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干部和数字
作者:猛将如云      更新:2021-11-07 03:32      字数:8918
  “上具孝服、设酒果亲诣大行皇帝几筵前、祗告受命毕。剑侠提供即於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冕服行告天地礼。随赴奉先殿谒告祖宗毕。仍具衮冕、诣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诣母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

  毕。诣奉天殿即位。是日早、鸣钟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上服衮冕、御华盖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行礼毕。赞各供事。奏请升殿。上由中门出升宝座。锦衣卫鸣鞭。文武百官上表称贺。

  上命百官免贺。免宣表。止行五拜三叩头礼。

  【旨百官免贺】百官出至承天门外。候翰林院官齎诏书用宝讫。鸿胪寺官请颁诏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官。由奉天殿左门出。锦衣卫於午门前、候捧诏置云盖中。”

  大明会典上规定的新皇帝登基时的各种风光和荣耀他脑海中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皇兄驾崩之初他以大行皇帝胞弟的身份入宫可是连续几天不敢进宫中的饮食都是以当时的信王妃周氏亲手所制之食物用来充饥唯恐当时宫内的那些太监们对他下毒手。

  “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筵(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

  “至时鸣钟鼓皇帝衮服御奉天门。”

  只有到了他登基那个时候他才一块石头落了地从这一刻起他才真正的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帝生命安全才算是有了保障。

  明朝的皇帝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穿黄色的衮服他们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绣龙形的常服。(那些动不动就给皇帝一身黄袍的影视剧可以去死了。)身着黄色衮服的崇祯皇帝登上**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从**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大臣们这才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新皇帝上表道贺。然后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崇祯王朝就此拉开序幕。

  几个月过去了在他朱由检大明崇祯皇帝的带领下大明朝可谓是奸邪辟易众正盈朝。皇兄在世时权倾朝野的魏阉魏忠贤伏法大批的东林君子们回朝任职。阉党的势力被连根拔起满朝文武纷纷上表祝贺。

  此时的崇祯方才有了为君之乐

  “朕一定要做一个唐太宗、宋太祖那样的皇帝建立不亚于本朝太祖、成祖、仁宗宣宗那样的治世盛世”

  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懈的努力。除了将阉党一干文武大臣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罢黜的罢黜便是将空出来的诸多位置交给了心忧天下、事事关心的东林先生们。

  除了任用贤明正人君子之外作为一个皇帝他真正的做到了宵衣旰食。每天起五更睡半夜批阅题本处理政务。但是似乎这些折子也是同他过意不去放眼望去各地不是灾荒便是造反。

  “臣赣南巡抚洪瞻祖报闻惟四月十一日乱贼夺天王一伙建号永兴元年率众攻破安远县城劫库放囚。安远知县沈克封逃走。”

  “七月二十日蓟门驻军由于饥饿索饷鼓噪焚抢火药经多方措处始解散。”

  在堆积如山的类似题本之中随便一翻便是如此类似的坏消息要么就是各地要求拨付军饷要求给陕西灾区进行拨付款项救灾的文书。

  “唉”崇祯皇帝长叹一声望着司礼监太监们搬来的两箩筐题本不由得内心一阵恍惚“当日皇兄在日每日里魏逆是如何处置这些文书的?”

  “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人畜庐舍漂溺无数嘉兴飓风淫雨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七月二十五日辽宁宁远军中四川、湖广兵因缺饷四个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起而应之缚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

  “你们就没有点好消息报与朕知晓吗?”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的灾害、兵变等等诸多坏消息崇祯终于有些暴怒了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用尽量平静的语调同当值的小太监们说话。

  两个小太监急忙跪倒在地叩头不已。

  “奴婢有罪奴婢有罪有一份两广总督上的题本似乎是说米价的”

  “取来拿与朕看”

  “惟圣天子在位四海之内虽有小患然奸邪授首百业兴旺臣谨言自元旦以来至春三月间广东各地米价仅为五至六钱一石人民鼓腹而歌皆称颂圣天子之恩德。”

  靠着龙椅上闻着香炉里一阵阵若有如无的檀香耳边听着太监们读着两广总督送来的题本崇祯皇帝终于找到了一丝自己追求的圣天子在位海内生平的感觉。

  听了一会猛地他脑海之中想起一事。他忽的坐起来眼睛之中精光大盛手指着正在缓缓的向外喷吐着香气的香炉大声的喝问当值的小太监。

  “朕自即位之初便明诏禁止宫中焚香汝等为何在此焚香?须知朕之父皇、兄皇便被汝等这些手段误了一世之英明”

  骇得那两名太监不住的跪地叩首“皇爷饶命皇爷饶命皇爷当日所禁之物奴婢们自然不敢拿出来此香乃是懿安皇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见皇爷每日批阅题本辛苦特意嘱咐奴婢等为皇爷寻了来有安静凝神之功效。”

  听闻是自己的嫂嫂和妻子派这些太监们所做的崇祯这才转嗔为喜。“尔等做事务必要好生用心”

  在众多的坏消息中广东上报的连续几个月以来米价低至只有五钱银子一石这无疑是漫天晦暗之中的一抹亮色。登时令崇祯对于那个尚未谋面的两广总督李逢节印象大好。

  还在信王府之时崇祯也曾涉猎过小说评话之物便记得西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三藏心中暗喜道“人言西域诸番更不曾到此。细观此景与我大唐何异所为极乐世界诚此之谓也。”又听得人说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登之处。如今广东的粳米只要五钱一石这分明便是极乐世界的曙光啊

  “还有什么消息?一并报于朕知晓”

  崇祯的本意是还有别的什么消息不料想那小太监会错了意。

  “启禀皇爷这里还有一封两广总督的题本”

  “臣李逢节伏首进言吾皇励精图治扫除奸佞意图厘清宇内。本年四月初三日更起升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镇行边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移驻关门臣每思之建奴纵横关外我军唯以火炮制之。今铁料齐备伏乞陛下允准广东铸造三千斤红夷大炮二十门一千斤红夷小炮一百门大小佛郎机若干运抵军前效力。以解吾皇之忧”

  这个消息顿时令崇祯的心情从多云转晴变得阳光灿烂。当日他召见袁崇焕时袁崇焕君前奏对曾经说辽东必须是凭坚城用大炮才能抗御建奴铁骑。但是兵部和工部、户部上奏说修建城池、铸造大炮所费巨大目前国库空虚无法铸造如此多的红夷大炮。

  如今两广方面竟然已经筹备齐全了铁料只要自己这里一道圣旨降下便会有大小百余门火炮运抵京师成为军前杀敌利器这如何不令人大喜过望?

  “内阁今日是哪位大人当值?”

  “回禀陛下是韩爌韩大人。”

  韩爌是所谓科举正途上来的进士、庶吉士从万历二十年入仕至今当过侍郎、尚书、东阁大学士也算是德高望重更要紧的是他有一个得意门生便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袁督师。

  “传哦不请韩先生到这里来。”

  少顷韩爌到来一番面君的礼仪之后崇祯命太监搬过一张椅子来这算是君前赐座也是天子表示自己礼贤下士的一种姿态当然对身为东林党大佬的韩爌而言也是极大的荣宠。(韩爌是崇祯元年十二月重新起用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做是猪脚的肥翅膀扇起的妖风的原因将他提前了。)

  “先生如今两广的情形先生可曾知晓?”

  韩爌捻着花白的胡须心中在揣摩着这位皇帝陛下的心思。方才太监到内阁传召身边的亲随塞了银子太监透露皇上现在心情大好老大人大可以放心。

  “陛下老臣虽在内阁然亦有挂一漏万之事不及圣上圣明烛照洞若观火。所言广东之事可是请旨铸炮之事?”

  “老先生说的不错此为其一。两广督臣上奏自元旦起至春三月间两广米价每石五钱。”

  “此为圣天子在朝四海升平盛世之兆”

  崇祯的话甫一出口身为内阁首辅的韩老先生便立刻起身离座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不止。

  “先生请起。朕以冲龄即位便是要靠列位大贤的辅弼才可重现皇祖在世时盛世之状况于万一。”尽管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崇祯还是要表现出一份贤明谦逊的姿态来这才符合历代贤明之君的标准。

  “对于两广所奏请铸炮之事先生以为如何?”

  略有沉吟之后韩老先生缓缓的开了口。

  “本朝上海徐光启对铸造火炮之事颇有心得臣亦曾经对此事加以关注。”

  韩爌所言却是不假他的家族同徐光启家族确实走动的比较近甚至家族中还有人因为徐光启的关系受洗加入了天主教。

  “铸造一门红夷大炮所费浩大除了铁料、工费便是燃料亦是巨数。广东的题本上虽有铁料等项具备但等圣旨批复之说然铸造火炮十中得之二三已是可称国手可见铸炮之难。以臣之愚见不妨下旨令广东铸造铸成十门便解往京师。”

  在崇祯听来韩爌所言为老成谋国之言唯恐地方官员为了铸炮而扰民但是韩老先生所言之中却另有一番深意。他多年宦海沉浮深知眼下大明各地官吏是一副什么的德行铸炮这样大量耗费钱粮的事情各级官吏如果不大肆上下其手大加损耗一番简直就对不起自己的这身官服

  “十中得之二三?那七八成的铁料都到那里去了?难道不知道铁料是可以回炉重铸的?当真以为老夫是傻子吗?”一面一脸忠贞不二的望着眼前的皇帝心中一面嘲讽着两广的官员们。

  “吃相不要太难看更不要吃独食”

  二十门红夷大炮一百门红夷小炮加起来炮身自重便要十余万斤这还不算炮架、炮弹等物如果都通盘计算怕不是这些铸成的火炮就要有二十万斤铁按照十中得二三的标准来算所需的铁料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以朕看来两广督臣李逢节尽忠王事勤勉能干有意拔擢他一番老先生以为调他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如何?“

  崇祯提拔李逢节的右佥都御史这个职务大体上相当于北京市的市长本来在真实的历史上李逢节就是因为铸炮有功被提拔了。只不过是去了南京而不是北京。

  “陛下老臣以为还是先令广东铸炮运抵京师之后再行提拔李逢节臣方才想起福建亦有上报该省米价不过八钱至一两之间如果单纯以米价低廉便擢升官员恐有舆论对陛下不利。一旦火炮铸成运抵京师便可放心拔擢两广督臣。”

  闻听此言崇祯对韩老先生的印象更是越发的好了。听听这是多么为朕考虑的贤臣良相啊

  当韩爌的大轿回到自己的府邸的时候早有家中管家、子侄们在门前伺候。

  搀扶着老爷下轿的管家满脸的笑容“老爷辛苦了”

  “嗯为臣子者自当忠心报国此乃我辈读书人的本分今日家中可有事?”

  管家命人将轿子抬走一面低低的声音告诉自家老爷“两广总督派人送来了些南海土产别的倒也罢了其中有一面五尺长的穿衣镜却是世所罕见。”

  “哼你也跟了我许多年怎么还对这些身外之物如此的看不开?可有书信?”韩爌的态度很是鲜明训斥了几句管家管家倒也习以为常。

  “书信、拜帖、礼单都在老爷的书房里。”

  李逢节的书信写的很客气口口声声尊称老前辈因为山川阻隔不能够早晚聆听教诲深以为憾事。派人送去些南海土产以表敬慕之心。在书信的最后顺带又提了一笔广东如今米价低廉如果先生有意运米北上赈济灾民学生愿意报效一二。

  “这位李大人倒也是有趣的紧”放下书信韩爌手捻须髯笑了起来。管家命人将穿衣镜摆放好打发下人退出书房自己在老爷面前准备听候吩咐。

  用紫檀木制成的镜框镶嵌在黄金中的琉璃宝镜在烛火的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饶是韩老先生宦海沉浮一生也不曾见过如此巨大的镜子

  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当年风流倜傥的少年读书人已经变得两鬓皆白额头上满是皱纹。同一旁低头侍奉的那名新纳的小妾相比一个如同水灵灵的莲花一个如鳞甲密布的老松。正如苏东坡所说恰如一树梨花压海棠。韩老先生不由得一番感慨“廉颇老矣”

  “老爷如何将自己同那廉颇相提并论?那廉颇成名亦不过是靠着读书之人的容忍海量方才青史成名。如果没有蔺相国他不过是一个斗米方肉的酒囊饭袋、一介武夫而已老爷可是身为我大明首辅”管家尺度合适的拍了一记马屁。

  “你用我的名义写封信给两广督臣李大人。告诉他说圣上已经同意他的铸炮之事要他小心巴结一番办好此事他便可以在京城中与老夫朝夕过从谈诗作画饮酒赏月。”

  对于自己家老爷这种出卖风雷**的手段管家早就熟练以极当下点头称是。

  “那他说的米价的事情?”

  管家回问了一句如今北方各地的米价可是暴涨如果能够用五钱银子的价钱买到米运到北方可以获得暴利。

  “缓一缓吧如今怕是盯着两广米价的人不在少数。我们不可以轻易的趟这趟浑水。”

  韩爌心里很清楚那米在广东每石虽然是只卖五钱到了福建便成了八钱甚至一两如果运到江西、江南怕不是要三两了?哪里还有钱可赚?

  “另外派人去一趟宁远告诉他我之前说的红夷大炮很快就要有了让他小心做事。”

  “是小的马上就去办”

  接受招安的郑一官

  一封首辅大人亲信写成的密信被两广总督衙门派在北京的差官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广州交到了总督李逢节大人的书案上。

  “明翰你来看”

  读完了书信的总督大人心情无比愉悦命人将自己的儿子李明翰找来将这封京城来的书信递给他观看。

  “首辅韩大人身边的幕僚写信告诉为父皇上”李逢节双手抱拳向着北方遥遥一拜“已经同意我的铸炮方案不日内阁就要明发陛下对于我在广东这段时间很少满意特别是物阜民丰米价低廉人民鼓腹而歌更是令陛下龙颜大悦。里面告诉我铸得了火炮立刻北上解往京师陛下便要再升为父的官职”

  “明翰恭喜父亲大人”

  听到这样的话李明翰也是欣喜过望。所谓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他如今正是前三十年在这两广地面上正是各级官吏都要巴结他的。

  特别是他此番同李二公子合伙将大批粳米贩运至广东无数与各级官吏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粮食商人蜂拥而至手中拿着大把的银子就要从自己手里分得一杯羹。几十万石粳米顷刻间便销售一空为他赚足了银子不说也是结了不少善缘。

  “没关系米有的是宗兄只管去接只怕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银子”李沛霆毫不在意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我卖五钱银子与宗兄你为了令尊大人的功名你还要盯住那些商人切不可贪图小利将米价抬高”

  当日听来还有些嗔怪李沛霆。如今却发现沛霆的这话当真是至理名言

  “这件事你居功至伟如果不是你同那李二合作为父如何有这份功绩?又上哪里去筹措如此众多的精铁?日前有司来报已经铸成三千斤大炮四门一千斤红夷小炮十一门。照此速度只要铁料保证供应便定可以在中秋节前铸成大炮八门左右。为父已经下札子督令他们务必在重阳节前制成十门大炮然后进京献礼”

  “吾皇势必龙颜大悦父亲的官职又将高升一步”

  “诶无论做何官职都是上报君恩下安黎庶。”

  父子二人说完这话便是相视会心一笑。

  如今已经是秋粮征收的季节几处冶炼场的精铁也收到了四十万斤除了用来造大小红夷火炮、大小佛郎机之外更有为数不少的铁料被悄悄以损耗、飘没的名义被各级官员运出卖给民间的冶铁作坊用来制作鸟铳等火器。

  “父亲上月李二一共运来了一百一十万石粳米我已经将其中的五十万石销往东江地面。其余的六十万石则是被市舶司太监钱耀明、广东总兵等人的家人买走。但是到中秋结账的时候以我的计算单是米和铁两项府里应该能够至少收益在二十万两以上。”

  “嗯此类事情你便去办吧记住一点为父随时可能会调往京师银钱来往还是要清楚些的好”

  “是儿子也是这么想的各处的米商儿子都是要五钱银子的现银支付的”

  “你要写封信给李二一来将银钱生意上的往来情况告知与他二来将为父要调动的消息告诉他问他是否还要继续做广东的生意。既然朋友相交一场切不可落下口实与把柄。何况此番为父的晋升说起来还要好生的感谢与他。”

  “是父亲教诲的是”

  “还有他委托你去采办的那些茶油果、桐油、茶枯等两广特产你要尽快的与他完成交割或者是划账。”

  李逢节大人如今做的便是随时可以拔脚开路的准备这广州虽然说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可以赚但是同京师比较起来他还是愿意选择京城。

  “父亲京城里可有谁来接替您的风声?”

  相比较李逢节李明翰倒是觉得广州这里感觉不错如果到了京城宗室、勋贵、太监、大臣无数比自己牛的人满街道都是哪里比得上两广?自己可以在官场、在商场横行无忌

  “那倒没有听说不过倒是隔壁的熊文灿日前来信对为父在广东的一番作为颇多称颂之处。”

  父子二人一番计议便各自散去。

  数日之后一份李明翰写给李沛霆的书信便辗转到了守汉面前。

  “广东各处官吏、商人都以为我是李总督的人一旦李逢节调任我是否也会随之离开他们的两条财路便要断绝”

  李沛霆口中的两条财路一是他作为南中军的代表低价(至少人们是这样看的)向两广地区出售工业品和农业产品;二来便是委托与他有生意往来的两广商人四下里收购两广特产。

  “告诉他们不管谁做总督生意还是要做的”

  守汉将一块稻香村新制的糕饼喂给二丫“乖囡好吃吗?”

  “好吃”二丫用奶声奶气的声音回答着父亲的问话。

  “过一个月就是中秋节那时候还要有更加好吃的月饼哦”守汉抱着二丫指着天空中已经呈现出椭圆形的月亮一本正经的告诉孩子。

  “二丫喜欢吃月饼”

  在一旁伺候的美珊扶着自己的后腰一路蹒跚的走过来“大小姐跟姨娘去玩好吗?阿爹这里有公事要办。”

  “不急让二丫在我这儿再待一会儿。二丫阿爹问你你看两个姨娘肚子里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

  美珊和诗琳姐妹几乎是同时被守汉把种子播撒进去的如今二人的肚子也都是高高隆起。很快就是要到分娩的时候了守汉便用这种常见的法子来和二丫玩耍。

  “嗯一个姨娘的肚子是小弟弟一个姨娘的肚子里是小妹妹”

  “哈哈哈哈”

  “大小姐果然是聪颖过人”

  二丫的一句话引逗的在场的人们都是莞尔一笑。

  看着二丫被婆子抱走李沛霖眼睛里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些令人不舒服。转眼之间妹子已经离开人世快一年了。

  这多半年下来按照守汉的将剩余产品向两广地区销售的战略已经初步见到了成效每月有至少百余万石粳米被加工出来通过海路运往两广地区。农民手中的余粮被大批收购换来的银钱则是变成了急需的熟铁犁杖、九转钢锄头锹镐。

  “几处州府中售粮百姓联名到衙门去请愿要求购买铁制、钢制农具为此钢铁厂和汉元商号联名呈文要求再开第三座高炉否则无法保障如此庞大的钢铁需求”

  想起那一日来送公文的知府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样子沛霖便忍不住想笑哪里会想到农人为了能够尽快买到一架犁杖几副熟铁打造的锄头居然会聚众击鼓到知府面前要求大人为百姓申请增加钢铁农具的销售量?最后因为不满知府的答复几个愣头青小子还把知府给打了?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内地首先是被定性为啸聚民众殴打官员说不定会有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灭门九族。

  最终还是守汉拍板调集一批农具和钢铁到出事地区发售给农户同时将闹事的那几个小子抓起来判了几年的劳役此事才算终了。但是各处要求增设第三组高炉的呼声却是有增无减。

  “这个事我就不管了你让钢铁厂、石溪矿、广宁矿务局、焦化厂几家一起坐下来做个讨论看看能不能满足第三组高炉的需求不论是矿石、煤炭、焦炭的产量还是炉前工种的技工都要好生的计算一番。”

  “主公放心我一定照着以往的路数去办人手、矿石、焦炭等物不能满足需求绝对不开这座炉子”

  说是如此但是作为实际上的布政使、当家人的李沛霖如今确实是看到了钢铁产量带来的诸多好处从内心深处他也是严重倾向于马上开设第三组高炉。

  大批铁制、钢制农具的使用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熟铁制成的犁杖同木梨的功效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大批的炼钢产生的废料变成了肥料加上崭新的农具使得大片的荒地迅速的被开垦出来种上了番薯花生玉米土豆等等诸多种类的作物。

  粗粗的算下来到崇祯元年的七月两季稻子的收成在原来的土地面积上便比去年的两季稻子高出了将近一成还多。这还没有算上那些新近开辟的土地的产量。

  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大批的劳动力通过铁制农具的使用被解放了出来按照各处村寨屯堡州府开出的务工文书计算这一年下来便要有将近二十万的丁壮离开了原有的土地。这还不算那些和苏四娘一样的女性劳动者。

  “这些人筑路、建城、矿山、林场、船厂、工场都可以吸收消纳绝对不会让他们成为流民的。”

  这些离开了土地的壮年劳动力在别人眼里可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是在守汉眼里却是构建工业体系必须的重要因素劳动力

  * www..com

  当年英国人可是为了把劳动力赶进工场出台了一系列血腥味道十足的法令的。如今在这里却被一个钢铁制造的农具将一群青壮年变成了工场里的工人。

  “主公三座高炉便是每年可以至少出产十五万吨钢铁勉强可以够用了。”

  经过九万吨钢铁不敷使用几乎因为购买钢铁农具造成民变的教训李沛霖如今也不敢说大话了。

  “除了外销一部分之外我打算把各处的机械碾米机秀织布机榨糖机都换成九转钢制的部件。”守汉本来要脱口而出秀儿机但是突然才想起佳人已去阴阳两隔。急忙迅速改口防止让别人听了伤心。

  但是在场的“别人”李沛霖已经是有些伤心了。

  沛霖借着灯光的阴影擦擦眼睛将话题转移到一旁。

  “主公如果全部更换成钢铁部件也发生类似于铁制农具的事情我们该如何处置?”

  守汉有些赞许的看了看李沛霖那张有些沧桑的脸这个人不简单知道举一反三知道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催生一系列问题。

  “别的不说如果说纺纱机、织布机都换成了钢铁部件势必会造成产量大增到那时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许多的棉花?怕是江春将内地的棉花全部运来也不够使用的”

  “这个?……”

  守汉确实是还没有想到原料来源的问题正要思考这棉纺织业的原材料问题如何解决回廊下一个身影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禀主公”

  木牙狗还是那个听上去很是怪异的腔调。

  “郑一官派他的弟弟郑芝豹来了”

  却是郑一官要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安来向守汉这个合作伙伴打一声招呼顺便还有些别的事情要谈

  将近九千字送上大家是不是支持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