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作者:大姑娘浪      更新:2023-03-17 22:06      字数:1758
  她看见殿堂红柱黯淡、扇门破败,远望佛祖金身斑驳,尘埃满面,显得狰狞,已不是先来时所见模样,心底发紧,四顾寻找潘衍和燕十三,并不见影踪。

  “阿弟,燕生!”她开始边走边喊,就听得回声层层叠叠飘传开来,稍顷功夫,便隐隐听得有人呼唤:“阿姐,阿姐!”

  她抱着巧姐儿闻声靠近,是从七层佛塔传出,塔内人影憧憧,举着烛火橙黄。

  虽觉异象,但还是加紧步履就要过去,电光火石间,胳臂被只大手紧握拽至抱粗柱后,她本能地张嘴欲叫却被捂住,听得熟悉嗓音在耳边低沉响起:“是我!”

  抬眼睃他,不是旁人,竟是常燕熹。

  心刹那就安定下来,没有什么比现在见到他更高兴的了,连唇角都不由翘起来:“你怎会在这里呀?”

  “可有看到我阿弟和燕生?”

  “这里倒是大变样了!”

  “闭嘴。”常燕熹蹙紧浓眉,眼眸冷峻地盯着那座七层塔。

  潘莺也随他的目光望去,顿时怔住。

  塔门处走出个弓腰弯背的老者,手里拎着一盏灯笼,边踱步边东张西望,但见他:

  素衣袖长摆短露毛腿,戴帽却露两鬓秋霜白,一点光芒映衰颜,尖嘴缩腮赤眼满脸毛,说他是食松果的猿猴,却学人站立走秉烛游,一声声“阿姐”,你没它唤得更情深意切。

  常燕熹揽住潘莺的腰肢移位躲避,直至那猿猴精远去不见了影。

  他压低声道:“我们往寺门走。”

  “得找阿弟和燕生。”潘莺有些迟疑,他们或许也在四处寻她们。

  “顾不得了。”常燕熹斩钉截铁:“这里多留一时便多一时凶险。”

  见潘莺抱着巧姐儿,伸手来要接过去,哪想那巧姐儿紧紧搂住阿姐的颈子,似很怕分离,阖紧的眼睛淌下泪来。

  “我可以抱她。”潘莺低说,嘴唇轻触她的额头,有些烧烫,心蓦得沉下谷底。

  常燕熹也没再坚持,从僧堂廊下避走,把她护在里侧,自己则持剑警惕的四下张望。

  一路不停迈进前殿槛内,他反手闭门,潘莺听得有人悄声喊阿姐,潘衍和燕十三显身于四大天王像前。

  这俩怕死的,原来早躲在这里,枉她自做多情了。

  潘莺懒理他俩,转到怀抱琵琶的持国背后蹲着,轻解巧姐儿的衣襟,替她散身上的热。

  “她怎么了?”潘衍察觉到了异样。

  潘莺不答反道:“你把包袱里的人参取一片给我。”

  潘衍刹时明白,赶紧寻了递将过来,看着她把参片塞进小妹的嘴里。

  “她怎么了?”燕十三探头探脑。

  “病了。”潘衍答。

  燕十三顿时五雷轰顶,他原本还指望她.......妖孽果然靠不住。

  四大天王殿东西砌得青墙,前后是雕镂的扇门紧关,糊着月白纸。

  常燕熹从门隙里,一错不错盯着外面动静,忽然低喝:“潘衍,与我守前门,燕生守后门。”

  燕十三解下乾坤袋,往门闩上一挂,说道:“前门不用守,有它即可。”

  再从袖笼里取出十数黄纸咒符四处张贴,取一囊柴灰边角撒了,自己则手持照妖镜,把降妖剑递给潘衍,一起守后门。

  一阵怪风呼啸而至,威力委实惊人,有词来形容:

  呼云唤雪荡扫乾坤,飞沙走石阴霾大地,撞檐掀瓦摧毁庙堂,折树切花兽禽奔逃。

  就听得个老妪嘁嘁喳喳高唤:“巧姐儿,巧姐儿你在哪里呢?我可想念你。”

  潘莺抱紧巧姐儿,看她额上汗珠大如黄豆颗颗滴滚,面颊苍白,眼落热泪,嘴里喃喃说着什么。

  常燕熹守在她俩身边,他习武之人耳聪目明,听得仔细,见潘莺一脸茫然,便道:“她在唤娘亲。”

  潘莺俯首,果然听巧姐儿在喊:“ 阿娘,阿娘。”顿时眼泪如断线的珠子簇簇落将下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玖叁章 常燕熹放血救稚童,降妖兽鸡啼天下白

  常燕熹又听到男人嘶哑之喝:“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还不敢紧出来给姥姥请罪,更待何时。”

  那老妪喋喋笑了:“乖孙儿,到姥姥怀里来,我还是疼你的。”

  巧姐儿浑身抽搐,突然呕出一滩黑血来,热烫褪散,浑身渐渐变冷,潘莺用手指触她鼻底,奄奄一息,遂一咬牙,从袖笼里抽出一把短刀,就要往手腕间割去,常燕熹眼明手快,一把挡住,低叱:“你要作甚?”

  “巧姐儿要喝血才能活。”她啜泣道:“否则就死在这里了!”

  常燕熹暗忖还有这等古怪事,真是开了眼界,转念一想,蓦得抓住她的手腕细看,显出数条深浅不一的疤痕,顿时神情凝重,她怕不是疯了。

  潘莺急着挣脱要救巧姐儿,他反倒攥握的更紧,稍默,咬紧后槽牙硬声问:“只要人血就可以是不是?!”见她泪眼婆娑地看他,怒道:“你这毒妇欠我的还不清了。”

  捊起袖管露出手腕,夺过她手里短刀一划,吃痛,汩汩鲜血滴流出,再凑近巧姐儿嘴边,她好似已经习惯,纵是虚弱,仍本能地吸啜。

  稍顷功夫,原本苍白脸庞竟透出血色,人也渐暖软过来,侧过头不吃了。

  潘莺取出手帕,默默替他包扎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