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卜卦
作者:煋炫      更新:2019-11-10 17:52      字数:13424
  刘铄眉间微皱,心知自己虽有张鲁给过的一句话,他可以调度指挥关内的兵马,可实际上他只有建议权,没有实际的指挥权。就算现在想制止这支队伍继续追杀,只怕此时的杨任也不会听他的;更何况,刘铄从心底就没有打算去制止,因为张鲁的实力削弱,对他只有好处。可刘铄经过了短暂的思绪后,还是决定追上杨任,这话必须告诉他,执不执行就是他的事了。

  刘铄对着身边的花荣说道:“走,我们追上杨任。”话音刚落,刘铄就双腿一夹马腹,驱马而出,花荣与陆谦也纵马相随,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一路上,躺满横七竖八的张任军士卒的尸体,那殷红的鲜血流淌了一地;而那支千人的队伍依旧大声呐喊,士气高涨的跟随着杨任紧追不舍,一路屠杀。

  刘铄催促白鹤加快了马速,很快追上了冲在队伍最前端的杨任。只见他,浑身溅满了血迹,手中的大刀也是鲜血淋漓染红了一片,鲜红的血液还不断顺着刀尖滴落地面。

  “杨校尉。”刘铄大声的喊道。

  杨任勒住战马,看了看一旁的刘铄,问道:“刘将军何事?”

  刘铄应道:“张任如此败退,只恐其中有诈,杨校尉不可再追了。”

  “此时张任大败,正应趁势掩杀,岂有不追之礼。”杨任眉间一皱,说道:“刘将军不敢再追,自己返回便可。”说完,杨任又纵马舞刀,紧追败军而去。

  刘铄看着远去的杨任,嘴角微微一撇,心想:“你既如此不听劝告,那我也办法了。”

  花荣与陆谦赶到了刘铄的身边,花荣问道:“主公,我们现在怎么办?”

  刘铄答道:“在此暂且等一下。”花荣、陆谦则立在刘铄的身边看着那一千兵马追袭而去,渐渐消失在了视线中,只有那不断的呐喊声从前方阵阵传来。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后,只见一骑从远处的转角处绕出急奔而来,刘铄心中一惊,不自觉的握紧了手中的雁翎枪,心想:“这怎么才回来了一骑,其他人呢?”待那名骑兵纵马跑到刘铄面前时,刘铄大声的喊住了他,“站住。”

  骑兵勒住了战马,来到了刘铄的身边,“刘将军。”

  刘铄看着骑兵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才有你一人返回?”

  “刘将军,杨校尉让我回白水关报信,敌军的大营内空无一人,早已撤兵退去。”

  “什么?空无一人?退兵了?”这个消息太让刘铄震惊了,就连他身后的花荣与陆谦都现出了一脸的惊疑。

  “敌军大营确实空无一人了。”骑兵顿了顿,接着说道:“杨校尉现带着兵马在敌营内搜索。刘将军如无别的事,我要回去报信了。”

  刘铄眉间紧锁的挥了挥手,那骑兵就急奔向了白水关方向。一旁的陆谦说道:“主公,这敌军大营怎么会空无一人?他们又怎么会突然退兵了?这是有什么诡计吗?”

  “我也猜不透。”刘铄眉间深锁,摇了摇头,不知道这吴懿玩的是那一出?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刘铄想不透,猜不透,只能对着身边的花荣和陆谦说道:“我们且在此处等等,张卫应该会率兵前来。”

  花荣与陆谦应道:“诺。”随后,三人皆都眉间紧锁的猜着敌军的用意!

  白水关内,当张卫、陈宫、李助、公孙胜听到敌军大营空无一人,撤兵退去时,也显得十分的吃惊。

  张卫向着报信的骑兵急忙问道:“吴懿为何撤兵?”

  骑兵急嘛答道:“杨校尉从擒获的俘虏口中得知,南中蛮夷作乱,刘璋急召回了吴懿、法正,让他们前去平乱。在这里留下的兵马只有两千,让张任率领已做疑兵,让我军不敢轻出白水关。”

  张卫听完,大笑道:“好,真是太好了,天助我也。”而李助、陈宫、公孙胜皆都心存疑惑。

  李助看着张卫说道:“张将军,此事只恐有诈!”

  “不错,吴懿如此突然退去,又只留一支两千人的疑兵在此,确实有问题。”陈宫也跟着说道。

  张卫看着李助、陈宫想了想,说道:“那我们就去敌军大营查看一番,必知真伪。”张卫还没有等李助、陈宫回应,又对着身边的军士吩咐道:“去调集一千骑兵,三千步卒,随我前往敌军大营一看究竟。”

  “诺。”军士接令,就前去调集兵马。

  “刘将军也在前方阵前,不知三位可愿同我一并前去?”张卫看了看眼前的陈宫、李助,还有公孙胜。

  陈宫答道:“那我等就随张将军一并前往了。”

  李助、陈宫、公孙胜又私下商议了一番后,并吩咐了随行的三百骑兵待命,准备一路前往敌军大营。

  公孙胜又将随身携带的龟甲拿出,看着身旁的陈宫与李助说道:“我且占卜一卦,看看此行吉凶。”说完,公孙胜闭上双目,口中默念有词,将手中的龟甲丢于几面。

  公孙胜眉间紧锁的看着龟甲显出的卦意,并掐指推算,面色沉重。一旁的李助、陈宫,看着公孙胜的面色,心中的担忧又多了几分。

  随即,公孙胜眉间微皱,面色凝重的看向了李助和陈宫,说道:“贫道刚刚卜的这一卦,卦象呈凶,不利……”公孙胜收住了话,没有再说,只是看向了陈宫。

  “公孙道长,有话请直说。”陈宫也从公孙胜的面色中,读懂了他的意思。

  公孙胜想了想,说道:“公台先生,此次你还是待在关内,不要随行了。”

  陈宫一捋短须,笑道:“道长的卦象虽为凶卦,不利于我;可在下未追随主公之前,早就经历过战阵生死数十回;如若我陈宫命数如此,又有何惧;再说,主公身边也需要我去协助。”

  李助说道:“公台,有我公孙胜道长前去就可以了,你还是待在关内吧。”

  公孙胜也说道:“公台,我所占此卦,卦象表明,你若执意要去,非死即伤,凶险万分。”

  “不必了,我心意已决。”陈宫又接着道:“我陈宫经历了十数次生死,都能逢凶化吉,这一次我也相信,天不会绝我陈宫。”

  李助与公孙胜又劝了几句,可陈宫执意要去,二人也无法阻拦,李助只是说道:“公台,这一路你且紧随于我。我对自己的剑术还有几分自信。”陈宫点了点头,接受了李助的建议。随后,三人随着张卫一起率兵出了白水关,向着白龙江边吴懿大营而去。

  刘铄在路上等了不久,果真看到了张卫率领着大队兵马前来;还有他麾下的李助、陈宫、公孙胜也一并前来了。

  这时,张卫迎了过来,看着刘铄说道:“刘将军,你怎么在这?”一旁的李助、陈宫、公孙胜则对刘铄拱手行礼。

  刘铄对着他们三人点头示意了一下,又对着张卫答道:“我在此等候公则。”

  张卫也没有多说,只是说道:“刘将军,走,我们去看看。”说完,众人又驱马向着吴懿军的大营而去。

  路上,公孙胜考虑了一会还是驱马靠近了刘铄,将自己占卜到的卦象和顾虑向刘铄说了一遍。

  刘铄听完,眉间微皱,一边驱马向前,一边想着这占卜到底准不准。可刘铄也不想怀疑公孙胜的能力,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陈宫的能力也算出众,刘铄也不想他有任何意外。同时,刘铄心底深处也认为敌军这突然撤退,留下一个空营,必有阴谋。

  于是,刘铄放慢了一些马速,等陈宫姑跟上后,他看着陈宫说道:“公台,不如你返回白水关吧;这去敌军大营查看,有公孙道长和李助在,也就够了。”

  陈宫说道:“主公,属下即已跟来,就已做了决定,请主公就不要相劝了。”

  刘铄眉间微皱,也不知该如何说服陈宫,想了想后,说道:“陈宫,你等等。”

  刘铄勒住了战马,随即翻身下马,示意一旁的陆谦道:“来,帮我甲胄卸下。”

  陈宫等人也跟着下马,立在一旁;陈宫则惊疑的看向了刘铄,“主公,你这是?”

  刘铄卸下了身上的甲胄后,将其递向陈宫,说道:“公台,这甲胄你且穿上。”

  陈宫急忙答道:“主公,不可,万万不可;这战阵上,你怎能无甲护身。”

  刘铄眉间一皱,说道:“你如若执意要随我一同前往,就将此甲穿上。”陈宫看着刘铄,面现为难之色。

  这时,一旁的陆谦急忙说道:“主公,还是将我的甲胄给公台先生吧。你身份尊贵怎能冒险。”

  陈宫急忙说道:“对,我穿陆侍卫的就可以了。”

  刘铄看了眼陆谦,又看着陈宫说道:“穿上,这是我的军令。”

  “诺。”陈宫的脸上多出了几分为难,却又有几分感动,只能接过了刘铄的甲胄。

  “宿主获得陈宫仁爱值4点,现有仁爱值6点,仇恨值12点,自由点数34点。”

  刘铄听到系统精灵的提示,见到陈宫穿上了甲胄后,于是又上马,率领着众人继续前行。没多久,刘铄、张卫等人就接近了敌军的大营。

  陈宫急忙喊道:“停,全军停止前进。”所有人都微微一愣,可还是停住了步伐。

  张卫面色疑惑,看着陈宫问道:“陈先生为何叫停?”

  陈宫没有急着回答张卫的话,只是眉间微皱的看向了左侧的山林,说道:“此林树木茂密,却一片死寂,不闻鸟虫叫唤,只恐其中暗藏伏军。”

  众人听到了陈宫的话,面色一惊,不自觉的握紧了手中的兵刃,将目光投向了左侧的山林之间不停来回扫视;只是那茂密的林间一片黑暗,实难看出那黑暗中到底隐藏着什么!

  刘铄面色沉重,眉间微皱的看着那茂密幽暗的山林,心中充满了担忧,可奈何系统精灵的查询有范围限制,实在无法侦测到那林中有何异常。只能对着张卫说道:“张公则,你可否安排一队士卒,进入那山林之中查看一番?”

  张卫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吩咐了身边的一名军士,带领了两百步卒进入了山林间查看。

  这时,敌军的大营内奔来了数骑,只见是那杨任领头而来,他靠近了张卫后,说道:“张将军,吴懿军早就逃跑了,只留下了这一个空营,还有张任和两千兵马留守在这。”

  杨任叹了一口气后,又接着说道:“我一路追杀而来,虽将两千兵马击溃,屠杀了不少,只可惜还是让那张任逃了。”

  “杨校尉做的好,你的功绩我必会报于兄长。”张卫看着旗帜飘扬的敌军大营,心中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杨任顿了顿,看了身边的刘铄一眼,又对着张卫说道:“刘将军小心谨慎,不敢前来;要不是末将拼死杀入,我等还不知已中了法正之计!”

  刘铄对于杨任邀功的话并不以为意,可他听到杨任提到法正,心中微微一惊,急忙说道:“杨校尉,为何说我等中了法正之计。”

  杨任答道:“南中蛮夷作乱,刘璋已急下令让吴懿、法正等人带兵前去平乱,只留下了张任在此摆出疑兵之阵,迷惑我等。”

  “南中蛮夷作乱!”刘铄眉间一皱,此时他听到了这个消息,还是难以相信这个借口。

  可杨任接着说道:“我突杀入敌营中,擒获了十数名俘虏,从他们的口中得知的,不信看将他们带来一问。”杨任顿了顿,接着说道:“还有,吴懿撤兵匆忙,这大营中的三十万石粮草,和一众军械等物资都没来得及带走。我已安排了军士前去查看,果真如此。”

  张卫听到了这个消息,脸上显出了几分难以置信,而又兴奋的神色,说道:“看来,他们真的撤了。”

  杨任说道:“将军,真撤了,不信你随我进大营一看。”

  这时,刘铄提醒了一句,“张公则,不管真假如何,我们还需小心提防。”

  张卫想了想,应道:“依刘将军之见,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