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临安百态人心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3-05-30 02:55      字数:2045
  庆王被贬,临安处处官宦之家皆不眠。

  青云街,同知枢密院事、太尉魏杞府上,魏杞坐在书房里,愣愣的看着儿子魏廷晖,“消息确实?”

  魏廷晖点头,“确实。”

  魏杞罕见的沉默了许久。

  良久才叹了口气,“李凤梧呢?”

  “他和庆郡王去了西湖,今夜大概要放纵一夜了!”魏廷晖一脸无奈。

  魏杞愕然。

  良久,才道:“别告诉你妹妹。”

  魏廷晖点头,“那他和妹妹的婚事?”

  “天子赐婚,不可更改,况且为父觉得,李凤梧并不会因为赵惇入主东宫而被贬,他毕竟是官家倚重的年轻臣子,看吧,就算未来出现什么,为父也能保得小蔚一生平安。”魏杞是真头疼。

  这个未来女婿有点不靠谱啊。

  按照他和小蔚的八字,在有一个多月,两人就要成婚了。

  现在却发生了这种事情。

  真是好事多磨。

  枢密使蒋芾府上。

  此刻有客人。

  若是被人发现这人做客蒋芾府上,估计能惊掉人下巴。

  这人豁然是大宋右相,天骄之子张杓。

  两人的脸sè都很寻常,看不出对这件事的态度。

  张杓缓缓的道:“庆王完了。”

  蒋芾点头,“你似乎早就意料到了。”

  张杓嗯了一声,“我只是没料到,李凤梧竟然如此不中用,连一丝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蒋芾笑了笑,“反正你已经不掺和争储的事情,恭王也好,庆王也罢,都和你无关。”

  “那么您呢?”

  蒋芾又笑了,“您父亲一直说过,争储那都是赵家家事,我们选一个好的支持就行,实在没了选择,赵惇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如今官家雄心北进,谁当太子,对恢复江山都没多大影响。”

  张杓笑了笑,“还是有的。”

  蒋芾哦了一声,“怎么说?”

  “恭王赵惇和汤思退是一起的,他入主东宫后,只怕蒋叔叔你这个枢密使要更加受到排挤了。”张杓的话里有话。

  蒋芾愣了下,许久才道:“所以你认为,我还是需要支持庆……郡王?”

  张杓没有说话。

  蒋芾也没有追问。

  沉默了许久,张杓起身,“侄儿告退。”

  蒋芾点头,“有空去信回一下老家,魏公应是很想念你的罢。”

  张杓笑了笑,“大兄如今在家,专心侍奉他老人家。”

  张浚上了年纪后,长子张拭便辞了官职,回到四川老家,专门在膝下尽孝,也能让弟弟张浚一心在仕途上奋斗。

  蒋芾叹了口气,“魏公有两个好儿子啊。”

  张杓闻言愣了下,离去的背影有些萧索……自己算得上一个好儿子吗?

  天骄之子,先输了yīn才柳子承。

  庄文太子之死,自己又输给了李凤梧。

  想起来,真是个讽刺。

  蒋芾看着张杓的背影,心里很有些奇怪……张杓这个时候来拜访自己,怎么都感觉他是有目的而来,而不是以往那般,纯粹是为了自己和他父亲的友情而来。

  感觉张杓身上似乎还有秘密,而且这个秘密是关于争储的!

  蒋芾陷入了沉思……

  吏部尚书史浩府上,史浩看着儿子史弥大,沉声说道:“庆郡王已经没了希望,今后你也要少和李凤梧交好了。”

  史弥大两眼一翻,“孩儿和李凤梧交好,并不因为他是庆郡王的谋臣。”

  我们是志趣相投的朋友。

  史浩苦笑,知道三言两语说服不了儿子,叹了口气。

  暗暗想着,自己得想办法,让儿子和李凤梧划清界限,不然等将来赵惇登基,势必要清算,那时候儿子恐怕也要受到牵连。

  真是个意外的结局。

  天骄之子张杓输了,输给了yīn才柳子承。

  如今大宋雏凤李凤梧输了,输给了柳子承和汤思退。

  汤思退不可怕。

  但是这个柳子承,却真是个可怕的人物——说不准当年他父亲柳相正的被贬,都是柳子承一手策划的,这样的人,着实让人觉得从心底里恐惧。

  礼部尚书洪遵府上,三洪齐聚。

  洪遵、洪适、洪迈。

  皆是临安朝臣。

  此刻气氛有点安静,担任过右相的洪适开口道:“今后咱们洪家如何自处?”

  洪遵沉吟了一阵,“靠向恭王?”

  洪迈摇头,“那样只会被官家忌。”

  洪适点头。

  洪迈又道:“当下,我们立场应该不变,不参与争储,等所有事情尘埃落定,以我们三兄弟在朝中的势力,恭王赵惇也会想办法交好于我们,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如赵作仁、赵珲等一般。”

  洪遵想了想,“就怕树欲静而风不止。”

  洪适摇头,“不会,恭王现在看到了希望,他绝对不会对我们下手。”

  三兄弟心思忡忡……

  刑部尚书江君烈府上,这位墙头草尚书,这一次终于笑到了最后,大声叮嘱端上美酒美食,今夜要一醉方休。

  恭王赵惇若是成为太子,自己这个倒向他的刑部尚书,也许以后就有可能问鼎相公。

  刑部风水果然好!

  户部尚书王佐的府上,这位尚书情绪也极好。

  自己并无多大才华,但站队了位置。

  今后就算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只要赵惇成为太子,自己大概能一直呆在中枢位置,户部尚书的位置呆上几年,挪一下的话估计也依然是中枢三省。

  甚至将来成为枢密院的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甚至太尉,也是可能的。

  当初自己冒险一搏,将汤思退bī到恭王殿下的麾下,现在看来,真是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正确的抉择!

  工部尚书王望北心情不好。

  他和魏杞是亲家,而魏杞虽然没参与争储,但他女儿嫁给了李凤梧。

  赵惇入主东宫,估计魏杞要受到排挤。

  自己也避免不了,恐怕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自己是坐不了几个月了。

  蛋疼了啊……

  兵部尚书汤硕,自然不消多说,和他父亲汤思退一般,也得意的紧……感觉到汤家今后的辉煌,今夜也要夙夜难眠了。

  这是兴奋的。

  但兵部侍郎韩侂锵的府上,两兄弟却相坐夜话,气氛倒是并不沉闷。

  毕竟韩家迄今为止,表现的立场都不明显。

  但两兄弟今夜恐怕要不醉不眠。