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辩法
作者:风景线      更新:2020-03-28 10:24      字数:11778
  早些年,村里学着其他地方,找来了一个大恶人,对这个恶人百般的善待,尊他为王。恶人心里畅快,红日后变成魔头的恶人,将村子里其他魔头治得服服帖帖。在现实里他是王,在红日里他也是王,子民敢搞破坏就干翻他,以恶治恶。

  因为恶人的存在,村子的情况好了许多,而且有了这尊魔头,大家最大的怨恨对象就是他,哪怕变成魔头也只会去找恶人的麻烦,不会害到其他人。这种办法一度让村子回归了正常,恶人知道真相,但毫不畏惧,更何况在现实里就能享受为王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但是随着恶人欲望的放大,他愈发的变本加厉,对村民愈发的苛刻,村民的不满也日益提升,终于在一天红日,仇恨驱使下的村民变成了一尊尊可怕的魔头,恶人被村民给分食了。

  渐渐的,村子便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大家都尽可能的少接触。他们兄妹俩毕竟还小,做不到自给自足,只能到每一户人家那讨口饭吃。村民们也害怕他们会变魔,只要他们开口,村民便一定会给,还要问长问短的,生怕他们不满意。

  “我听说学佛法可以对抗魔,为什么你不带着妹妹去呢?”

  哥哥摇摇头“离我们最近的静山寺只招男的,妹妹要学佛便只能送到尼姑庵,我不想和她分开。没关系的,我们长大之后,我就带着她到一处没人的地方,只有我们两个的话,一定能活下去的。”

  哥哥坚信他和妹妹永远都不会产生间隙,哪怕变成魔头他也绝不会伤害妹妹。

  封本元又去了好几个村子,恶人治理的办法相当的普遍,可任谁都知道,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平衡,任何一方的爆发都可能导致灭亡。每个人都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害怕自己害怕别人,害怕会伤害到亲人朋友,也害怕会被伤害。

  有的在沉默忧郁中克制住了自己无害于人,有的则在沉默中爆发性情大变毁人毁己。

  这是封本元所遇到过最令人绝望的世界,比起末日邪神、诸天神灵更令人感到绝望,这是一种找不到任何根源,人们连虚假的希望都无法拥有的世界,兴许这就是末日后的世界吧。

  封本元累了,每到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已经遍体鳞伤,终日活在惶恐不安之中,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就是唯一的解脱,可又往往生死间的挣扎会让他们执念加深,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痛苦的、悲哀的太多太多,数不清了,累了,心累了。封本元不想再走下去,不想再看到诸如种种,不想再听到任何悲伤的故事了。

  “施主回来了。”

  方丈好像早就预料到他们会在这个时候过来,刚上山方丈便和真妙在门外守候着。

  “你们成功了吗?

  学佛就能阻止吗?”

  方丈道“佛在心中,自可抗拒一切魔障。”

  真妙向方丈施了一礼,答道“然心魔常在心中,因念而生。生而为人,固有七情六欲,万般念头,佛法可平心静气,镇魔抑魔,也仅此而已。”

  “真妙。”

  方丈眉头微微上挑“佛法一道,妙不可言,若能习至大乘,纵有万般红尘,皆可无染于身,佛法乃吾辈救赎之道。”

  真妙低头不再言语。

  方丈让开了位置,道“二位施主进来吧,真妙。”

  真妙听令领着二人进去寺内,封本元看方丈还在外面,小声询问道“方丈在外面干嘛?”

  “等人。”

  “等人?”

  “在你们出去不久后,有五个人过来,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是来自那一边。不过也有不一样,他们也习佛,但学的佛和我们不同。”

  封本元问道“那一边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一边在哪里,为什么你们不过去?”

  真妙笑着摇头“每一个在苦海中的人都想到达另一边。”

  “苦海是指这个世界吗?”

  真妙点头。

  “另一边又被叫做彼岸,传闻到达彼岸只有一个办法,修佛法修成罗汉果位,自可以身作舟,渡过苦海。”

  “可有人修成?”

  真妙摇头“不知,也不可。”

  “为何?”

  “如果一心想要修成罗汉,那不就有了执念吗?有执念修不成佛法。”

  思维悖论吗?

  修佛是为了渡过苦海,可这般念头便是执念,修不成佛。可这般不就矛盾了吗?不能有目的的修佛,那他们这般念经修佛增进佛法,不也是有目的的,有功利心的吗?

  修佛是错,不修佛也是错,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啊!

  真妙拍了拍手,回答道“说得好,所以我只看佛经但不修佛法。因为现在的佛法是错的。方丈七岁上山,今年已经七十有余,几乎是修了一辈子的佛,但始终不得要领,为修佛而修佛。丢下了执念,但也失去了任何精进的可能。”

  “我刚刚说的五个人,我想他们修的佛可能才是对的。”

  “难道......方丈等他们是为了......”

  真妙道“辩法,他们给了我们两天时间准备,今天便是辩法之日。”

  五人来了,辩法的是一个留有长发的俗家弟子,衣服和穿戴没有一点像是佛家弟子,但却拿着一串佛珠,给人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滑稽感。

  俗家弟子发问道“何为佛?”

  “我为佛,众生皆可为佛。”

  “不对,佛渡众生,你为何不渡?”

  “佛不渡无缘之人。”

  “何为有缘?”

  “有修佛之因,可种修佛之果。拿得起放得下,方为有缘人。”

  俗家弟

  子笑了,他来辩法,结果对面给他打机锋。

  第一问,何为佛。方丈不讲经义,讲众生为佛,看似合理,但实际他绕过了这个问题。

  第二问,俗家弟子学他讲大道理,讽刺他躲在寺里。你不是说你是佛吗?佛渡众生,你渡了谁?方丈打机锋是一个接着一个,不渡有缘人,一句话堵死了一切,管你后面说什么,我不渡就是因为他们无缘。

  第三问,你无赖你牛逼,那我逼问你什么叫有缘,给个定性来!方丈是解释了,拿得起放得下,这本就是修佛心境,有这般心境的人本身便是佛,何须你渡?

  “到你了。”俗家弟子摊手道。

  方丈斟酌后问道“何为佛?”

  同样的问题,但是如果俗家弟子说出同样的答案,那便是他输了。

  “修成果位者为佛。”

  方丈听到这个答案,微微沉不住气。这个问题就像是我问你一加一等于什么,你直接说二。当然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佛家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有禅意的,你要回答这两个一分别代表什么,加起来是什么。

  只有修成果位的人才是真正的佛,这是毫无疑问的,和‘我为佛’这种打机锋的说法完全是两个极端,两相比较下,就像有个粗鄙之人讥讽道,你丫的吹什么牛,没修成果位,你算个哪门子的佛?

  方丈缓了好久才缓过来,继续问道“因何修佛?”

  此问诛心,回答了便违反了佛学精义,不回答便是输。

  自然最佳的回答是因缘修佛,但一旦回答了,便中了第三问的圈套,前面方丈给有缘定性了,拿得起放得下方为有缘。这般方丈提出第三问的时候,便能再次设套,三答三问赢得了这一次的辩法。

  俗家弟子没想多久,便理直气壮的答道“为普渡众生!!”

  大气!

  就好比某位中华好男儿为崛起而读书一般,但是如果不是那个中华好男儿,而是某一个不知名的小瘪三说出这一番豪言壮志。百分百的,听到的人都会觉得他是智障。

  不等方丈继续问话,俗家弟子便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如何渡是一个问题,我和你都做不到将人带到彼岸,那么这芸芸众生该如何渡?说起来你也在苦海之中,方丈你尚且不可自渡,又如何渡人?我苦思冥想许久,终于意识到我不是佛,方丈你也不是佛,我们只是人。”

  “但我们卑微吗?不!我们身为人,向往佛,不是佛渡众生,是渡了众生的才能被称为佛。”

  “执念这是执念......”方丈喃喃道。

  “方丈你错了,这是愿......是我向天地立下的宏愿,吾愿渡世人脱离苦海,以吾命吾魂吾身立誓!!”

  回到了房间,封本元忍不住问道“如果方丈辩

  输了怎么办?”

  “知道为什么方丈要在寺外辩法吗?”

  “害怕输?”

  “当初那五人过来的时候,方丈没让他们进去。他们身上有佛光,佛法之精妙远在吾辈之上。”

  “不就是害怕输吗?”

  真妙迟疑了一会“也能这么说。只是不论输赢,辩法带来的佛法碰撞,恐会动摇静山寺根基。”

  “我明白,不就是教义之争吗。谁辩输了,谁的教义就有问题,怕就怕在有人恼羞成怒,文的不行来武的。”

  封本元乌鸦嘴话音刚落,外面果真打起来了,巨大的声响如地鸣滚滚传来。

  封本元向真妙道“出事了!你快去寺里搬救兵!我们先挡着!”

  真妙走向外面,指着天空道“等等!是红日来了!”

  红日来了,不详的红色苍穹取代了蓝天白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