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买办还是合作伙伴?
作者:猛将如云      更新:2021-11-07 03:29      字数:5986
  带路党是古今中外都有的关键是看他起到了什么作用。

  喝了杯茶略略平了平复心情李沛霖发现已是正午了。

  草草的用过了午饭和几个主事谈了谈这一日应该办的事情略略休息了一会“大人约定的江南方家的客人已在会客室等候。”

  承启官在门口依据今日的日程安排向他提示着下一步要见的人。

  沛霖略微沉吟了片刻“这样你安排人去和汉元商号的几位掌柜说一声请他们先和方家的掌柜喝茶叙话我这里稍候片刻就去。另外你去将牛千刀、包中辰二位管事和凌正先生请来。我有事要和他们讲。”

  看着凌正衣服上几个不太显眼的地方被钢花铁水烧烫的小洞脸上微微的烟火之色李沛霖知道眼前的这个冶铁坊管事一定又是在现场看着那些家伙们一锅一锅的炼铁炼钢了。

  “凌工”他学着李守汉的称呼虽然他不懂得守汉为何要给这些匠户们如此的礼遇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利益都比内地的工匠要高出数倍像凌正这样的人在内地如果见到他是要跪地叩头参见的如今却是平起平坐。

  说归说他心里却是明白的很守汉的地位权势军队财富怕是有一半是和这些匠户有关在他心目中怕是宁可损失一府一县的地盘也不愿意损失这些匠户。

  “如今可不要事必躬亲了有些事安排底下人去做就是了。”

  “大人没办法。如今将军的辖地一日大似一日人口一日比一日多前面还在打仗后面又是大批的垦民涌入前方的兵器后方的农具锅铲菜刀修房建屋船坞里每月修建船只也是急如星火的到处都是要用钢用铁的。不盯得紧些如何能够支应过去?”

  李沛霖心中不由得长叹一声罢了守汉这一条便是至少一代枭雄。能够让工匠和他想到一起甚至他没有想到的这些工匠都想到了如此得人之死力焉能不成一番事业?

  “是啊从开年截止到上月末也就是叶淇渡江南进的那几天根据码头和几处关口的清册一共有三万多户五万多垦民到了我南中这些人的农具以及江南、西山的各处屯堡(所谓的西山指的便是寮国的地盘了。那里靠山。)所需的兵器都要依靠炼铁坊的各位。”

  “如今主公从会安前敌派人送了来信件要我等将眼下采用的所谓坩埚炼钢搞成高炉炼钢。不知凌工有何意见?”

  “这个当日起造炼铁坊的时候主公就提过要效仿佛山镇搞高炉炼铁但是因为当日缺乏钱粮和劳力不得已才将鸡笼炉变成了坩埚炉用来炼铁炼钢。不过主公提出来了让我等试验一下铸造钢炮这样一来坩埚就更不足用了。所以…”

  “所以照主公说的高炉必须要建起来不知道还缺少些什么?”

  “回禀长史大人当日要建高炉缺的便是钱粮和劳力如今要建高炉自然也是如此。按照主公的意思砌筑一座高炉炉壳要用钢板制成炉内砌耐火砖外形呈竖直圆筒状。从装料、送风、排渣到出铁出钢都要用水排等物来助力人力、畜力均不能行。而且因为炉内容量大燃料多必须要用焦炭来供应还要用少灰、低碳毒的焦炭。”

  这些话技术性和专业性实在是太强听得李沛霖有些云里雾里旁边的统计室管事牛千刀执法处管事包中辰也是似懂非懂但是依然勉强的听着。

  “主公说的这样的一座高炉一次可以冶炼多少斤钢铁?”牛千刀插了一句嘴。

  “多少斤?”凌正猛的站起身来他这个时候已经完全进入了技术领域的忘我状态“按照当日主公的设计最大可以容纳我们南中的尺寸100立方米粗粗算来一炉至少可以出钢铁600吨上下”

  乖乖600吨?至少?别的不说佛山如今最大的一炉也不过日产铁6000斤而已六百吨意味着什么?牛千刀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那这样一座高炉大约要多少钱粮?”别的李沛霖不懂但是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钱粮的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明白。

  “这个目前不好说主公要求能不用人的就不要用人咱们南中别的都好说就是人力太少。一要用水排二是要用钢板来做炉壳三是炉内的耐火砖还要考虑铁矿石是阳性还是阴性的来烧制。所以我们打算像瓷器工房那样也是先搞出试验窑口来成了之后再大上高炉”

  “不过这样一来一座试验炉至少也有前期投入万两以上的白银还有数百人三个月的口粮工薪等。但是一旦此炉试制成功我军钢铁将大大增加且炼铁坊所占人力也可以转由他用。”

  “凌工此言却是着实的老成谋国之言。这样方才说的钱粮问题因为今日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二位管事今天请你们过来就是为了此事。”沛霖将刚刚从黎慕华那里敲诈来的黎氏家族数代人的积累拿了出来“这地图上标注的位置便是黎氏家族埋藏金银的所在你二人派遣得力人手按图索骥把这些黄白之物给我弄回来照黎家所说约有金七万两银四十余万两铜锡之物未算你们两家可以各取一成作为经费。余者交给府库作为高炉建设专用钱粮。”

  “凌工烦劳您以冶铁坊名义写一份呈文要求建设高炉试验炉我将这份黎家金银数目附在后面我等四人共同署名用印之后快船送至会安行营交由将军阅处你看如何?”

  “如此一来日后佛山的炼铁匠人将无衣食矣”

  门外传来李沛霆的声音。

  扬州方家的掌柜江春三十多岁看上去微微有些胖的五官倒也端正只是眼睛略有些小不过一副玳瑁架的眼镜架在鼻梁上立刻弥补了这个缺陷。

  头戴儒巾一身襕衫按照大明的衣冠制度眼前的这个江春应该是一个有功名在身的生员之类的人物。

  落座之后李沛霖自然有一番官场中请教功名、科年的问话这也就是他这个在内地官场打过滚的老油条能够问得出来其他人估计都是睁眼瞎。

  江春倒也坦白。

  “学生籍隶江都忝为贡生。也曾数次秋闱然皆铩羽而归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自知此生无望便去而行那陶朱公之事。”

  “贡生?不知是何样的?是岁贡、选贡、还是恩贡?”

  江春有些骄傲的昂起了头“学生是选贡。”

  按照大明惯例选贡的要求都是要学行兼优、年富力强、累试优等者方可充任。江春自然有骄傲的理由。

  几句客套话说完双方开始切入正题。

  这数年来李沛霆与盐漕两帮合手在长江两岸运河上下大肆的贩卖南中所出产的精盐虽然双方都努力的做到保密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那些在茶楼酒肆赌场妓院挥金如土的两帮帮众自然会在言谈话语中透漏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江湖秘辛。

  这些东西被有心人归纳整理起来然后顺藤摸瓜自然将幕后的李沛霆找到了。

  江春就是这个有心人。

  直接投帖到盐帮、漕帮在松江府华亭县为李二公子准备的公馆拜见。

  被人拆穿了面具的李沛霆自然有些尴尬或者恼羞成怒甚至想让随行护卫将江春灭口。

  但是当江春说明来意后双方立刻勾搭成奸。

  “我此番奉家主之命南下与诸位商谈合作大计为表诚意家主命我带来了四船棉花与两船生丝全部以进价让给南中诸公。另有十万两纹银都是足色台州锭作为我在南中采购货品之用。”

  四船棉花两船生丝放在南中足可以让那二百台秀儿机忙上些日子了

  “不知年兄想着在南中这蛮荒贫瘠之地烟瘴遍地的所在采购些什么?是象牙?犀角?豹皮?珍珠?还是别的?”李沛霖故意的将话题引开。

  “年兄如此就有些过了二公子在江南搞得江南卤业人人鸡飞狗跳盐漕两帮又大举收购生丝瓷器茶叶等物如何却对江某遮遮掩掩?”

  沛霖打个哈哈将这话接过。

  “我方家在镇江、扬州、南直隶、苏州、松江、太湖等处共有大小盐号七十七家。往来盐商也有数十户每年进出盐斤数十万石奈何家口众多各处费用浩繁。所以家主希望能够同南中诸公合作”江春指了指门口的那副对联“共同发财。”

  “如果是要盐的话货源自然没有问题”李沛霖也是一副商人面孔。“但是有这几个难处还望年兄体谅。”

  “哦年兄请讲当面大举求财总是要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江春话里话外的意思李沛霖听得很明白我已经向你展示我的友谊了我没有举报你那个大肆走私私盐的弟弟而且我带着你需要的棉花生丝等物带着银子来就看你的意思了。

  “年兄怕是误会了李某的意思是当然也是我家将军的意思当年是我这个不成材的弟弟去找的盐漕二位帮主蒙他们不弃同我们合作我李家才算是在这南中立下了脚。如今年兄和贵东家财雄势大又是官府给予盐引的盐商自然不把盐漕两帮放在心上可是两帮数十万人却是以此为生。不知年兄和贵东家如何处置此事?”

  得销售范围的问题踢给了方家

  “年兄仁厚高义令人钦佩不过这点请兄台放心。我此番出海前已经同家主商谈过如蒙诸公不弃与我方家合作的话我家主定当与盐漕二帮鼎力合作不敢说井水不犯河水至少只要是两帮的地盘我家绝对不会去碰。扬州有大小盐商数十家我们三家可以一个一个的将他们击垮”

  “况且年兄请看”江春扶了扶玳瑁镜框展开了护书中的一份地图地图是一份简略的舆图很明显是江春自己绘制的上面用不同颜色标出来了各个省以及一些大的州城府县。

  “这是长江这是运河。贵方的盐货主要是从长江口附近上岸然后由盐漕二位帮主接收后利用他们的船只堆房沿着长江沿着运河向沿岸城市销售这也就是为何他们能够一次吃下李二公子第一次运去的四万石精盐的缘故。”

  “但是他们的销售范围狭小逼仄盐帮北不能够过淮河南不能至浙西。而漕帮亦只可以沿运河向外发售。”

  “且二帮中人口众多成本倍增。”李沛霖听了江春做的分析眼睛盯着图上那标注着盐漕两帮的淡红色和浅黄色色块。口中不由得说出来了自己心里想的话。

  “年兄高见盐漕二帮所经营的不过是养家糊口的营生而已如果想要将南中之盐大举销往内地与我方家合伙便可事半功倍”

  其实李沛霆每两个月发往内地的三万石盐在盐漕两帮眼中已经是看着香却是着实吃不下的一块大肥肉了。他们自己的地盘已经趋于饱和别人的地盘又在短时间内无法进入在李守汉等人看来必须要在内地寻找另外的合作伙伴了。

  如今有着合法盐商外衣的方家上门来要求合作自然是极好的了不过即便是内心狂喜表面上也是不能够带出来的。

  “但是年兄能够代贵东主允诺不去抢夺盐漕二帮的地盘?”

  “诶李兄方才我已经说过了盐漕二帮我们三家合作抢别人的地盘去万万不会在自家窝里杀将起来再说我家老爷安安稳稳的在扬州纳福无端的打破了数百万苦哈哈的饭碗这个折福损寿不说难道要日夜提防着那些苦哈哈们去寻仇不成?”

  “但不知贵东家和年兄你打算要多少的盐斤?每一个船期。”

  “咦?在下鲁钝不知年兄你所说的船期指的是?”

  “就是我的船队在码头装好货物之后到你指定的港口码头卸货然后再返回这一个往返我们便是称* www..com为船期。”

  “那么南下时会不会回空?”江春显然发现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回空也是一个漕运的术语。指车船空载返回不载旅客或货物造成运力的浪费。

  “怎么江大掌柜的有要关照我们的地方?”负责汉元商号的船务事项的张小麒眼睛里放着光芒。

  “大人贵军的快船着实是厉害我的六艘福船头一天出发却是迟迟未到。如果不是在下搭乘二公子的座舰前来估计今日还在海上颠簸。所以我打算日后贵方的货船南下时便是运载我家的货物了”

  一群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财神面前肆无忌惮的讨论起如何北上运送私盐如何南下运送豆麦、棉花、生丝等物。

  “大人”生意谈的到了这样的地步江春也悄悄的将称呼改变了。“方才您说了有几个事情以学生看来无非是盐漕二帮的销售范围和利益不能受到影响再就是我家的需求数量。初步我打算每一个船期便和漕帮的相同三万石。另外我想请问大人贵方要那许多的棉花与生丝做何用处?自然生丝可以卖给洋夷但是也不用那许多吧?”江春开始试图了解对方的意图。

  李家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睛里交换了彼此的意思。

  “来人”在福伯的吆喝下几个人捧着几匹布走了进来。

  “这是番布吗?”江春一眼就看到了听差手里的布似乎与松江府出产的番布很是相似。番布出自上海县乌泥泾为黄道婆所传授。质优价昂“一匹有费至白金百两者”。明朝成化年间常常以此为礼物行贿朝廷高官及接近皇帝的大臣而且布织得越来越精美甚至织出龙凤、斗牛、麒麟等图案。

  眼前的这几匹布无一不是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端的是好东西

  “我们要的棉花便是来制造此物另外要的平机白布是用来制造这个。”福伯指了指后排一个听差手里的染色布。

  “松江棉布衣被天下这个我们自然不敢望其项背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好处”

  所谓收不尽的松江布是指在松江府靠着纺纱织布谋生的人多自然产量就上去了。但是在河静如今有了那秀儿机人工成本和产量自然不是一般家庭为单位的机户们能够相比的。

  但是具体的产量和成本李家兄弟和福伯这些人打死也不会告诉江春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嘛

  “这样的布要卖多少钱一匹?江某想独占这个布匹的售卖之利不知可否?”江春看着这一匹匹的布样眼中看到的是白花花的银子。

  “年兄何必操之过急请看此物。”

  李沛霖从一旁取过一个类似于账簿之类的东西递给江春。

  江春见到的奇人奇事也算是比较多了自然有点处变不惊的修为。但是打开这个簿子着实令他吃了一惊。

  随手翻动了一下完全是布是不同种类的布匹被染成不同的颜色粗粗的数了一下各类颜色便有二十多种。

  “年兄可知这些布匹要价几何?”李沛霖依然是温和的声音在江春的耳边响起。

  “学生不知但是这南中似乎不产木棉千里之外从江南运木棉过来自然价格不菲”江春用手指仔细的摩挲着布样的手感体会着与松江府布匹的差异之处。

  “你手中的染色布我们卖给倭人是一匹布两枚金判合金二两。这样的番布是四枚金判一匹。但是兄台自然与倭人不同我们便五折售给兄台如何?”

  这样的染色布一匹布十两银子自然不算是贵运回家去也是颇有利润。

  “那好学生此次运来的棉花、生丝等物价款便全部折成这布匹了”江春心中默默的计算了一番四船棉花两船生丝大约是合银二十多万两可以运回去一两万匹布了。

  “不知道这一万多匹布什么时候能够织就交给学生?”

  “你算错了吧?后生。”福伯用一把胡梳子细细的打理着稀疏的胡子“不是一万多匹是将近三万匹”

  嗯?难道不是一匹染色布十两?

  “内地兑换金银是大约一两金子换十两银子但是我们同倭奴那里换银子是一两金子换四两五两银子自然不能让兄台吃这个暗亏五两银子一匹染色布但是只能够在我指定的区域内销售如果卖给倭奴或是别的人江兄是否视我南中为无物?”

  “大人”江春顾不得自己选贡的身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恳请大人将布匹的专营交给学生学生定当供应南中所需棉花、坯布、生丝无论多少绝不欠缺只求大人能够将这布匹专营交给我”

  很多年以后当家资亿万的江春得知当年南中的纺织成本后不由得一脸苦笑一匹染色布不过五钱银子。“居然只要5钱不到的银子??这还是李将军大发善心每月给工人大发工时银子发三节两寿的赏钱每天两餐发工作服还限定了每一班不得超过五个时辰超额工作有赏钱的结果要是我的话绝对可以把成本压到一钱银子”

  六千字送上继续求点击gcn.推荐评价gcn.收藏等然后如果有书评和打赏就更好了。如果有愿意出演什么角色的欢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