的看着他,说道:“贫道一直在此处修行,从未离开过半步,不知刘将军是怎么知道贫道的姓氏?”

  刘铄嘴角微微一笑,应道:“公孙道长不是说我命格奇异吗?有些事,不用说我也知道。”这时,就连在一旁的李助、陈宫、花荣都显得十分吃惊。

  公孙胜听完,用手捋须,一笑说道:“刘将军所说及是,我又何必计较这些呢!只是不知,刘将军怎么来到此处?”

  刘铄心想这里已在汉中范围内,这公孙胜又说在此处修行,看来他和张鲁必有一定联系,于是说道:“我此次前往汉中,欲与张鲁结盟;不知道公孙道长与张鲁是否相识?”

  公孙胜一捋短须,说道:“贫道的师傅正是张道陵的弟子罗真人,说起来那张公祺也算是贫道的同门师兄。”

  刘铄听到了罗真人,没有想到公孙胜的乱入,也将自己的师傅一并带了进来。刘铄觉得公孙胜的能力也不错,心想既然今日遇到了就不能错过,于是接着问道:“不知公孙道长可愿助我,一同前往汉中拜见张鲁,促成同盟。”

  “贫道乃方外之人,本不愿涉足世俗之事,只想潜心修行。”公孙胜顿了顿,接着说道:“家师曾有言,说我今日下山,必会遇到异人,一止纷乱;让我好生辅佐保国安民,替天行道;他日天下太平,让我在持心修道。想来家师所说的异人,必是将军。”

  刘铄一听,脸上现出了笑意,没有想到这样就得到公孙胜的加入,忙对公孙胜行了一礼,说道:“刘铄感激道长心怀仁慈,记挂苍生。”

  “叮咚!”系统精灵突然冒出了提示音,“宿主激活隐藏任务,集齐天罡三十六星,奖励自由点数360点。”

  刘铄听到系统精灵提示的隐藏任务,脸上闪过了一丝惊讶,这奖励也太丰厚了,自由点数360点!算下来一个人10点!可刘铄吃惊归吃惊,他还是收住了心神,先将身边的李助、陈宫、花荣介绍给了公孙胜认识,众人就在山间闲聊着。

  刘铄乘此空档,急忙回想了一下已有的天罡三十六星,林冲、鲁达、花荣、董平、卢俊义、燕青、公孙胜,没有想到已经有七个人了,意思就是说现在可以先领到70点自由点数,这真的是太爽了!

  刘铄立即吩咐了系统精灵,“我要领取天罡三十六星现有的点数。”

  “宿主现在拥有天罡三十六星任务中的7人,对应获得自由点数70点;还有29人未收集到,290点自由点数未领。宿主现有仁爱值60点,仇恨值43点,自由点数74点。”

  刘铄听完了系统精灵报出的点数后,考虑着自己手下的人才,这武将目前够用了,只是出谋划策,治理内政的人还相对少了。于是,刘铄对着系统精灵吩咐道:“将40点自由点数转变为仁爱值,并用100点仁爱值进行召唤。”

  “点数转换完毕,宿主确认用100点仁爱值召唤吗?”

  “确认!”

  这时,系统精灵又再次向刘铄询问道:“宿主已开启了第十次召唤,已可以开启《荡寇志》人物,宿主需要开启吗?”

  刘铄一愣,完全不了解荡寇志和水浒有什么关系,于是问道:“荡寇志是什么?”

  “《荡寇志》是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俞万春。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

  刘铄听完了系统精灵的介绍,算是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俞万春的《荡寇志》就是剿灭梁山好汉,我到看看他们有多厉害!于是说道:“开启吧!”

  系统精灵那嘀嘀嗒嗒的电子声就不断在刘铄的脑海中回响着,刘铄也不知道这开启了《荡寇志》,里面能召唤到什么样的人物,可他的心中也还是在暗暗祈祷。

  “宿主获得魏辅梁,居于长安之中,宿主可以邀请出仕;关胜乱入,身份设定关羽胞弟;张清乱入,身份设定为张任族弟;宋江乱入,身份在野。现有仁爱值0点,仇恨值43点,自由点数34点。”

  刘铄听完了系统精灵报出的名字后,心中略有吃惊,没有想到乱入的三人都是天罡三十六星的人物;而且关胜还成了关羽的胞弟,这听起来就明白了,多半是加入刘备麾下了;而张清变成了张任的族弟,这也不用多说,那就是刘璋麾下的武将了,只是不知道仇琼英有没有随张清一起乱入进来;宋江,能力也还可以,只是不知道乱入在什么地方!刘铄也没有在多想了,就急忙让系统精灵报出了他们的能力值。

  “魏辅梁,统率83,武力9,智力96,政略89。”

  “关胜,统率88,武力95,智力67,政略62。”

  “张清,统率74,武力86,智力70,政略47。”

  “宋江,统率72,武力43,智力81,政略84。”

  刘铄听完了,心中也还算满意,这魏辅梁的智力还是达到了96点,又刷新了闻焕章的92点智力,成为他手下智力最高的人了。

  刘铄又同他们闲聊了一阵后,说道:“走吧,我们回去了。”

  众人回到了箕谷关外营寨中等了六日,终于等到了杨柏的回复,张鲁已答应打开关门,让他们前往汉中。随后,刘铄等人又通过了阳平关,终于进入了汉中城。

  这一路上,刘铄从公孙胜口中又了解到了不少天师道的信息,也看到了张鲁设的义舍,路人进入取食米肉,都不会多取;汉中城内也是一片融和,人人相敬有礼。

  刘铄等人进入了汉中后,被安排到了驿馆中暂住,随行的兵马只能留在汉中城外驻扎。刘铄于是将项充与陆谦留在了城外军营中,身边只带着李助、花荣、陈宫、公孙胜四人。

  驿馆内,刘铄将他们四人留在了屋中,看着李助问道:“李助,你对张鲁身边的人了解吗?有没有谁可以助力,帮我们达成这次同盟。”

  李助想了想,说道:“主公,张鲁身边的谋士杨松,此人极度贪财,可以从他下手。”

  刘铄听到了杨松的名字,回忆了一下,终于想起他收受了刘备的钱财,才逼得马超投奔了刘备;后来又收了曹操的钱财,作为他的内应,卖主求荣;待汉中城破后,杨松还是被曹操斩首示众了。

  “好,只要此人爱财就好!”刘铄嘴角微微一笑,说道:“李助,你与杨松相熟吗?”

  李助简洁的答道:“算是认识。”

  刘铄说道:“认识就好,那这事就交由你来做了。”

  “诺。”

  随后,刘铄挑选了一盒金银玉器让李助带着去见了杨松,并说明了来意,拜托他促成结盟一事。

  第二日,一脸殷勤笑意的杨松来到了驿馆中,看着刘铄拱手行礼,说道“杨松拜见了刘将军。”

  刘铄看着一脸笑意的杨松,说道:“杨先生,不必多礼,这结盟一事,还需你多多费心了。”

  “你我两家结盟,乃是好事,在下自当效劳。”杨松继续说道:“刘将军,请,我这就带你去见我家主公。”

  刘铄等人随着杨松一路来到了张鲁的府中,杨松看着张鲁说道:“主公,这位就是雍州牧刘将军,特来与主公商议结盟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