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华夷之辨
作者:名剑山庄      更新:2019-09-25 10:17      字数:4122
  第五十五章华夷之辨

  张轩第一时间,有一个直觉,他感觉,高斗枢镇守襄阳的最佳人选。

  首先,高斗枢自己的能力,这就不多说了,而且,高斗枢对襄阳也很熟悉,长期活动在这一带。故而根本不用多做熟悉,就能坐镇襄阳。

  一想到这里,张轩立即召见了王光恩。

  张轩与王光恩没有什么话说。

  张轩在罗汝才军中的时候,王光恩已经投诚当官军了。两人只是听过彼此的名声而已,从来没有见过。双方也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不过是一些客套话而已。王光恩表示之前,做了种种错事,深感歉疚。

  而张轩则代表罗汝才,说前事一首辅。

  这样的情况之下,曹营上上下下的情况与之前不同了。

  必须确定新的政治纲领。

  这种东西,看起来没有用。但是喊对了有什么很有用的。

  清军以为明报仇之名,安抚了不少前明官员,让他们没有负担的投降清廷,为清廷安定北方,帮了大忙。

  而张轩华夷之变口号,也不是张轩乱想的。

  似乎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确就落在驱逐鞑虏,这四个字上面,所以有明一代,对外非常强硬,不妥协,士大夫之中高度的道德化,也就是动则爱唱高调。崇祯与清议和,就是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强烈反对。

  这固然有党争的因素,但不得不说,也显示出民间舆论,而民间舆论其实也就是士大夫的舆论。

  或许是张轩口中的华夷之辨说服了高斗枢,又或者说,高斗枢本来就有倾向,顺着张轩给的台阶下来了。说道:“郑国公如此盛情,在下却之不恭了。”

  张轩听了大喜过望了,立即将他准备好的襄阳防御计划拿了出来。

  高斗枢看了之后,微微皱眉,说道:“昔日宋与金元相争,战于三处,四川,京湖,两淮。襄阳本就是京湖要地。国公所谋划,固然称善,然一地之成败,不仅仅看一地,也要看总体战略。”

  “国公请我镇守襄阳,还请问国公。”

  高斗枢手一划,将襄阳以北的大片区域给划进去了,说道:“这些地方如果处置?”

  张轩说道:“高大人意思是?”

  高斗枢说道:“彼退我进,当派将领北上,将战场推进到河南。”

  张轩犹豫了一下,说道:“河南千里沃土,无险可守,且河南府一带已经落入清军手中,他们虽然可以出击河南,进退自若。恐怕得河南不可守之。”

  高斗枢说道:“如果清军弃地,国公也不敢夺之,天下如何看大夏。”

  “且据河南,而不战于河南。清军兵锋正锐,利于平原决战,清军南下,固守数座坚城,让其南下。以数座坚城为网,以襄阳为盾,然后以数万大军为矛,断其后,使其不战而退,如果国公想毕其功于一役,也未尝不可。”

  张轩说道:“如果清军不肯南下,而是逐城攻克而南,如何?”

  高斗枢说道:“河南诸城,接与淮水相连,可以水师接应诸城,河南之势大张,则清军自然不敢有窥襄阳之能。”

  张轩终于听明白了,高斗枢从头到尾都在说张轩胆怯,如今清军退兵,河南各地无法留守的时候,居然还想着襄阳,不去想将战线推进到河南境内,让想襄阳一带成为内地。

  张轩听了之后,大为震动,但是思来想后,却不能下决定。

  他是从河南之中打出来的,太清楚河南太时候骑兵机动了。曹营骑兵质量上敢与八旗硬怼,但是数量之上差太多了。与清军在平原之上交战。张轩实在没底。

  高斗枢说的似乎可行,但是张轩总觉得,说得太过轻巧了。似乎有什么问题没有考虑到,但也没有想起来什么问题,他只能说道:“高先生,容我三思。”

  随即张轩告辞离去。

  虽然张轩在战略之上,对守襄阳,还是守河南,有些疑虑。但是不管怎么说,为大夏招揽一位,封疆大吏,也是不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