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部分阅读
作者:六月观主      更新:2021-12-08 12:38      字数:7842
  但是对于地仙而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则是极难,更何况,金丹每当推动一转,道行增进更是以数倍而计,每一转都难以轻易推动。要在百年之内,将金丹推动一转,着实难之有难,再算上号称仙凡壁障的地境作为阻隔,更是令人为之叹息。

  故此,修成地仙者,亦觉时日紧迫,时常会有地仙因未能成功推转金丹,无法添寿,从而寿尽而亡。纵为地仙者,亦是只得长生,而未得永生。

  每一位地仙,都试图在百年之内,将金丹推动一转,增添百岁,但能够做到这一步的,都是难之有难。而每逢地境作为阻隔,突破的希望则愈发渺茫。

  金丹九转,到了这一步,内蕴元胎,寿至一千三百岁。

  而元胎入道,成就道祖之后,寿增过千,可享两千三百岁。

  道胎入圣,又是增寿过千,享三千三百岁。

  圣胎化仙,此仙胎即是道果,号曰羽化之境,当能飞升而去,成就天仙。传闻这等境界,已得了天道,从此便是永恒不朽,寿数无穷。(未完待续。。)

  四百三十二章 诸般手段

  剑道真解,记载的乃是道剑。

  但之前的那本剑道初解,记载的却是一种练剑之法。

  这种练剑之法,其实只算是一种基本功,对于寻常武林中人而言,都是常有的练习方式。但秦先羽却以此练成一式秘剑,能将自身体魄气力,内中法力,尽数经由一剑而出。

  即便只是随手一剑,也不亚于同等修为的一记道术。

  以往只觉此剑不凡,但因为已经习成,顺手一挥即是秘剑,自身便觉习以为常。

  如今来到中州燕地,秦先羽身作剑仙圣地十脉首座,经由听音阁教导,可自由出入藏书库,眼界阅历再也非同往昔。而这一式秘剑的来历,也并非秘密。

  秘剑来自于剑道初解,而道剑来自于剑道真解,按秦先羽的想法,这应当是一脉相承的剑术,属中州燕地所有。但翻阅典籍之后,他便发现,这是源自于临州禁地的一式秘剑,甚至并非旁支分流的剑宗,而是临州禁地本身的一道秘法。

  此后,对于这秘剑的许多疑惑,也都随之解开。

  一种不断挥剑的基本功,在武学里面,也算最为基本的手段,但为何是一式能够将自身本领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秘剑?

  其实秘剑看似修炼一个使自身挥剑变得熟练细致的结果,但秦先羽翻阅典籍时发现,秘剑练习的实则是一道剑意。

  这种剑意,需要不断挥剑,摒弃招式。从最为简单的一剑开始。寻求一种韵味。一种暗合天地的韵味。当他得到了这种韵味,便算是习得了秘剑。

  根据记载,这类秘剑须得经过多年习练,多年感悟。

  资质愚钝者,一生挥剑不断,也无法习得。资质非凡之人,也许辛勤努力,从千万次的挥剑当中。寻求那一种韵味,得到这一种剑意。

  但秦先羽修成秘剑,则耗时极短。

  他心中思忖,这种无比枯燥的挥剑,千万次简单熟练的动作当中,寻找出韵味,对于心境要求极高。

  如此说来,天生的清净境占了便宜,当初玉丹龙珠的灵水,或者自身幼时的仙丹药浴。都脱不了关系。但真正使他把秘剑修成,彻底入门。恐怕还是因为修炼了先天混元祖气这等本源之气。

  “此法无招式,不繁杂,执一剑,以一式劈落,至熟练,再至顺手捏来。”

  “至初成时,一剑斩出,大有妙用。”

  “此剑并非单求一个熟练,更非求取一个细致,而是一道剑意。”

  “彻底修成此秘剑后,能将自身体魄气力,体内法力,尽数挥出,发挥得淋漓尽致。随手一剑出去,亦不亚于寻常道术之威。”

  秦先羽略微沉吟。

  他曾询问过护法长老,得知这一道剑法乃是禁地秘传。

  虽然同属仙宗,甚至同为剑仙圣地,但毕竟派别不同,门中秘法玄奥之处自是绝密。

  而根据禁地以往剑仙的记载,这一式秘剑修得至高境界时,便是如同山河观仙图内那个青衫秀士的评语:一剑恰如雪中啸。

  人在雪中呐喊,声音在空旷之地回旋,反而震荡山谷,引下雪崩。

  寻常人的一声呐喊,在天地之间何其渺小?

  然而引下来后果,却是雪山崩塌,震彻天地。

  这就是秘剑真谛!

  在禁地之中,将此剑修至登峰造极的,实也不多,但每一个修成秘剑的人物,都非寻常。

  天地间,一位仙人已是能够搬山填海的人物,但以他的本领来引动天地间的威能,如啸音引起雪崩,威能又是何等浩大?

  几乎是超出本身的界限,这才是秘剑的真传。

  “禁地的秘传……看来我所得的剑道初解,果然只是初解,未有后续真传。如此看来,我应是无望将秘剑修得至高境界了。”

  秦先羽颇有遗憾之意,但细细想来,如今秘剑挥出,堪比一记道术,已经是极为不凡的手段了。

  各宗秘法,断然不可能外传出去。

  且同为仙宗,又是三大剑仙圣地,不免会有攀比。

  如此,秦先羽自也绝了心思,再无将秘剑修成“一剑恰如雪中啸”的指望。

  ……

  这些日子以来,秦先羽为了融合自身斗法方式,可谓苦思冥想,亦是翻阅诸多典籍,寻找各类配合之法。

  比如掌心雷,乃是山河观仙图的传承,无须学习。但到了仙家级数,仙人所施展的道术,亦是极为玄奥,入仙术之列,更为玄奥奇妙,威能更是惊人,不亚于天威雷法。

  这般一来,秦先羽的掌心雷,在与人斗法时,便没有以往那等远胜同等道术的优势了。

  于是,他为了补足掌心雷的威力,特地寻得一种融合之法。

  以不同雷法,各自叠加,威能倍增。

  左手掌心传承雷印,唤作掌心雷。

  而秦先羽如今学习的一种雷法,则是五雷正法。

  五雷正法品阶不凡,极为厉害,但燕地弟子多为剑仙,甚少修习雷法,故而才无这类名气。

  “根据明风的说法,掌心雷辅以五雷正法,倘如融合起来,就是一种赫赫有名的仙法,唤作六阳至境神雷。”

  秦先羽沉吟思索,“此雷名声不响,但威能之盛,不亚于九大仙宗之一浩然宗的乾坤正气元雷,以及道德仙宗的神霄法雷。”

  五雷正法修习至今两月,勉强入门,食指末端的商阳|穴之处,已能打出商阳雷,尽管威能远比不得掌心雷,但却能够增长掌心雷的威力。

  待到五雷正法大成,即可尝试融合,一旦有成,六阳至境神雷或许便是秦先羽手中的又一种底气。

  “可惜触地印到了如今的修为,用处不大,也毕竟不属仙术之类。”

  如今秦先羽将秘剑修至这般程度,后续真传还在禁地,得到真传的希望十分渺茫。他开始着手修炼五雷正法,于此同时,也为触地印感到遗憾。

  触地印原是钦天监袁守风的看家本事,后来借助秋官正唐玄礼之手,送与秦先羽。

  自从得到触地印以来,虽然威能不比掌心雷,但用处特异,以震荡杀人,可以触地崩山,威能无穷。这道触地印实也算是秦先羽手中另外一道杀手锏,一种底气。

  可修为到了仙家境地,举手抬足间都有这等威能,触地印的效用便显得低弱了些。毕竟触地印属于寻常道术,较之于仙术,不论威能还是运功的路线,修炼的方法,都显得粗浅,同样,也难以承受仙家法力,故而威能有限,远不如仙术。

  再者说,仙人随手一挥即可崩山裂地,施展出触地印后,或许可以将这崩山裂地的力量增强,但毕竟粗浅,不属仙术,有所增进补益,却也不会太大。

  “不单是触地印,即便是同类的道法,甚至能够达到仙术的行列,也都属鸡肋了。”

  秦先羽颇有叹息。

  毕竟仙人,并非是能简单震杀的。

  除非他道行之深,远胜于对方。

  但如此以来,随手即可打杀,何必施展触地印?(未完待续。。)

  四百三十三章 一气化三清

  仙人斗法,多在九霄云上,腾云驾雾,脚下不履大地,而触地印须得借物传力,因此无法伤之。

  再者说,即便立身在地,任触地印震荡,以仙人的道行,又能如何?

  除非施展触地印之人,道行远胜对方,否则单凭震荡之力,便想震杀仙家,实属妄想。可道行相差若是过于悬殊,顺手即可抹杀对方,根本不必施展此类道术了。

  这类道法的唯一用处,就是把震荡之力变得更强,且将崩山裂地的范围扩大。但在仙人眼里,不能用以对敌,便显得毫无用处,至于要毁山裂地,不过跺一跺脚,抬一抬手的事情,而施展了触地印这一类相似的道术,不过是多毁去一片山,把脚下的大地震得更为粉碎一些,却也不能有更大的用处。

  类似触地印的道法,即便是仙术的品阶,其实也用处不广了。

  “触地印自此,算是无用了罢……”

  秦先羽叹了声。

  细细数来,触地印用处已然不大,而秘剑至了如今,已算到了顶点,再要修得登峰造极,希望渺茫。至于掌心雷,算是仙术之列,但比起诸般仙术,优势也不如以往那般明显,故而兼修五雷正法,意图融合为六阳至境神雷。

  而抱婴诀用以隐匿气息,掩去道剑,用处也只是如此,无须过于精修。

  剩下的本领之中,便当属一气化三清之术,能够算得上是用处不减,并且。随着自身道行日益精进。以及对于一气化三清之术的揣摩钻研。对于自身而言,这一气化三清秘术已经是越来越显重要,即便是眼下,就已不亚于掌心雷。

  修为越高,便越能体会到一气化三清的不凡之处。

  经过这一年许,在燕地眼界阅历渐高,对于一气化三清,秦先羽已然有了新的进境。

  一气化三清。能够生出三具化身,如今每一具化身,都等同于自身的三成法力。也即是说,每一具化身,都有着四寸金汤玉液以上的道行。

  待秦先羽成仙得道,待他成就道祖,这一气化三清的用处,便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显不凡。

  原本秦先羽只能把一气化三清之术,修成三具化身。每具化身有自身一成法力。但他如今龙虎大圆满巅峰,不亚于伪仙。竟然让他对一气化三清的造诣有所增进,达到了原本只有地仙才能领悟的第二层次。

  不过对于一气化三清之术,秦先羽至今尚有疑虑。

  因为燕地典籍中,不曾记载一气化三清。

  而在幽州尘世之中,大德圣朝的道教祖庭青城山,就有一气化三清的传说。

  直到后来,他才知晓,这是幽州上界,道德仙宗的秘传之术。

  “但林景堂,如何得到幽州道德仙宗的秘术?还是说,其实是中州燕地从道德仙宗那里得来的?”

  “既是秘术,自是不能外传。”

  “但一气化三清乃是道德仙宗最为闻名的手段,如何就经由林景堂之手,落在我身上?”

  秦先羽曾经开口问过护法长老,但这位二代弟子也不清楚。

  而这一年间,秦先羽也见过其余各脉首座,见过燕地掌教,但无人将此事告知于他,要么是不知,要么则是无意相告。如此,秦先羽至今未曾问过。

  不论来历如何,但一气化三清之术,已经落在自己身上了。

  修至大成,能有三具化身,每一具都与自身本领无异。

  日后秦先羽修到这等地步,谁若与他斗法,便相当于对付四个秦先羽。

  若秦先羽修成地仙,便是四位地仙的本领。若是修成真仙道胎,成就道祖,便是四尊道祖。

  这就是一气化三清的绝妙之处。

  ……

  “小师叔,主峰有道童前来。”

  不知何时,藏书库的护法长老已经出现在秦先羽身后。

  秦先羽辈分虽高,但却还只是俗世之人,未有成仙,远不如护法长老,若非护法长老开口出声,秦先羽断然难以发觉。他心中颇有震惊,若是在斗法之中遭遇,自己恐怕死去后也不知缘故。

  跨过二重地境的地仙,竟是如此高深莫测?

  秦先羽深吸口气,才点了点头,随着这位护法长老出去。

  藏书库之内,尚有许多弟子及道童,见到秦先羽,俱都躬身施礼。

  偌大的藏书库,有众多弟子及道童打扫,而这位身为二代弟子的护法长老,平日里多是静心修炼,若非秦先羽这位小师叔到来,恐怕还惊动不了他。

  藏书库之外,有一名道童,约十二三岁,长得面貌清秀,皮肤白皙,颇显灵韵,是个有道气的童子。

  这道童名作清风,颇受本门掌教倚重,虽是道童,却也有罡煞的修为,但平日里却只是替掌教传话,办些琐碎杂事。

  “拜见小祖师爷。”

  清风躬身施礼道:“掌教真人命弟子传话,请小师叔祖移步宝庭阁,择取佩剑。”

  “佩剑?”

  秦先羽略微怔神。

  宝庭阁是中州燕地的一处宝阁,内中藏有无数宝物,不单是燕地的宝物,还有众弟子在外得回来的宝物。但要说择取宝剑,则另有一个仙剑阁。

  仙剑阁中,陈列无数宝剑,均是燕地山门内的铸剑大师所造,以秘传手法打造,非同寻常。燕地乃是剑仙圣地,门中铸剑之人多是仙家,而铸剑的技艺,更是有着无比高深的造诣,堪称天地间最为出色。

  仙剑阁,便是燕地弟子择剑的地方。

  燕地的弟子,甚至在幼童之时,还在学习盘膝打坐,尚未修成气感,就先寻找一柄适合自身的剑胚,经呼吸吐纳,时日一久,自有灵性,待到修成真气,得以洗练剑胚,凝成之后,此后便是自身法剑。

  既然是选取宝剑,自然是仙剑阁,但此去宝庭阁是为何?

  “仙剑阁的宝剑,其实都是剑胚,尚未成型。”

  清风低声道:“本门弟子佩剑,多是自幼择取剑胚,多年下来,呼吸吐纳,早有灵性,再经法力洗练,成自身法剑,但这是常年累月的效果,非是一朝一夕能成。”

  “而修炼飞剑之人,更是从修炼之初便选得一柄尺许长的小剑,用无数珍贵药材浸泡,每日呼吸吐纳,待到修成飞剑,隔空杀人。”

  清风说道:“但小祖师爷总不会愿意再选取一柄剑胚,再用数十年光景,把这柄剑打炼成为一柄法剑罢?”

  护法长老笑道:“也许数十年过去,已经炼成仙剑了。”

  清风苦笑了声。

  秦先羽沉吟道:“你是说,宝庭阁有着不同的剑?”

  “正是。”

  清风说道:“宝庭阁中有许多宝物,包括法宝兵器,自然便有宝剑。但本门对于铸剑的技艺,堪称造诣无双,更适合本门弟子的功法,而本门身为剑仙圣地,门下弟子的佩剑都是一步一步培养而成,便都该选取剑胚,打磨熬炼,成为自身的佩剑,修成法剑,甚至仙剑。”

  秦先羽默默点头,“从一柄什么都没有的剑胚,多年亲手打磨熬炼,才修成法剑甚至仙剑,和自身必然是无比契合的。”

  清风说道:“本门弟子不能选取外界的剑,但小祖师爷不同,您并非专修一剑,而且如今修为已高,再去选取剑胚,让您花费数十年光景打磨熬炼,不甚适合。故而掌教真人认为,您可以选取宝庭阁的剑。”

  秦先羽说道:“那你领路罢。”

  清风在前领路,秦先羽走在身后。

  护法长老施一礼,恭送秦先羽离去。

  往宝庭阁而去的途中,清风忽然说道:“传闻八脉首座在不久前,曾在外获得一柄宝剑,此剑也是燕地只见,原是本门一位先辈的佩剑,后来在外陨落,此剑被外人所得。如今被八脉首座寻回,置于宝庭阁,对于小祖师爷而言,恐怕这柄剑较为适合,但此剑极为神秘,锋芒如何,样式如何,都不知晓,须得让您亲自去寻了。”

  秦先羽笑道:“这倒好玩了。”(未完待续。。)

  四百三十四章 择剑

  宝庭阁。

  它看似一座精致楼阁,当踏入内中之后,便发现这是一处极为宽阔的地方。

  在小小一块玉牌当中,便有数百里山脉。这座楼阁之中,比表面上更为宽阔,倒也不如何令人意外。

  宝庭阁乃是宝物存放之处,也分内阁与外阁,内阁存放着各类不凡的天材地宝,有些已是成型的宝物,有些则是还未成型的材料,绝大多数是燕地山门内生成或者炼制的宝物。至于外阁,则多是众弟子游历在外,回归山门之后,交与宗门,或者用以换取宝物的东西。

  外阁的东西,十分繁杂,有仙丹妙药,有符箓阵法,也有法宝兵器之类,外界诸般不同类型宝物,几乎都能在这里寻到。

  而这外阁,也是众弟子的一处兑换之所。

  外阁有二代长老,可以估算宝物价值。

  门下弟子外出游历,若是得到其余宝物,又不适用,归来之后,可以估测宝物价值几何,加上数量多寡,用以换取其余适用的宝物。

  似宝庭外阁这类地方,在九大仙宗,乃至于九州大地上的大小宗门,都有设立,甚至在许多宗门之内,这类地方从来是门下弟子出入最多的地方。然而,燕地身为三大剑仙圣地,门下弟子大多修习剑诀,以剑仙出身,极少借助外物,因此燕地的宝庭外阁,便显得十分冷清。

  “小师叔。”

  外阁长老躬身说道:“阁里关于宝剑一列的藏库,弟子已经调转过来,只须到前面那一扇门。推门迈步。就可进入其中。”

  秦先羽四下看了一眼。这里虽是外阁,但门户无数,每一扇门都显得十分深幽,内中藏着些什么,难以看清。他心中清楚,门上定是布置了禁法,不容轻易出入,亦不容窥探。

  这些门户之内。藏着各类宝物,不同的门,自然有不同类别的宝物。而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宝物,便都存放在一起。

  而秦先羽如今要去的藏库,便是关于宝剑一类。

  据说,宝庭阁的门,并非是特定的,能够经由外阁长老把握,转换阵法,将门户调来。踏入其中,就达到了相应的宝库。

  但秦先羽忽然发现。关于宝剑这一列的藏宝库,居然还有一扇门。

  他偏头看了一眼,各个宝库门口,虽然深幽一片,无法看清内中情形,但并没有门户遮掩,而自己将要踏入的宝库,则有一扇落满尘埃的铁门。

  也许将要打开的门户,便会出现一扇门。

  也许,宝剑锐利,剑气纵横,须得有一扇门户遮挡。而门上的尘埃,自然是因为燕地的弟子都身怀佩剑,故而不必来此挑选。

  尽管如此,但能够被燕地收藏入库的剑,自然不是凡物。

  秦先羽微微点头,往那扇门户走去。

  清风自知规矩,因此在门外等候。

  秦先羽伸手推开了这落满尘灰的门。

  内中景色,一片亮堂。

  ……

  这里有许多柄宝剑。

  诸般宝剑,有些样式不凡,有些较为朴素,有些显得纤细娇小,有些则是厚重庞大,甚至有些虽是剑类,竟形如弯钩。

  有些剑身清亮,有些剑身昏黄,有些剑身如霜,有些剑身似火。

  各类不同的剑,或倒挂起来,或插在地上,或者横列于剑架之上,摆列陈设亦有不同。

  而最角落处,则是其余兵器,比如法刀,比如长戟,比如长枪,铁棒,巨斧等等,诸如这类兵器极少有修道人使用,但并非完全无人施展此类武器。尤其是在蛮荒疆域,修炼神魔之道者众多,虽然大多仰仗体魄,足以搬山裂地,但却还有一些不朽之辈,炼制神兵,不亚于仙家法宝。

  这里面的兵器里面,亦是不乏神兵。

  秦先羽素来惯使宝剑,且手中已经学得一式秘剑,每一式挥出都不亚于寻常道法,因此也无意改换其余兵器。

  他行走于这宝剑藏库之内。而宝库之内,有看不见的诸般剑气,来回交错。

  这些剑气或许锐利,或许厚重,或许庞大,或许细微,或许浩瀚压迫,或又是气若游丝。

  有些宝剑绽放荧光,亦有各色光彩,有些宝剑朴素无华,不甚出彩。

  秦先羽看着这诸般宝剑,行走于剑气纵横之中。

  能够被燕地看上眼,收藏于此的宝剑,都非凡品。

  但燕地乃是剑仙圣地,对于门下弟子的佩剑最为严苛,但凡佩剑,势必要从剑胚开始,以呼吸吐纳,直到法力洗练,成就法剑,甚至炼成仙剑。更有绝大多数弟子,将佩剑练成了自身的本命之剑,自身修为越高,宝剑品阶越高,若法剑有损,自身亦免不去损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因此,藏库中这些宝剑固然不凡,但却都不会被燕地纳用。

  可秦先羽如今的情势毕竟不同,他修为已高,再去花费数十年培育法剑,便有些不妥,因此他可以选取宝剑,作为自身佩剑。当然,使用佩剑之余,也可另选剑胚,自行培育法剑,或许数十年后,剑胚成就法剑,便可取而代之。

  如今选取的这柄剑,只得说是暂用。

  秦先羽顺手握住一柄剑。

  这剑较为纤薄,但秦先羽手臂一沉,竟是提不起来。

  剑身虽薄,势如山岳。

  此剑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