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结盟条件
作者:煋炫      更新:2019-11-10 17:52      字数:13226
  刘铄眉间紧皱,忍着疼痛,用嘶哑的声音,说道:“放她走。”

  这时,所有人都知道了她的身份,李助也收起了金剑;拦在门前的众人也让出了一条路,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琼英只是看着刘铄冷冷的说道:“刘铄,别以为你放了我,我就会领你的情;你让我所受的屈辱,只要我琼英不死,我就还会在回来找你报仇。”说完,琼英转身快步的走出了屋门。

  刘铄眉间深锁,看着琼英的背影消失在了门口;他又看了看众人,强忍着疼痛,用嘶哑的声音说道:“没事了,你们都去休息吧。”

  一旁的陆谦说道:“主公,你安心休息,我在屋外给你守着。”

  刘铄则是对着陆谦摇了摇手,他实在是不想在说话了,这一说话,喉部就痛得难受。

  于是,众人离开了房间,并带上了房门。刘铄则吹灭了灯火,又躺在了床榻上,此时的他在也睡不着了;他并不是怕琼英来复仇,而是觉得这屁大点事,琼英居然从蜀中一路追到了汉中,还以杀他作为了生命中的目标。

  第二日清晨,刘铄一开门,就听到了一声,“主公。”刘铄一看,没有想到陆谦真的在门前守了一夜。

  刘铄则看着陆谦示意了一下喉咙,想告诉他自己不方便说话。

  陆谦立即明白了过来,说道:“主公,你且在屋内休息,我这就去给你打水。还有,我已经安排了人去抓药,应该很快就回来了。”刘铄点了点头,返回房屋。

  不一会,陆谦就给刘铄送来了热水,还有稀粥。刘铄清洗了一下,喝了一点稀粥;可就算是喝稀粥,喉咙也是痛得难受。刘铄没有想到,这琼英出手还真够狠辣的。

  随后,刘铄拿了纸笔,写了几个字,示意给陆谦看。“你在门口守了一夜?真是辛苦你了,你快去休息。”

  陆谦看着刘铄写的字,急忙答道:“这是属下该做的。”

  刘铄看着陆谦,心想他的能力还算不错,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得到重用,想得到权利,这回长安就提拔他一下。

  刘铄随后又写了几个字,“你快去休息吧,一会去谈结盟的事,没什么危险了。”

  “诺。”陆谦看了看刘铄写得字,应了一声,可还是说道:“主公,你有什么需要可让人来唤我。”刘铄点了点头,陆谦这才退了出去。

  随后,刘铄又喝了一点陆谦送来的汤药,他才领着麾下的李助、花荣,前往了张鲁府邸。

  屋内,刘铄看了看,除了张鲁外,阎圃、杨松也在一旁。

  张鲁一脸笑意的看着刘说,“公则的手书我看了;退敌的经过,阎圃也跟我说了。这刘璋军能被击退,全赖刘将军的功劳。”

  刘铄一笑,没有作答,而是示意了一下身边的李助。

  “公祺,我家主公身体不适,不能说话,就有我带我家主公,与公祺商讨这结盟之事了。”李助对着张鲁拱手行了一礼。

  张鲁微微一愣,看向了刘铄,问道:“刘将军这是怎么了?”就连一旁的阎圃也觉得好奇,这昨日都还是好好的,今日怎么就身体不适了。

  刘铄看着他们疑惑的目光,就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喉咙,让他们看到了包扎的部位。

  张鲁的更加的疑惑了,他看着李助问道:“刘将军,这是?”

  李助答道:“昨夜有一名刺客潜入了驿馆内,企图行刺我主;幸好及时发现,我家主公也只是受了一点轻伤。”

  “刺客!”张鲁听到了李助的话,又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身边的阎圃。阎圃也是疑惑的看向了张鲁。

  “汉中城内居然会有刺客,还如此大胆在驿馆行刺刘将军。”张鲁顿了顿,则对着阎圃说道:“阎圃,传令下去,加强驿馆守卫,可不能让刘将军有任何危险。还有,你得好好调查一下,这刺客究竟是何人?”

  “诺。”阎圃拱手领命。

  “谢公祺日此安排。我主也可安心的住在驿馆内了。”李助一笑,接着说道:“公祺,现在刘璋军已被击退,我家主公已经完成了你提出的要求,这结盟一事应该确定了吧?”

  张鲁并没有正面回答李助的话,而是看了看身边的阎圃。这时,阎圃开口说道:“这刘璋军确实是被击退了,可这白水关却丢了,所以我家主公有一个新的要求,只要刘将军能够答应;我主就即刻与刘将军签订盟约。”

  刘铄眉间一皱,对身边的李助点了点头。他也不知道张鲁又要提出了什么样过分的要求。

  李助则问道“不知公祺提出的是什么要求?”

  “我家主公,想在长安传播五斗米教,希望能得到了刘将军的支持。”阎圃看着刘铄一笑,说道:“想来这不算是什么难事吧!”

  刘铄听到了这个要求,没有想到张鲁居然要将五斗米教发展到他的长安。一旁的李助面现难色,难以决断,并看向了刘铄。

  这时,刘铄强忍着喉咙的疼痛,对着身边的李助小声说道:“我们回去商议,再做答复。”于是,李助将刘铄的意思转述了一遍。

  张鲁一笑,答道:“无妨,刘将军可商议一下,也可在我汉中多逗留数日,看看我汉中的风光。”

  刘铄心中暗骂张鲁,可还是面带笑意的对着张鲁拱手作别。待回到了驿馆后,刘铄将众人召集在了一起;李助也将张鲁提出的要求告知了众人。

  “张鲁这厮,无信无义。”鲁达面现怒色,大声说道:“主公,这盟不结也;俺们这就返回长安,待刘璋的兵马再来,俺到看他如何应对!”

  “鲁达,切勿如此动怒;主公与张鲁结盟,并非绝无好处。而张鲁同刘璋交恶,我想猜他也愿意与我们结盟。”李助接着说道:“汉中富庶,如若我军急缺粮草,自可与张鲁交涉;还有,如若按照我军的战略西平凉州,我们也可少了后顾之忧。”

  一旁的晁盖说道:“李参军说的是,只是张鲁如此提议,无异于想用另一种方式将自己的实力扩展到长安。”刘铄点了点头,他也知晁盖所说的事实。

  赵云也插口说道:“不错,兄长说的是。张鲁如此做,和张角如出一辙,我认为刘将军应慎重处理。”

  李助说道:“张鲁同样也想结盟,他如此做,无非是想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而我们也可提出自己的要求。”

  刘铄听到了李助的话,将目光聚焦在了他的身上,想听听看他有什么好的意见。于是,强忍着疼痛,低声的说道:“李助,你有什么好的意见。”

  “主公,我军现在虽兵强马壮,战将骁勇;可却缺乏粮草,不能轻易发兵作战,扩展领地。”李助顿了顿,接着说道:“不如就此机会,向张鲁提出粮草要求。”

  李助所说,刘铄心中也很清楚,只要解决了粮草问题,他立即就能发兵凉州,用不着一拖再拖。于是,刘铄点了点头,同意了李助的提议。而刘铄对于让张鲁在长安传播五斗米教,心中还是有些不愿意。

  屋内,刘铄眉间紧锁,听着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个不停。当他看到了沉默不语的公孙胜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

  刘铄看着公孙胜,小声的问道:“公孙道长,这五斗米教的前身就是天师道,也是正一道对不对?”

  公孙胜略疑惑,答道:“不错,不知主公怎么问起这事?”

  刘铄说道:“我可以答应张鲁的要求,让他在长安传播五斗米教,但必须改名为正一道,而且一切传道的事情都由公孙道长负责。”

  公孙胜一愣,就连一旁的众人也没有想到刘铄会提出这样的办法。可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随后,众人又对细节商议了一番。

  第二日,刘铄带领着李助、花荣、公孙胜又拜见了张鲁。

  李助说道:“公祺,我家主公愿意答应你的要求,在长安传播五斗米教。”

  张鲁一听,脸上露出了笑意,“刘将军愿意答应,你我两家结盟之事,也可顺利完成了。”

  李助一笑,说道:“公祺,只是我家主公也有自己的要求。”

  这时,张鲁收起了笑意,看了看刘铄,又看向了李助,问道:“不知刘将军,有何要求。”

  李助说道:“我主有两个要求,第一,汉中富庶,土地肥沃,且又刚刚丰收。我家主公想要公祺援助二十万石粮食;想来公祺不会拒绝吧!”

  张鲁的面色微微一变;一旁的阎圃急忙说道:“汉中虽刚刚丰收,可被烧毁的阳平关需要修复,这粮草的消耗也很大;刘将军提出的二十万石粮草,实难答应。”

  “公祺,吴懿虽被击退,可蜀中依旧钱粮丰足,兵众十数万,战将上百员。”李助一笑,看着张鲁,接着说道:“公祺,刘璋在阳平关下损失惨重,如他探知我家主公返回长安,是否会在兴兵报仇?那时,不知公祺可能守住阳平关?是否需要我家主公出兵来援?”

  “这……”张鲁显得有些犹豫,可还是说道:“如若两家结盟,刘璋又兴兵来犯,自然需要刘将军出兵来援。”

  李助接着说道:“这就是了,这出兵作战,自要消耗粮草,公祺既有心结盟,为何还如此小气!”

  “汉中虽富,可消耗也大,刘将军提出的二十万石粮食,实在有些困难。”张鲁想了想,说道:“如若是十万石,我即刻可为刘将军准备。”

  刘铄嘴角微微一笑,对着李助示意了一下。李助则说道:“好,那就请公祺尽快准备十万石粮食。”

  张鲁对着身边的阎圃说道:“阎圃,这事就交给你准备了。”

  “诺。”阎圃看着刘铄说道:“刘将军放心,在下会尽快为你准备好十万石粮食的。”

  李助接着说道:“我主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五斗米教可以在长安传播,但必须改名为正一道;同时,一切传道事宜必须由公孙胜道长负责。”

  说完,公孙胜对着张鲁行了一礼,说道:“公孙胜拜见师兄。”张鲁呆住了,对于他来,完全没有想到刘铄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李助接着说道:“五斗米教与正一道本是一家,而且公孙道长与公祺,算起来也是同门师兄弟。想来公祺不会对此有任何意见吧?”

  张鲁勉强一笑,回应道:“好,好,那就依刘将军。”

  随后,一切事宜都进行的很圆满,刘铄同张鲁交换了盟书,两家算是达成了同盟。刘铄此行的目的也达到了,十万石粮食阎圃也为他准备了。

  五日后,刘铄率领着众将和五百余骑兵,还有张鲁派给的一千护粮士卒,押送着十万石粮食离开了汉中;一路出了箕关,沿着嘉陵江顺着山道,向着长安返回。

  这一路押送着粮草前行,刘铄觉得这行军的速度太慢,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长安;而他的心中也牵挂着扈三娘和她腹中的孩子。

  于是,刘铄经过了一番思虑后,决定带着陆谦与项充,还有三十名骑兵先行,将护送粮草的重任交给了林冲、李助、花荣、晁盖等人。刘铄一方面想自己尽快赶回长安,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兄弟在多增加感情,有助于留下赵云与武松。

  刘铄三人和三十名骑兵,行进的速度确实很快了,一日也能行个五六十里路了。

  一日,刘铄等人骑马行驶在陡峭的山道间,山脚下是急流的嘉陵江水;另一侧就是陡峭茂密的山林。在刘铄经历过了难行的蜀道,他觉得这样的道路已经算是安全了很多。

  突然,战马发出了一声嘶鸣,紧接着就是一声恐惧的惨叫,不断回响在山林间。惊得刘铄急忙勒住了战马,握紧了手中的雁翎枪,急忙回头一看。

  一名骑兵和所骑战马,已失足掉落山崖,落入了急流的嘉陵江。一旁的众骑兵也被吓得面色发白,不自觉的将自己所骑战马,向内侧驱赶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