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阳平关(中)
作者:煋炫      更新:2019-11-10 17:52      字数:12526
  花荣射出的箭,划破长空,径直飞向了张任的面门,在离他不过咫尺之距时,只见张任匆忙俯身一闪,箭矢嗖的一声快速擦着他的帽缨而过,只听到身后一声惨叫,一名士卒中箭而亡,惊得张任一身冷汗;要不是他已提高了警惕,这一箭如是偷袭射出,他还真没有几分自信能避得过。

  花荣见到张任躲开了这一箭,不自觉的眉间一皱,心中暗叫可惜;他也知道张任已有警觉,再射也难以射中。

  而对于张任来说,他知道自己的箭术远不如花荣,于是收起了硬弓,将长枪拔起握在手中,大声的喊道:“全军冲锋!”随后冲上的士卒们,不断大声叫喊,迈开步伐向着城墙冲去。

  吴懿军的士卒如海潮般一波接一波的冲到了城墙下,他们踩踏着尸体、滚木、乱石,再次将一架架攻城梯搭上了城墙;并握紧手中的兵刃、盾牌,咬紧牙关,顺着攻城梯不断向上爬去。

  落石、滚木,也再次不断的从城墙上砸下;鲜血也不断的在城墙间喷洒,形成了一道道的血雾;凄惨的叫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回响在阳平关上空。

  阳平关城墙上一名名伤重的张鲁军士卒被搬下城墙,接受救治;不少士卒还在不断的往城墙上搬运石块、箭矢。所有人都喘着粗气不断的在忙碌着。

  吴懿军疯狂的进攻,让张鲁军倍感压力,在他们看来,吴懿军的将士仿佛是不怕死一样,一直奋勇向前。

  血腥、残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未时,太阳也渐渐西落,天空也渐渐昏暗;守卫在城墙上张鲁军明显已经疲惫不堪,城墙多处已经攀爬上了吴懿军的士卒,正与张鲁军在城墙上展开了短兵相接,贴身肉搏,双方都咬紧牙关,将手中的兵刃无情的挥砍向对方。

  轮番出击的吴懿军,体力明显强过坚持守卫在城墙上的张鲁军,他们面目狰狞,斗志激昂,不断的攀爬上了城墙。

  刘铄一身溅满了鲜血,他不断发出怒吼,奋力挥舞着已被鲜血染得通红的雁翎枪,不断挑翻了一个个攀爬上城墙的敌军,将他们的性命收割。

  赵云将手中的一把龙胆枪挥舞得寒光四起,无人能敌,他每挥出一枪,必有一人惨叫倒地,那殷红的鲜红也随之在他的身边喷洒而出。

  鲁达双目圆瞪,虎须竖起,狂吼不断,他将手中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挥舞得虎啸生风,不断对着面前的敌军士卒铲、砸、劈、挑;那惨叫声也不断在他的身边响起,鲜血也不断在他的眼前喷溅而出。

  武松面色沉重,怒眉竖起,他不断游走在城墙间,将手中的双刀不断挥砍向敌军士卒;他所过之处,惨叫连连,鲜血喷溅,残肢横飞,人头乱滚。

  林冲不断怒喊,将手中的蛇矛挥舞得蛇影闪烁,不断豪饮,将身边的一名名敌军刺死在了他的蛇矛之下。

  李助将手中的一把金剑如掣电般挥舞得金光四起,杀得敌军士卒眼花缭乱,惨叫不断。

  晁盖、花荣、陆谦、项充、公孙胜也在城墙间不断挥舞手中的兵刃,奋力抵抗着吴懿军的进攻。

  在昏暗的阳光下,整个阳平关如同地狱,凄惨的叫声连绵不绝,回荡在空中。

  日落西山,天色昏暗。吴懿军的进攻停止了,他们也撤离了战场,回到大营休整。

  一日的奋战,阳平关终于在刘铄、赵云、林冲、鲁达等人的英勇抵抗下守住了。坚守在城墙上的众人,也终于得到了一刻的喘息,他们许多人累的就地坐下,有的甚至累得虚脱躺下,都不在乎身边是那一具具鲜血淋漓的尸体,也不在乎自己所坐下,所躺下的位置是一滩殷红的鲜血。

  那城墙脚下也躺满了一具摞一具,鲜血淋漓的的尸体,鲜血也将大地和城墙染得一片殷红,空气中也是浓重的血腥味。

  战后,张卫清点了兵马,经过这一整天的战斗,他又损失了一千余人,张卫的心中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忧,他不知道在这样的强烈进攻下,阳平关能坚守多少天?

  稍作休整后的张鲁军,也开始不断的清理城墙间的死尸,将他们直接从城墙上丢到了城墙外,还不断的将石块、箭矢搬运到城墙,准备第二日的坚守。

  刘铄与诸将奋战了一日,也是疲敝不堪;可他们也不敢离开城墙,随便吃了点食物,就衣不解甲的在城楼里靠着墙壁睡着了。

  夜,特别的静,也特别的暗,天空中没有一丝月光。

  城墙上燃起了一盆盆的火焰,也只能隐约照亮两丈的范围。奋战了一日的士卒,也已疲惫不堪,背靠城墙的进入了睡熟。值守的士卒手杵长矛,脑袋如小鸡啄米般不停晃动。

  夜渐渐深了,空气中也多了一丝寒意。一名百夫长推了推靠墙睡熟的数名士卒,“兄弟,换人了,该你们守下半夜了。”

  “换人了啊。”一脸疲态,睡眼朦胧的士卒醒了过来,他站起身,用脚踢了踢身边的人,说道:“起来了,起来了。叫他们都起来了。”没过多久,两队人就完成了换防值守。

  黑暗中,一名士卒忽然对着身边的人说道:“快看,外面是不是有人!”

  旁边的士卒也一下惊张了起来,急忙靠近了女墙向外张望,似乎真在那黑暗中看到了人影,于是急忙喊道:“城外敌人来袭。”

  这句话将值守的所有士卒吓得瞌睡全无,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刃站在了女墙边,注意看向了城外。

  铛铛铛的鸣金声突然响了起来,将寂静的黑夜彻底打破,并有人不断的高呼,“敌人来袭,敌人来袭。”

  嗖嗖嗖,一阵乱箭从黑暗中射向了城墙上,随即响起了惨叫声,不断有士卒中箭倒地。

  在城楼内休息的刘铄等人听到了叫喊声与鸣金声,他们立刻握紧了手中的兵刃就跑出了城楼,来到了城墙上。

  黑暗中不断有箭矢射来,所有人都躲在了女墙后,或是举起了盾牌遮挡。站在女墙边的刘铄,则借着昏暗的火光向外看去,在有限的视线范围内,确实看到了不断晃动的人影。

  这时,张卫急忙喊道,“放箭,放箭!”

  听到了张卫的命令,城墙上的士卒则不断将手中的箭矢向着黑暗中乱射而去,根本没有准头,只是将一支支箭矢乱射而出。

  刘铄见到了这一幕,眉间一皱,让他不得不想起了自己攻打武关时所用的战略。

  城墙上的乱箭不断射出,黑暗中也确实有惨叫声不断传来。刘铄正考虑着要不要阻止射箭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不断晃动的人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

  咚咚咚,攻城梯又被搭在了城墙上,吴懿军又开始不断的顺着攻城梯向上攀爬。刘铄心中一惊,没有想到吴懿军是真的攻城,并不是来消耗箭矢的。

  “吴懿这狗贼,难道他的兵马就不需要休息吗?”一旁的鲁达不断骂骂咧咧,奋力抱起了一块大石,就向着正攀爬在攻城梯上的敌军砸去。

  刘铄等人和守卫的士卒也都投入了战斗,开始奋力抵抗。乱箭不断的射出,落石不断的砸下,惨叫声也不断的响起。虽然夜晚的攻势没有白日的强烈,可持续不断的进攻也让刘铄等人倍感压力。

  艰苦的战斗又持续了一夜,直至天色渐渐放明,吴懿军方才退去,留下的只是一地的尸体。

  刘铄等人才休息了片刻,没有想到吴懿军的兵马又杀来了。这让双眼血红,身心疲惫的刘铄等人和一众守卫甚是无奈,他们只能强打起了精神,固守在城墙上,做好战斗的准备。

  这一次,吴懿军的兵马并没有一上来就发动强攻,而是一队手持大盾的步卒行进到了大约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位置停住了。

  站在城墙上的刘铄等人看着这一幕有些猜不透的敌军的用意,可他们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也让一众弓箭手做好了准备,随时放箭。

  这时,从吴懿的大阵中又不断跑出了一队的步卒,他们肩上都扛着袋子,到达了竖起大盾的步卒身后就将袋中的泥土倒出。一袋袋的泥土不断的被倒出,地面也被一点点的垫高。

  这不用说,刘铄等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吴懿准备拉低高度的差距,安排弓箭手站在垫高的土丘上,对着城墙上的守军放箭。而城墙上的众人也只能看着这小土丘被一点点的垫高,他们却无能为力,也不敢出战;只能让部分士卒抓紧时间休整,并往城墙上继续搬运守城所需的落石和滚木。

  吴懿军真的是准备充足,两个时辰后,一座足有两丈高的土丘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果真不出所料,吴懿麾下的弓箭手一队放完箭,另一队又接着上来。而守城的张卫,也命令手下的弓箭手不断射箭。

  一时间,遮天蔽日,密密麻麻的箭矢不断在空中交错飞过,射向了对方的弓手。惨叫声也是接连不断的响起。

  可这时,守军是伤不起的,每战死一人就减少了一人,而吴懿完全可以用七比一的战损来攻下阳平关。

  持续了半个多时辰的对射,城墙上的反击确实越来越弱,而吴懿军的箭矢依旧密集,逼得城墙上的守军只能缩身躲在女墙后,或是举起盾牌护在身前。

  刘铄躲在女墙后,项充并举着一面盾牌护卫在他的身边;刘铄的耳边是叮叮咚咚的响声,眼前看到的是不断插在城楼木柱上的箭矢,还有丢落在地面的箭矢。

  在吴懿军密集的箭矢打击下,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震天的擂鼓声和喊杀声响了起来,刘铄藏身在女墙后,微微探头一看,只见如海潮般的敌军又再次涌向了城墙。

  连续一日一夜的奋战,守卫在城墙上的张鲁军面对着吴懿军的强烈攻势,他们已疲惫不堪,力不从心。战斗依然在继续,两军的伤亡也依然在增加,可今日吴懿军没有用多久就已经攻上了城墙,在整个城墙上展开了短兵相接,血腥肉搏。

  又经过了一日的拼死抵抗,吴懿军又被杀退了,可张鲁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日损失了近两千人;而守卫的兵力也不足七千人了。

  刘铄坐在地上,用手擦了擦脸上的血水,他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疲惫不堪;城墙上也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首。刘铄知道,如若在持续这样高强度的作战,只怕伤害会更加的惨烈。

  刘铄眉间紧锁,闭上了双眼,脑中不断想着办法,该如何应对吴懿军如此强烈的攻势,并将他一举击破!刘铄并在脑海中回想着一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突然让他想到了,他兴奋的大叫起来,“我有破敌的办法了!”

  一旁的众人听到了刘铄兴奋的喊声,都将目光聚在了他的身上,都满怀期待的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办法?

  “刘将军,什么办法?”张卫第一个兴奋的问道。

  刘铄说道:“走,我们到城楼里说。”

  于是,众人都忘记了疲劳,兴奋的跟着刘铄进入到了城楼中。

  刘铄用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说道:“吴懿军有七万之众,这粮食消耗必然不少;而现在天气渐冷,蜀中又山道难行,补给困难;如若我们烧了他的粮食,他必定退兵。”

  众人听完了刘铄所提出的计策,脸上兴奋的神色都渐渐褪去。阎圃则嘴角微微一撇,说道:“这粮草乃是全军之本,吴懿大营必是守卫森严,岂是刘将军想烧就能烧的。”

  刘铄看着阎圃不屑冷笑的嘴脸,一笑说道:“阎先生,我何时说过,我要去吴懿的大营,烧他的粮草。”

  众人听到了刘铄的扈,又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完全猜不透他到底想说什么?也不知道他到底想怎么烧吴懿的军粮?

  一旁的张卫则问道:“刘将军,你这话是何意?粮草不在吴懿的大营,会在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